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18245号
政府在大学生就业中通过调整经济发展速度和产业结构,优化高等教育结构,调整就业政策来扩大用人需求,控制毕业生整体流向。
1.经济增长速度影响就业
劳动力需求是一种派生的需求,劳动力需求总量主要取决于经济增长创造的工作岗位的数量,这个数量又取决于经济增长速度和经济结构。2001年《中国统计年鉴》显示,我国各个行业平均就业弹性为0.1(即国民经济增加1个百分点,就业总量增加0.1个百分点),2000年我国从业人口为71150万,GDP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可以增加就业岗位为71150×0.1%=71.15万个,如果我国的GDP增长率保持在7-8%的水平,则每年可新增就业岗位500—560万。因此,如果没有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就没有扩大就业的空间。
2.经济增长方式影响就业
粗放型和集约型方式两种经济增长方式对就业的影响正好相反,以牺牲自然资源为代价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对劳动者素质要求相对较低,一些低素质劳动者可以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技术含量高的集约型增长方式更有利经济可持续稳步增长,但就业机会可能会减少。近些年来,我国经济发展采取的是增长优先的战略,因此虽然连续多年经济增长率很高,但对就业吸纳能力并没有同比增长,就业弹性反而下降了,形成了大投资,高增长,低就业的现象。20世纪80年代平均就业弹性为0.32,90年代降到0.1,随着劳动密集型产业、第三产业和小企业的发展,我国的就业弹性也会有所提高。
3.所有制结构对就业容量有着重要影响
一般说来,混合所有制结构比单一所有制结构更有利于就业数量的扩大。目前,我国采取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所有制结构,尤其民营企业、外资企业、中小企业得到了迅速发展,为就业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4.产业结构对就业影响最大
当前我国的产业结构正进行着战略调整,对劳动力结构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从就业弹性看,第三产业就业弹性较高,我国1979—2000年第三产业平均就业弹性为0.57,第二产业为0.34,第一产业仅为0.06。我国目前第三产业占GDP的比例仅为33.6%,而国外发达国家在70%—80%,发展中国家平均为40%。第三产业的从业人员比重美国为81%,印度为55%,而我国只有27.5%。如果我国的第三产业提高到印度从业人员占55%的水平,将需要从目前的1.9亿人增加到3.9亿人,增加约2亿人。
因此,加快发展第三产业,既是国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需要,也是创造更多高校毕业生就业岗位的需要。
5.就业政策的影响
大学生就业政策是国家制定的毕业生资源的配置原则和方式,体现了特定时期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体现了国家对毕业生就业的导向性、调控性和约束性。因此对毕业生的流向产生着巨大的影响。
来源未注明“中国考研网”的资讯、文章等均为转载,本网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来源注明“中国考研网”的文章,若需转载请联系管理员获得相应许可。
联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扫码关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