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18245号
1.《新闻学概论》李良荣/复旦出版社2001
这本书最大的特点就是它一本普及知识的读物,作为新闻学的入门读物很好。涉猎的内容丰富,论述也很饱满。然基本框架却是上世纪80年代构建的,这已经是第4版了,新增的章节大多为李的博士生所写。此书在新闻理论类书籍里也许是发行量最大的了。
2.《传播学教程》郭庆光/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名气最大的传播学教材,大而全,考研必备书目之一;虽然此书有些低级的硬伤,但瑕不掩瑜,至少到了今天,还没有国人所写的“传播学概论”类的教材超过它。据说郭教授写这本书时,正赶上CIH病毒发作,电脑里的文本毁之一旦,在截稿日期的压力下凭着记忆赶出来的。从当前的考研形势看的话,很少有学校考新闻理论时不涉及传播理论的。
3.《新闻传播学》(修订版)黄旦/浙江大学出版社1997
这本书虽然是浙江省文秘专业的自考用书,但却是国内第一本用传播学理论来重新审视新闻学的著作。看完李版新闻学和郭版传播学后再用这本复习一下,一定可以加深对新闻学基础理念的理解。
4.《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史稿》童兵/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
关于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的最好的书。童兵的最高水平停留在它的博士论文,也就是这本书上。十年来,写或编了无数本书,但以垃圾偏多,但这本书,却是可以记入新闻史的。由于此书面世至今已经快15个年头了,但我依然建议要千方百计地找来看(哪怕是全本复印也是值得的)。
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的精髓不可不查,读完此书后,就会明白马克思主义的新闻思想到了今天已经被扭曲成什么样子了。如果实在找不到的话,就看陈力丹所写的《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当然,两本结合起来看就更好了。
5.《新闻学核心》李希光/南方日报出版社2002
从某种意义上,这是一本“反传播学”著作,李希光通过这本书进一步反映出它在学识上的无知,但也通过这本书燃烧了无数新闻学子心中的激情与渴望。记者出身的李教授与其说是个学者,不如说是一位伟大的新闻学教育家,新闻史上一定会重重地记他一功。如果你悟性比较高的话,看完此书后,那些专门讲新闻采写编评的教材就都不用看了。
6.《新闻报道新思路——新闻报道认识论原理及应用》陈作平/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0
从本书的结构来讲,作者把新闻报道支解为比前人学者更细致的部分,从更细微的问题着手并试图解决之。作者从认识论和方法论的视角出发梳理了几个新闻业务的关键词:新闻选题、新闻角度、新闻深度、新闻表现、新闻分寸、新闻思维。
这本书加上李希光的《新闻学核心》,只要读透了,那么即使你在读书前,新闻学方面的积累为零,在新闻业务的理论水平方面,也不会比新闻科班出身的人低(实践是另外一回事),甚至比他们更好。毕竟读书在精,不在多。
7&8.中外新闻史各一本
无史不以为学,感觉国人写得都差不多,意识形态笼罩下,写史是不自由的,但一些重大的历史事件是绕不过去的。读谁的都差不多,找最薄的看吧。如果时间允许,再各找一本角度不一样的一读,就更好了。其实越看中国新闻史,就越觉得目前的新闻环境与晚清有三分神似。我推荐的是:
《中国新闻简史》,方晓红/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因为最薄《世界新闻传播史》,陈力丹/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2——因为最新次级推荐:
《中国现当代新闻业务史导论》,刘海贵/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自由的历险——自由主义新闻思想史》,张育仁,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简明世界新闻通史》,张昆/武汉大学出版社1994
9.《当代西方新闻媒体》李良荣等/复旦出版社2003
此书全方位阐述了西方当代新闻业从理论到业务,从经营到运作模式,以及社会、文化的互动关系。为读者勾勒出一幅西方新闻媒体的现状和发展图景。对西方新闻业20年来的风风雨雨作了深刻的点评。
这里要指出的是,此书的前身是《西方新闻事业概述》(复旦出版社1997年第一版、2003年第二版)和《当代西方新闻事业》(人大出版社2001版)。这几本书内容可公约性很大,但这本是最新、最全的。
10.《新闻舆论研究》王雄/新华出版社2002
一本值得读三遍以上的书,王雄教授是南京大学新闻系刚上任的系主任。此人治学严谨,西学功底也很好。此书视野宏大,从社会学、政治学、社会心理学、美学多角度审视新闻舆论传播,难能可贵的是,作者尝试性地用公民社会——公共领域理论来看待当代媒体的作为,新意无穷
值得指出的是,这本书名为新闻舆论研究,但不局限于新闻舆论,不夸张的说,新闻学的方方面面都涉及到了。如果说,李良荣的《当代西方新闻媒体》在广度上扩宽了新闻学的视野的话,那么王雄的《新闻舆论研究》就是在深度上拔高了新闻学的理论水平。两本书配套阅读,效果更佳。
来源未注明“中国考研网”的资讯、文章等均为转载,本网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来源注明“中国考研网”的文章,若需转载请联系管理员获得相应许可。
联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扫码关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