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18245号
2月28日,媒体报道了清华大学决定全面取消博士生导师评聘制度、副教授以上的教师都有资格成为博导的新闻。全国“顶级”学府的这一改革举措,引起广泛关注。
取消博导评聘是与国际接轨
“清华这项改革总体方向上肯定是对的。博士生培养最重要的是导师手上有没有课题,特别是国家级的重要课题,而不是导师的资历、职称,否则博士生培养就如无米之炊。”南京大学教育科学与管理系主任、博士生导师张红霞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不少高校目前正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由于我们的研究范式跟国际一流大学比还有不少差距,而许多优秀年轻教师具有独特的优势,让他们参与到博士生教育中来,可以使学术研究更具活力,同时也会让资深教授们产生‘后生可畏’的压力,不断提高带教博士生的水平。”
“目前中国高校的体制和机制,造成很多大学教师一评上教授钻研劲头就减弱,甚至水平还不如有些副教授。清华取消博士生导师评聘制度,让副教授也有机会成为博导,这项改革很有意义。”南京大学一名在读博士表示。
“博导只是中国高校才有,国外高校没有这个叫法。”东南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归柯庭教授、人事处副处长许映秋教授等异口同声地表示,“在国外研究型大学,副教授、讲师都可以带博士,所以清华取消博导评聘制度是与国际接轨。”
“博导在我国高校出现,是有历史原因的。”归柯庭教授告诉记者,上个世纪80年代我国颁布研究生学位条例,当时大部分高校老师都没经历过研究生教育,所以国家当时对博士生导师要求很高,“都是在正教授中选评,开始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定,90年代初高校才有权评定。”
江苏已有“近似”做法
“副教授也能当博导,在江苏其实算不上新闻。”归柯庭、许映秋等教授告诉记者,东南大学在2006年底就在江苏高校中率先破除博导“终身制”,实施了博士生导师评聘分开、优秀副教授也可当博导等改革举措。
“博导资格审定的依据不再仅是职称、资历,而是看学术水平的高低、从事重大科研的能力、是否有重要科研项目支撑等。”东大有关人士介绍,获得博士生指导教师资格者也并不一定成为博导,必须招到并开始培养博士生才能成为博导。“那些数年招不到博士生、已不再指导博士生的‘老博导’就自然不再是博导了。只有业务能力强、学术水平高且指导学生尽心尽力的老师,才能够在师生的双向选择中胜出。”与此同时,东大博导审定资格办法规定,具有博士学位的副教授只要具备了相应“硬件”,就可以和教授一样申报博导资格。
“实施博导制度改革以来,东大有100位左右副教授跻身博导行列,大大提升了东大博士研究生培养活力和科研实力,而因为招不到学生被淘汰的教授尚未出现。”归柯庭教授解释说,“主要是因为改革后,教授博导们压力变成了动力,没有出现连续3年招不到学生的情况。”
“副教授当博导,是否意味着博导任职标准降低,进而出现博士生培养水平下降的问题?”对此,归柯庭教授明确表示不会,“因为只有拿到国家课题,才有资格当博导。”
“东大的改革与清华的改革有何不同?”归柯庭教授解释,清华是取消博士生导师评聘制度,而东大则是评聘分开,每年都会评一次,“研究型大学迟早会走到清华取消博导评聘这一步。”
“跟进清华”还需谨慎
清华“博导资格”放开,在赢得赞赏声音的同时,持谨慎乃至担忧态度的也不乏其人。
“取消博导评聘制度是一个大方向。不过,鉴于国内高校师资队伍及科研水平参差不齐,此种做法要大范围推广,还需要一段时间。”东大高教研究所所长仲伟俊教授认为,只有配备大量高水平师资队伍以及配套制度较完善的高校,才有可能跟进。“应先从一线高校启动。因为211以下的很多高校,博士点原本就过多,如果放开,可以带博士的导师大增,博士生培养质量肯定会受影响。”张红霞教授表示。
一些在读博士生也心存疑虑:“不拘一格选拔博导很好,可是会不会导致博导队伍扩容太快,博士生越来越多,多了就不值钱呢?”
“清华的做法如果大范围推广,博导增多,学生选择的机会虽然增多了,但也有可能导致博士生招生人数剧增,培养质量良莠不齐,从而造成博士生就业困难。”南京林业大学的方博士忧虑地说。
“现在,有些研究生选导师,往往很注重导师的名气和行政职务,以便将来好找工作。高校有些副教授硕导因此招不到学生,副教授当博导,会不会也出现这种情况?”一位业内人士发出疑问。
“清华大学的改革是个很大的突破,但好的改革设计,还需要相关的制度配套,否则限制放开,也会滋生腐败。”张红霞教授认为,博导课题审查考核制度一定要严格,从课题的申请到结题,要始终保持公开公正。
来源未注明“中国考研网”的资讯、文章等均为转载,本网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来源注明“中国考研网”的文章,若需转载请联系管理员获得相应许可。
联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扫码关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