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18245号
2017的同学们,你们做好考研前期的准备了吗?有没有足够的信心呢,下面跟着小编看看这些问题吧!
选择前面临的问题
1、我希望考上以后,读研出来,我的人生有什么样的转变?
2、报考哪个专业?这个专业能改变我的现状吗?
3、这个专业是我能潜心去继续学习的吗?
4、这个专业是否热门?历年的分数线是多少?
5、该报考哪个学校?我为什么要选择这个学校?
6、这个学校竞争激烈吗?
7、历年的分数线是多少?我有胜算吗?
好的,带着这么几个实际的问题,让我们来读下面的内容。
专业选择原则
1、兴趣为主导
兴趣是学好专业的原动力,“热门专业”不一定最适合自己,最好的专业应该是能发挥自身潜能且感兴趣的专业。
2、专业背景
要不要跨专业?跨专业有一定难度,考生要对自己的实力有清醒的认识,量力而行,选择成功可能性大的专业。
3、就业前景与职业规划相结合
专业的选择最好与今后的就业挂钩。兴趣是参考的话,还请谨慎考虑专业的前景和自己的适合职业方向。
4、录取比例及历年分数线
分数线的高低、录取比例的大小意味着竞争力的强弱。考生选定专业时可根据往年的情况定夺专业的取向。
5、调剂机会
调剂是一个潜在的读研机会。一般来说,热门院校冷门专业的调剂机会比冷门院校热门专业相对要高。
6、培养年限
大多数学校培养年限为3年或2.5年,少数为2年,考生事先要了解报考学校、专业的学制,根据自己的财力、精力进行选择。
学校选择
1、未来工作的城市
打算将来在哪里就业,就选择那里的高校,比如想在北京就业,就把目标院校定在北京,这样既熟悉当地环境,又有人脉资源,找工作当然得心应手;如果想在北京工作,选择上海的学校就有点荒唐了。
2、个人的理想与抱负
考研不容易,读研的机会成本很高,一定要选一个能够实现个人抱负的大学,这样备考也有动力,读研也有激情,如果选择一个自己不满意的院校,轻则郁闷三年,重则遗憾终生。
3、个人的能力
考研目标院校的选择一定要量力而行,要确保有机会考上,如果选择的学校很好,但考取的概率几乎等于零,这就没有意义。这一点与第二点似乎有些冲突,其实并不矛盾,理想的目标院校应该是个人能力与个人抱负的交叉点上。
4、所选择的专业
要考虑所选择的院校是否有目标专业,以及目标的专业的强弱等,事实上,院校与专业的搭配选择是很有讲究的。
一般来讲,名校名专业考取的难度很大,就业前景很好;名校一般专业考取的难度较小,就业前景也很好;一般院校名专业考取的难度较大,就业较好;一般院校一般专业,考取的难度较小,就业前景一般;同学们可以参考这些特点,灵活的选择。
5、成功率
涉及到很多因素,包括目标院校的招生政策、录取比例、分数线、导师因素等等,如果对目标院校进行彻底的分析,那将对整个考研的成功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像很多院校都有热冷之分,或者有的学校推免名额多,留给考研的名额就少,考取难度相应也会加大。还有招生人数过少的高校,考取率较低,都应慎重报考。
四大梯度专业择校法
1、第一梯队:名牌大学+优势专业
范围:多指985、34所,其分数线绝大多数超越国家线,接受推免生能力大,但她们是牛导、科研项目的汇集地。
适用人群:基础过硬,学习能力好,自律性好。
评论:难度系数最高,华山论剑,高手过招!
2、第二梯队:特色院校+强势专业
范围:譬如财经类、政法类、纺织类院校等,虽综合实力稍逊,但其强势学科往往另名校侧目,是专业型考生竞相追逐的对象。
适用人群:学习基础中上,欲在专业上有所造诣的同学,稳中求胜。
评论:行业认可度高,其毕业生求职障碍少,难度略低于第一梯队。
3、第三梯队:名牌大学+弱势专业(新设专业)
范围:985、34所院校中的弱势专业,牌子够硬,但专业实力稍逊,比如语言类院校理工科专业;理工科院校的文科类专业。
适用人群:实力较好,对名校有偏爱的考生;考研投机党,偶遇名校弱专业的“小年”。
评论:通过报考弱势学科以降低难度;院校牌子够硬,不愁就业;注重情报搜集,拼人品。
4、第四梯队:一般院校+一般专业
范围:设有硕士点的地方一般高校中的非强势专业。
适用人群:只以考上为目标,只要保证能有研究生学历即可的考生。
以上说了这么多,大家心里一定有个大致的印象了吧!考研择校择专业可是非常重要的前期准备呢,同学们一定要认真对待,仔细选择。帮帮一直与你同在。
来源未注明“中国考研网”的资讯、文章等均为转载,本网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来源注明“中国考研网”的文章,若需转载请联系管理员获得相应许可。
联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扫码关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