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18245号
一、培养社会主义法律思维方式
(一)法律思维方式的含义
法律思维方式:是指按照法律的规定、原理和精神,思考、分析、解决法律问题的习惯与取向。
法律思维方式与道德等的一致与不一致:
例如债务:
《民法通则》规定:诉讼时效为2年。
在道德上,永远的偿还义务。
法律思维与道德思维并不一致。
对此进行法律问题思考时,法律思维优先,不能用道德原则和评价方式代替法律规则及其评价方式。
(二)法律思维方式的特征
1.讲法律:以法律为准绳。
2.讲证据:以证据为根据。
两个关键问题:查清案件事实、正确运用法律。
法律证据与一般事实的区别:①证据具有合法性,即证据的形式、收集和查证必须符合法律规定;②证据具有客观性,必须具有客观真实性,不能扑风捉影主观臆断;③证据具有关联性,只有与案件事实有实质性联系,才有证明作用。
3.讲程序:从法律程序出发。
程序是法律所规定的法律行为的方式或过程,法律通过规定明确的程序来约束人们的行为。
4.讲法理:运用法律原理和精神。
法律思维对理由的要求:理由必须是公开的,不能是秘密的;理由必须有法律上的依据;理由必须有法律上的说服力。
(三)培养法律思维方式的途径
学习法律知识:学习和掌握基本的法律知识,是培养法律思维方式的前提。
掌握法律方法:法律方法使人们从法律角度思考、分析和解决法律问题的方法。
参与法律实践:法律思维方式是一种在法律实践中训练、培养和应用的思维方法。
二、树立和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
(一)维护法律权威的意义:建设法治国家,实现国家长治久安
法律权威:是就国家和社会管理过程中法律的地位和作用而言的,是指法的不可违抗性。
法律权威的树立,主要依靠法律的外在强制力和内在说服力。
法律的外在强制力,是法律权威的外在条件,主要表现为国家对违法行为的制裁。
法律的内在说服力,是法律权威的内在基础。它既源于法律本身的内在合理性,如合乎情理、维护正义、促进效率、通俗易懂,也源于法律实施过程的合理性,如指法公平、司法公证等。
(二)自觉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
自觉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是每个公民的义务。我们在校大学生,至少要做到以下三个方面:
努力树立法律信仰
积极宣传法律知识
敢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来源未注明“中国考研网”的资讯、文章等均为转载,本网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来源注明“中国考研网”的文章,若需转载请联系管理员获得相应许可。
联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扫码关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