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18245号
第二章 世界的物质性和人的实践活动
一、单项选择题Ⅰ:下列每题的选项中,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过
A.物质与意识的关系界定的
B.个别与一般的关系界定的
C.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界定的
D.认识与实践的关系界定的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物质观。
“物质”范畴是唯物主义哲学关于世界的本原和统一性的最高抽象,是唯物主义世界观的一块基石。
首先,哲学上讲的物质与日常生活中讲的物质不同,它具有最大的概括性和普遍性,是所有物质形态的共性,即客观实在性。哲学上的物质范畴和自然科学的物质范畴的关系:前者是对一切具体物质形态的共同本质的抽象概括,是共性(普遍性),有绝对性;后者则只反映自然界具体的物质形态、结构和属性,是个性(特殊性),有相对性,是对前者的丰富和证明。
其次,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集中体现在列宁关于“物质”的经典性定义中:“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列宁给物质下定义的方法论原则和出发点是从物质与意识的关系界定物质概念的,从而把物质定义与唯物主义科学地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统一起来,彻底地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原则。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5页;《大纲解析》第10页。
2.自然科学的具体物质概念随着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变化,但无论出现怎样的情形,都不可能改变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物质范畴的惟一特性,这里物质范畴的惟一特性是指
A.普遍性
B.特殊性
C.科学性
D.客观实在性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物质的客观实在性。
物质的惟一特性指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它是辩证唯物主义对一切物质形态本质共性所作的最高的哲学概括。这一概括是列宁在同唯心主义的斗争中,正确总结19世纪以来的自然科学的重大成就的基础上作出的。
列宁首先指出,“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揭示了“客观实在性”这一物质概念的最本质的规定。物质是客观实在,那么什么是客观实在呢?客观实在就是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客观唯心主义者柏拉图的理念和黑格尔的绝对观念都是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但是在他们那里,理念和绝对观念并不是物质。因此,仅把客观实在理解为不是人的意识或独立于人的意识、不依赖于人的意识是不行的。所谓客观实在,其“实在”是指它一定是实存的,可以为人直接感知或有条件(借助认识世界的仪器,包括延伸感官的仪器和非延伸感官的检测仪器)为人间接感知、描述的东西。“实在”就是“自在之物”;其“客观”是指它的产生或存在与意识无关。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6页;《大纲解析》第11页。
3.“物质”范畴是唯物主义哲学对世界本原和统一基础的最高抽象。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物质范畴的正确理解是认为
A.物质是各种实物的总和
B.物质是从各种实物的总和中抽象出来的
C.物质的惟一特性是它的可感知性
D.物质是自然界中具体的物质形态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对恩格斯的物质概念的理解和把握。
马克思主义哲学继承了以往唯物主义的理论传统,吸收了它们关于物质概念的合理思想,在总结哲学和科学发展成果的基础上,科学地规定和说明了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早在19世纪80年代,恩格斯就曾经给物质以这样的定义:物质这个概念无非是从各种实物的总和中抽象出来的。恩格斯的物质定义主要从本体论上讨论物质;从物质与实物的关系上、从一般与个别的关系上说明物质。其一,哲学上的物质概念是对各种具体实物的共性的抽象,而这种抽象的物质没有人能直接看到或体验到,所以恩格斯说:“物质本身是纯粹的思想创造物和纯粹的抽象。当我们把各种有形地存在着的事物概括在物质这一概念下的时候,我们是把它们的质的差异撇开了。因此,物质本身和各种特定的、实存的物质不同,它不是感性地存在着的东西。”其二,物质不是直接的感性存在物,并不等于它不可认识。物质是可以转化为我们能觉察到的“物质”的,即通过研究个别的实物来认识物质,也正是通过研究个别实物,我们才能认识物质。本题的正确答案显然选B。认为“物质是各种实物的总和”(A选项)和“物质是自然界中具体的物质形态”(D选项),都没有看到物质范畴不是感性存在的东西,混淆了物质范畴和具体实物,是错误的。物质的惟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因此选项C也是错误的。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选项。
[教材链接]该相关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5-16页;《大纲解析》第10-11页。
4.旧唯物主义把哲学上的物质概念等同于自然科学上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的具体物质,是缺乏辩证统一性的物质观。哲学上的物质范畴与自然科学上的物质范畴的关系正确的是
A.本原和派生的关系
B.普遍和特殊的关系
C.本质和现象的关系
D.形式和内容的关系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哲学的物质范畴与自然科学物质范畴的区别。
物质概念在人类思想史上经历了许多变化,在不同的哲学体系中被赋予不同的地位和不同的解释,在哲学和自然科学中也有各自不同的理解和定义。哲学上讲的物质与自然科学上讲的物质的关系具体表现在:
(1)两者的区别:第一,反映的对象和范围不同。哲学的物质范畴是从万事万物的物质具体形态中概括抽象出来的共同性,是一般概念;而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物质实体的理论仅揭示出特定的物质形态的结构和特性,是具体的概念。第二,哲学的物质范畴具有永恒性和绝对性;而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物质实体的理论具有暂时的和可变的相对性,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地变化或修正。
(2)两者的联系:第一,哲学的物质范畴以自然科学关于物质结构、物质实体的理论为基础。第二,哲学的物质范畴又给自然科学物质结构、物质实体的研究以方法论指导。第三,自然科学对于物质结构、物质实体的新认识、新发现,不断为哲学物质范畴的正确性提供新的证明。
可见,二者的关系也是共性与个性、普遍和特殊的关系。因此答案选B。
[教材链接]该相关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5-16页;《大纲解析》第10-11页。
5.唯物主义对物质的理解是一个发展的过程,最终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继承和发扬了唯物主义的传统,在总结科学的基础上,把哲学物质观提高到现代水平。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物质观变革的突出表现是
A.物质的惟一特性是客观实在
B.人类实践活动也是物质的一种形态
C.物质是各种实物的总和
D.实践是解决思维和存在关系的环节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物质观的意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确立的科学的物质观在哲学上有重大意义。第一,它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这一唯物主义根本立场,有力地批判了唯心主义及其对唯物主义的攻击,有力地捍卫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划清了界限。第二,它揭示了物质的可知性,物质可以被人们的感觉所感知、认识,从而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与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第三,它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的局限性,消除了旧唯物主义在物质范畴理解上的直观性、机械性和形而上学,从而与旧唯物主义划清了界限。
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物质观的变革,突出地表现在它把人类的实践视为一种客观实在并将它包含到对物质范畴的理解中去,从而使马克思主义哲学物质观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本体论与认识论的统一。首先,它把物质范畴拓展到了社会历史领域,深化了对自然物质的理解,实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其次,它把实践作为一个必要的因素包含到现实世界的辩证运动中,从而实现了从物质过程的内部来理解事物发展的辩证法,真正地把物质的客观性及其发展的辩证性统一起来,实现了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其三,它把实践纳入到对物质的理解,人在自己所进行的客观物质活动中内在地认识物质,彻底地解决了物质的可知性问题,实现了唯物主义的本体论与能动反映论的统一。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6页;《大纲解析》第11页。
6.任何一种范畴都是主观和客观的辩证统一,物质范畴反映的是客观存在的物质实体,那么,物质范畴与物质关系是
A.思维与存在的关系
B.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
C.抽象与具体的关系
D.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物质和物质范畴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认为,范畴是在人类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在人类认识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产生和形成的,并随着人类实践和认识的发展而发展。范畴是主观和客观的辩证统一,作为人类理性思维的形式,范畴是主观的,但是作为事物本质和关系的反映,范畴的内容是客观的。具体到物质范畴,作为范畴的一种,它是主观的,同时物质范畴也是对客观存在的物质的反映,物质范畴的内容是由客观存在的物质决定的。考生要特别注意“物质”在不同语境下有不同的意思,不能一概而论。该题中与“物质范畴”相对的“物质”是指客观存在的各种实物。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选项。
[教材链接]该相关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5-16页;《大纲解析》第10-11页。
7.由于自然界物质运动的形式及结构功能不同,物质形态是无限多样的。因此,对物质和物质形态的关系正确的表述是
A.第一性和第二性的关系
B.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C.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D.具体和抽象的关系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物质和物质的具体形态的关系。
物质的具体形态是指物质在运动过程中,在某一特定的条件下,所形成的某种相对稳定的存在形式和状态。由于自然界物质运动的形式及结构功能不同,其表现形态是无限多样的和不可穷尽的。在物质世界当中,每一个具体的物质形态都有自己的规定,都有自己的特殊的质,彼此有别,由此形成物质世界的多样性。试题中与“物质形态”相对的“物质”即物质概念。物质概念抽象的是物质具体形态的共同性,即物质是从万事万物中概括抽象出来的,物质存在于物质具体形态中,而物质的具体形态是物质的具体表现,它除了具有客观实在性外,还有自身个别属性。可见,物质和物质形态的关系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对此,一方面我们不能用物质去代替物质的具体形态,看不到世界的多样性;另一方面也不能用物质的具体形态去代替物质,看不到世界的统一性、物质性。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选项。
[教材链接]该相关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5-16页;《大纲解析》第10-11页。
8. 德国哲学家杜林的“世界统一于存在”的观点是:
A.唯物主义的观点
B.唯心主义的观点
C.形而上学的观点
D.掩盖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立的观点
9.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统一于:
A.存在
B.精神
C.物质
D.实践
10.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在本质上是:
A.各种物质实体的总和
B.多样性的物质统一
C.物质和精神的统一
D.主体和客体的统一[hjmPageNex
11.否认世界具有统一性的哲学是:
A.唯心主义
B.不可知论
C.二元论
D.机械决定论
[命题分析] 这四题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指世界上繁多的事物和现象的统一性在于其物质性即客观实在性。世界的统一性,是说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世界上繁多的事物和现象是在物质的基础上统一起来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承认世界是统一的,都是一元论哲学。但究竟统一于什么,在什么基础上统一起来,它们的看法却是根本对立的。唯心主义一元论认为精神、观念是世界的惟一本原,一切事物和现象都在精神、观念的基础上统一起来,物质只是精神的派生物和表现。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纷繁复杂的事物和现象都是物质的具体表现形态,世界统一于物质。但是,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唯物主义未能对物质概念作出科学的规定。
二元论认为世界上有两个不分先后、互不相干、平行存在和发展的本原(物质和精神)。它在说明这两个本原的联系时,把精神说成是惟一具有能动性的力量,从而倒向了唯心主义,否认了世界的物质统一性。(第59题)
辩证唯物主义总结了哲学史上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斗争的成果,以各门科学提供的材料为基础,进行了哲学的概括和论证,对世界统一性问题作出了既是唯物的又是辩证的科学回答:其一,世界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其二,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一种多样性的统一性;其三,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一种运动发展中的统一性。(第57题和第58题)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针对杜林关于世界统一于存在的错误主张提出了世界的真正的统一性在于其物质性。杜林承认世界是统一的,但认为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存在。他把世界统一性的前提同世界统一性自身混为一谈了。“世界统一于存在”这一提法,含混不清,“存在”这个概念缺乏明确的规定性,既可赋予物质存在的含义,也可赋予精神或神的存在的含义,从而掩盖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第56题)。8题的正确答案是D选项。9题的正确答案是C选项。10题的正确答案是B选项。11题的正确答案是C选项。
[教材链接]该相关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6页;《大纲解析》第11页。
12.《坛经》中记载:“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惠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这段话表明惠能关于运动的基本观点是
A.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B.运动与物质是不可分割的
C.精神运动是物质运动的一种形式
D.精神是运动的主体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物质与运动的关系。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它包括一切的变化和过程。物质和运动不可分:一方面,物质是运动的物质;另一方面,运动是物质的运动。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世界观;设想没有物质的运动,是主观唯心主义世界观。只有把物质和运动结合起来并把它们理解为是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的物质的运动才是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运动观。此外,精神运动是物质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
题干引用的材料在中国佛学里是人们熟知的掌故。这一掌故生动地说明了主观唯心主义运动观的本质特点。“仁者心动”中“心”是中国哲学的一个范畴,心即精神,这里把物质的运动理解为精神的运动,否认了物质和运动的不可分性,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的运动观。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7-18页;《大纲解析》第11-12页。
13.“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的著名诗句所蕴含的哲理是
A.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空的主观性的统一
B.物质运动的无限性和时空的有限性的统一
C.物质运动的多样性和静止的单一性的统一
D.物质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
14.运动应当从它的反面即静止找它的“量度”,因为静止是
A.运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B.过去运动的结果和未来运动的出发点
C.运动的原因和根据
D.运动的基础和承担者
[命题分析] 这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首先,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无条件的,静止是有条件的,这是两者的相互区别。
其次,运动和静止又是相互统一的关系。第一,运动和静止互为前提,相互依赖。相对静止离不开绝对运动,是一定范围内的绝对运动的结果;绝对运动通过相对静止表现出来,并且通过相对静止找到它的量度。“从辩证的观点看来,运动可以表现在它的对立面中,即表现在静止中”,“运动应当从它的反面即静止找它的量度”。离开相对静止来谈运动,我们就不知道运动究竟是什么事物或什么形式的运动,运动也就无从获得自己的规定和衡量自己的尺度。任何事物相对静止的状况都是它过去的运动所造成的,并且是它将来运动的出发点。只有了解了事物的相对静止的状况,才能清楚地了解它过去的运动,预测它将来可能发生的变化。因此第10题答案选B。第二,运动和静止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绝对运动中有相对静止,在相对静止中又有绝对运动。任何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辩证统一。割裂二者的关系就会犯两种错误:夸大相对静止否认绝对运动是形而上学错误;夸大绝对运动否认相对静止,会导致相对主义、诡辩论的错误。据此分析,第9题题干中“坐地”是相对的静止,“日行八万里”和“巡天遥看一千河”则是绝对的运动。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7-18页;《大纲解析》第11-12页。
15.“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和“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这两种说法
A.都是辩证法的观点,突出了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
B.都是诡辩论的观点,夸大了运动的绝对性,未能看到静止
C.前者是辩证法的观点,后者是诡辩论的观点
D.前者是诡辩论的观点,后者是辩证法的观点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在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上的辩证法与诡辩论的区别。
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约公元前540—前480)认为:“一切皆流,无物常住”。“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表现了赫拉克利特万物皆流的辩证法思想。辩证法认为:运动是普遍的、永恒的、无条件的,因而是绝对的;静止是局部的、暂时的、有条件的,因而是相对的。任何事物都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在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关系上,相对主义运动观和诡辩论只承认绝对运动而不承认相对静止,这就使一切具体物质形态以及它们的具体运动都变成不可捉摸的、无法辨认的东西。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则把事物相对静止绝对化,把绝对静止看成是物质的本质属性,这就不能不到物质之外去寻找物质运动的根源和动力,从而容易导致宗教唯心主义。“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是赫拉克利特的学生克拉底鲁的观点,这是一种诡辩论的观点,把事物看成是瞬息万变的,无法捉摸。再如:《庄子·内篇·齐物论第二》指出:物无非彼,物无非是。自彼则不见,自知则知之。故曰:彼出于是,是亦因彼。彼是方生之说也。虽然,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因是因非,因非因是。是以圣人不由而照之于天 ,亦因是也。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果且有彼是乎哉?果且无彼是乎哉?彼是莫得其偶,谓之道枢。枢始得其环中,以应无穷。是亦一无穷,非亦一无穷也。故曰:莫若以明。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选项。
[教材链接]该相关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7-18页;《大纲解析》第11-12页。
16.主张“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之外,什么也没有”的观点,属于
A.否认人的意识存在的自然唯物主义
B.主张世界统一于物质的辩证唯物主义
C.否认时间与空间存在性的唯心主义
D.把人的意识理解成某种特殊的“精细物质”的机械唯物主义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物质的存在形式。
题干引文出自列宁的《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列宁指出:“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之外,什么也没有,而运动着的物质只有在空间和时间之内才能运动”。列宁的前半句话,回答了世界的本质或本原的问题。即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物质的种种表现形态,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这就是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19世纪德国的一些自然科学家,他们承认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努力将当时的自然科学的最新成就庸俗化,把意识直接归纳为物质或理解成具有某种特殊的“精细物质”,被恩格斯称之为庸俗唯物主义观点;列宁则把他们称之为不自觉的、自发的自然科学的唯物主义者。
本题中的C项具有较大的干扰性。许多考生可能会认为,“世界上除了物质之外,不是还有精神吗?”或认为“时空是物质的存在形式,题干只讲运动着的物质,而不讲物质运动总是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中进行的,离开空间和时间的物质运动是不存在的,这不就是否认空间、时间的客观实在性的唯心主义吗?”从而误把C项作为备选项。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选项。
[教材链接]该相关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7-18页;《大纲解析》第11-12页。
17.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设想没有物质的运动必然导致:
A.不可知论的错误
B.形而上学的错误
C.机械唯物论的错误
D.唯心主义的错误
18.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设想无运动的物质的观点是:
A.唯心主义观点
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
C.相对主义观点
D.不可知论观点
19.马赫主义者毕尔生认为,“万物都在运动,但只是在概念中运动”。这一命题是:
A.朴素唯物主义者的观点
B.主观唯心主义者的观点
C.客观唯心主义者的观点
D.机械唯物主义者的观点
[命题分析] 这三题考查的知识点是: 在物质和运动的关系上,各学派的分歧。
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关系,表现在:
(1)物质离不开运动。物质都是运动着的物质,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是一切物质形态的存在方式。物质也只有在它的运动中才能被人们所认识,“运动着的物体的性质是从运动的形式中得出来的”。设想有不运动的物质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特征(第18题)。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本质上是不运动的,即使有运动变化,也只是位置的移动和数量的增减,没有质变;一切运动都是外力推动的结果。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选项。
(2)运动也离不开物质。因为物质是运动的主体、承担者,是一切运动和发展的实在基础。唯心主义否认物质是运动的主体(第17题),认为运动是精神的特性。主观唯心主义把运动看成是人的思想、表象和感觉等主观意识的运动。英国毕尔生说:“万物都在运动,但只是在概念中运动”(第19题),法国的柏格森则声称:“事物和状态不过是我们的心灵所采取的一种观点,事物是不存在的,存在的只有动作”。这些都是主观唯心主义的思想。客观唯心主义把运动看作是“绝对精神”、“天命”、“理”、“道”之类的所谓客观精神的运动。如中国哲学家朱熹认为,是“总天地万物之理”的“太极”的动静变化产生了事物的运动;黑格尔认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存在和运动,都是先在的“绝对观念”发展到一定阶段外化的结果和表现。人的心理活动诚然属于精神活动,但它是以人的生理活动为物质基础的,脱离人的生理活动的纯粹的心理活动或精神活动是根本不存在的。17题的正确答案是D选项。19题的正确答案是B选项.
[教材链接]该相关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7-18页;《大纲解析》第11-12页。
20.对黑格尔“把整个自然的、历史的和精神的世界描写为一个过程”的评价正确的是
A.他抹杀自然、历史、精神的世界的多样性
B.他意识到世界都是处在一个运动、变化、发展的状态中
C.他忽视自然、历史和精神世界的差异性
D.这是典型的形而上学的观点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运动的绝对性。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对黑格尔辩证法的伟大功绩做出了肯定的评价:“黑格尔第一次——这是他的巨大功绩——把整个自然的、历史的和精神的世界描写为一个过程,即把它描写为处在不断的运动、变化、转变和发展过程中,并企图揭示这种运动和发展的内在联系。”在黑格尔看来,“一切事物本身都自在地是矛盾的”,因此无论自然的、历史的或精神的世界都是充满矛盾的过程,正是矛盾引起了世界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但是,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由于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哲学立场,在他那里辩证运动的真正主体并不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而只是一种神秘的“绝对精神”,他所说的自然界和历史,都不过是绝对精神的外化或异在,因而他所说的运动也仅仅是绝对精神的自我运动。
列宁曾指出:“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之外,什么也没有”。这说明运动是普遍的、永恒的、无条件的,因而是绝对的。无论是客观的自然界还是历史的和精神的世界都是一个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7页;《大纲解析》第11-12页
21.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是
A.实践
B.运动
C.静止
D.时间和空间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
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一方面,物质是运动的物质。物质世界处于永恒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之中。科学证明,从宏观世界到微观世界,从无机界到生命有机界直到人类社会,不运动的物质是根本不存在的。物质也只有在它的运动中才能被人们认识。另一方面,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一切运动的承担者。科学证明,各种运动形式的主体都是物质,世界上不存在没有物质的运动。人的心理活动诚然属于精神活动,但它总是同人的生理活动紧密相连,是以人的生理活动为其物质基础的,脱离人的生理活动的纯粹的心理活动或纯粹的精神活动是根本不存在的。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7页;《大纲解析》第11-12页。
22.物质只有在它的运动中才能被人所认识,但为人们认识和利用事物提供前提条件的是
A.时间
B.空间
C.绝对运动
D.相对静止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相对静止的意义。
正如恩格斯所说,物质的属性只有在运动中才能显示出来,但是在物质运动中又包含着暂时的、有条件的、相对的静止。静止是相对的,但并非单纯消极保守的,它也有积极的意义:首先,静止是运动的量度,不理解静止,也就无法了解运动。任何事物相对静止的状况都是它过去的运动所造成的,并且是它将来运动的出发点。只有了解事物的相对静止的状况,才能清楚地了解它过去的运动,猜测它将来可能发生的变化。其次,不了解相对静止,就不可能理解物质的多样性。物质的多样性是从物质自身的永恒运动中产生的,但只有在物质的相对静止中才能显现出来;绝对运动是产生形形色色的不同物质形态的根源,而相对静止则是这些不同形态的物质存在和发展的根本条件。因此,只有承认事物的相对静止,才能区别事物,对事物进行确定的分析,并把握其确定的性质。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7页;《大纲解析》第12页。
23.“动中有静,静中有动”说明
A.物质和运动的统一
B.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C.物质运动与时间、空间的统一
D.时间和空间的统一
24.“风定花犹落,鸟鸣山更幽”这一诗句体现了
A.物质和运动的统一
B.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C.有限性和无限性的统一
D.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
[命题分析] 这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关系。
运动和静止是绝对和相对的关系,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相对静止有两种基本情形:一是机械运动中特定事物之间没有发生位置移动;二是事物处于量变阶段,没有发生根本性质的变化。只有承认相对静止的存在,才能坚持物质世界永恒运动的观点。在事物相对静止的状态下,才能说明某一运动是什么事物的运动和什么形式的运动,才能找到衡量该运动的尺度。
运动和静止是相互统一、相互包含的: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割裂二者的关系就会犯两种错误:夸大相对静止否认绝对运动是形而上学错误;夸大绝对运动否认相对静止,会导致相对主义、诡辩论的错误。这两题的正确答案都是B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7-18页;《大纲解析》第12页。
25.“旋岚偃岳而常静,江河竞注而不流,野马飘鼓而不动”的观点是
A.形而上学的观点
B.相对主义的诡辩论
C.辩证法的观点
D.不可知论的观点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运动和静止关系上的错误观点。
坚持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辩证统一,要反对两种错误倾向。一种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把事物的相对静止绝对化,否认事物运动的绝对性。一种是相对主义的诡辩论,夸大事物的绝对运动,把任何事物都看作是瞬息万变、不可捉摸的,否认事物之间存在着质的差别和事物质的相对稳定性。
“旋岚偃岳而常静,江河竞注而不流,野马飘鼓而不动”,这是东晋僧肇的观点,是指凡是从现实观点看来处于运动变化中的事物、甚至处于剧烈变动中的事物比如狂风呼啸、河水奔流、野马奔腾,他都认为是安静异常,根本不存在运动变化。这是典型的用静止观点看问题的方法,是形而上学的。另外,要注意这类观点的前提是唯心主义的,佛教首先把整个物质世界看作幻象,佛教形而上学自然会把运动看作幻象,这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相结合的哲学观点。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选项。
[教材链接]该相关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7-18页;《大纲解析》第11-12页。
26.芝诺“飞矢不动”这一观点是指
A.静中有动
B.动中有静
C.绝对运动
D.绝对静止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运动和静止统一的关系。
“飞矢不动”是古希腊著名哲学家芝诺的悖论之一。所谓飞矢,是指射出的箭在飞,即说它在一定时间内经过空间上的许多点。如果把时间也划分成许多瞬间,那么可以设想,飞箭在某一瞬间必定处在空间上的某一点。换句话说,在空间的这一点上,它是不动的,静止的。进而言之,飞箭既然在路径的每一点上都是静止的,所以飞着的箭实际上并没有运动。与此相类似的还有其它三个命题:二分法,阿基里追龟,运动场。我们将这四命题一起称为“芝诺悖论”。虽然“飞矢不动”是错误的,但是表达了“动中有静”的哲理。运动和静止首先是相对立有区别的: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而静止则是相对、有条件的。运动和静止又是统一的、相互联系的:相对静止中包含着绝对运动,静中有动;绝对运动中也包含着相对静止的状态,动中有静。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7-18页;《大纲解析》第11-12页。
27.时间的一维性是指时间的:
A.可逆性
B.不可逆性
C.无限性
D.绝对性
28.人们常说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这说明了:
A.时间的持续性
B.时间的绝对性
C.时间的一维性
D.时间的无限性
[命题分析] 这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时间的一维性特点。
时间是指物质运动过程的持续性和顺序性。时间具有一维性的特点,即不可逆性,是指时间总是沿着由过去到现在和将来一个方向发展,单向前进,不可逆转。人们常说的“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说的就是时光一去不复返,要珍惜时间、珍惜生命,所以第28题正确答案为选项C。时间是物质运动过程的持续性。时间的绝对性是指时间作为物质运动存在的形式,它的客观存在性是不变的、无条件的,因而是绝对的。时间的无限性是指时间是无始无终的,它的一维持续性是无限的,时间无论向后追溯多远,没有开端;无论向前探索多久,没有尽头,永远不存在“无时间”的状态。27题的正确答案是B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8页;《大纲解析》第12页。
29.著名科学家牛顿提出:“时间、空间是一切事物的贮藏所”,这是
A.机械唯物主义的时空观
B.主观唯心主义的时空观
C.辩证唯物主义的时空观
D.客观唯心主义的时空观
30.时间和空间是
A.物质的惟一属性
B.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
C.表征物质存在的工具
D.认识物质的条件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方式。
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或固有属性。一方面,物质运动离不开时间和空间,离开时间和空间的物质运动是根本不存在的。现代科学表明物质运动速度最快的光运动也经历着时间;物质形态最小的微观粒子也有自身固有的空间尺度。另一方面,空间和时间也离不开物质运动,离开物质运动的空间和时间也是根本不存在的。广义相对论指出,在引力场中,空间的几何结构完全取决于场的物质分布,物质的质量越大,引力越强,分布越密,则空间曲率越大、时间流逝越慢。真空理论也表明,真空是物质的一种特殊状态,即以量子场形式存在的物质的一种能量最低的运动状态,根本不存在什么完全“虚空”的空间,也不存在什么脱离物质的永远相同,自身流逝着的时间。时间和空间与运动着的物质是不可分割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所设想的与运动着的物质相脱离的、绝对不变的时间和空间是不存在的。
“时间、空间是一切事物的贮藏所”,这是牛顿的绝对时空的观点。他把时空看作脱离物质运动与物质运动并存的东西,称之为“事物的贮藏所”,显然割裂了时空同物质运动的关系。此观点首先承认时间和空间的客观存在,所以是唯物主义的范畴,但是割裂了时间和空间同物质运动的关系,犯了形而上学机械论的错误,所以29题的正确答案是A正确。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方式,时间和空间同物质运动时不可分离的。30题的正确答案是B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8页;《大纲解析》第12-13页。
31.人在心情愉快时会感到“光阴似箭”;在心情抑郁则感到“度日如年”。这两种相反的状况表明
A.时间的特征是人的体验
B.时间随人的感觉的变化而变化
C.时间的具体特性是可变的
D.人的时间观念具有相对性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时间的相对性特点。
时间的相对性包含着两重含义:首先,时间的具体特性受物质运动的具体特性所制约,随着物质运动的形式、特性的变化而变化。由于物质存在的具体形态、物质运动的具体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因此作为物质运动存在形式的时间的具体特性也必然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物质状态具有不同的时间特性,随着物质运动形式和状态的变化,时间的具体特性也必然随之发生这样或那样的变化,因而时间是可变的、有条件的;其次,人们关于时间的观念也是可变的、发展的,它不仅随着人们对时间认识的发展而不断深化,也随着主体的心理状态而不同。心情愉快,则感到“光阴似箭”;心情抑郁,则感到“度日如年”,这正说明了人的时间观念具有相对性。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8页;《大纲解析》第12-13页。
32.人类世界和自在世界分化与统一的基础是
A.天然自然
B.人化自然
C.实践
D.自在世界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实践是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分化统一的基础
首先,生产实践不仅使天然自然发生形态的改变,而且把人的目的性因素注入其中,从而改变物质的自在存在形式。人类通过实践使天然自然这个“自在之物”转化为体现人的目的、满足人的需要的“为我之物”,这就是自然“人化”的过程。与此同时,人们在从事生产实践、改造自然的同时,又形成、改造和创造着自己的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因此,自然的“人化”过程同时就是人类社会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在人的实践活动中生成的人化自然和人类社会及其统一,构成了人类生活的现实世界。
其次,人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在自在世界的基础上建造了属人的世界,从而使世界二重化为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天然自然通过人的实践活动转化为人化自然,人化自然又不可避免地要参与到整个大自然的运动过程中。
总之,人的实践活动是一种不断分化世界、不断使世界二重化、又不断统一世界的活动。对人来说,世界既是本原性的存在,又是对象性的存在。所以,马克思认为,不仅要从客体方面,而且要从主体方面,从“感性的人的活动”即实践方面去理解“对象、现实、感性”。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24页;《大纲解析》第16页。
33.实践活动区别于意识活动的一般本质表现在实践活动具有
A.主体性
B.自觉能动性
C.社会历史性
D.直接现实性
34.实践活动区别于动物活动的特殊本质表现在于
A.实践的主体性
B.实践是对象性的活动
C.实践的社会历史性
D.实践的客观现实性
35.实践活动高于理论的品格,这是因为实践具有
A.客观实在性
B.自觉能动性
C.直接现实性
D.社会制约性
[命题分析] 这三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实践的本质和基本特征。
实践指人类特有的改造和变革客观现实的活动,它表示人类社会特殊生存方式的特征,并构成物质的社会运动形式的主要内容。人的实践活动与动物的生命活动和人类的其他活动相比较,具有不同的性质和特点。
(1)实践具有客观实在性。所谓实践具有客观实在性,是指这种活动是一种超出意识的范围,依靠物质力量发动的指向外部客观世界的活动。实践的主体和客体即对象是客观的、现实的,实践的手段和结果也是客观的。实践的客观实在性,正是实践活动区别于意识活动的特点。
(2)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实践是人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并受到这种关系体系和一定历史条件制约的一种客观过程。具体地说,实践是只为人所特有的对象性活动,即它是以人为主体,以世界上任何事物(包括人自身在内)为对象(客体)的现实的物质的运动。实践的社会历史性,是强调它与动物自然的、本能的对象性活动有本质的区别,是与人类所特有的各种特征(如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的自主性、能动的创造性、社会历史性等)相联系的客观社会过程,实践活动体现了人和社会的主体性。
(3)实践具有自觉能动性。实践活动与一般物质运动的根本区别,在于实践是人的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是一种具有自觉的能动的活动。过程和结果的创造性,成熟的和科学的理论知道,是实践的自觉能动性充分的和典型的表现,是使实践能够按照主体意志运动和满足其要求的重要保证。
(4)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直接现实性”是列宁在批判黑格尔的实践观时提出的概念。列宁明确指出,实践高于(理论的)认识,因为它不但具有普遍性的品格而且还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按照列宁的观点,实践的普遍性品格是指实践必须以规律性的认识为指导,必须符合客观规律;实践的直接现实性品格是指实践是一种能够使外部对象发生变化的现实活动。正是因为实践不但具有普遍性的品格,而且具有现实性的品格,所以,实践高于理论的认识。33题的正确答案是D选项。34题的正确答案是C选项。35题的正确答案是C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9页;《大纲解析》第13页。
36.对“工业和人的环境是人的一本打开的心理学”这一观点分析正确的有
A.是唯心主义的观点,不具有科学性
B.这一观点将工业和环境理解为主观的
C.工业和人的环境是人的实践活动和实践的产物,体现着人的爱好、心理和价值
D.否认了人的实践活动对象的客观性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实践的本质。
实践是指人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对象性活动。其含义有二:一是,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具有物质的性质和形式,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这是实践活动区别于意识活动的一般本质;二是,实践又是人所特有的对象性活动,实践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对象,并把人的目的、理想、知识、能力等本质力量对象化为客观实在,创造出一个属人的对象性世界,具有主体性的特点,这是实践区别于自然物质形态运动和动物本能活动的特殊本质。工业和人的环境,一方面是客观的,另一方面它又是人的知识和价值观念的体现。正因为工业和人的环境是人的实践活动和实践的产物,体现着人的爱好、心理和价值,所以我们可以把工业和人的环境看作是人的一本打开的心理学。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9页;《大纲解析》第13页。
37.决定着其他一切活动的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
A.处理人与人交往的社会关系的实践
B.处理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生产实践
C.以观察、实验为内容的科学活动
D.处理思维与存在之间关系的实践活动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实践的基本形式。
生产实践即物质生产实践是实践的第一种基本形式,是处理人和自然之间关系的活动。物质生产实践是人类最早的和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人的其他一切活动的基础和前提,是人类认识的最基本的源泉和动力。它要解决的首先是人们的吃、喝、住等物质生活资料问题,同时也产生着使生产得以发展的物质生活资料。物质生产实践不仅生产着实体性的物质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发展新的生产力,而且生产着人们的生产关系和其他物质关系与社会关系。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9页;《大纲解析》第13页。
38.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体现了一般物质实体相互作用所没有的崭新的关系,其中体现了实践的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实质的关系是
A.目的与手段的关系
B.创造者与被创造者的关系
C.能动者与受动者的关系
D.限定与超越的关系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实践的主客体关系的实质。
从实践的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特点和实质看,这种相互作用既不同于一般物质实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也不同于一般的精神和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而是把这两种相互作用都包含于自身。具体地说,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具有物质性的特点,但又不能把这种相互作用的本质归结为一般的物质性。除人以外的一切物与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都是无意识的、盲目的,都不可能以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形式出现。而在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中,出现了一般物质实体相互作用所没有的崭新的关系,这就是目的与手段、创造者与被创造者、能动者与受动者之间的关系。在这种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主体的主导地位和中心地位就被确定下来,而客体则成为“为我之物”。正因为如此,在实践过程中,主体一方面受到客体的限定和制约,另一方面,又能不断地发展自己的能力和需求,以自觉能动的活动不断打破客体的限定,超越现实客体。主体和客体之间的这种限定和超越或限定中的超越关系,就是实践的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实质。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选项。
[教材链接]该相关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20页;《大纲解析》第14页。
39.马克思指出:“被抽象地孤立地理解的、被固定为与人分离的自然界,对人说来也是无”。这说明
A.自然界的客观实在性是不存在的
B.人与自然界是两个完全分离的世界
C.自在世界与人类世界分化统一的基础是实践
D.人与自然的关系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自在世界、人类世界与人的实践活动的相互关系。
试题的题干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的原文,表达的是实践是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分化统一的基础的观点。“抽象地”而不是具体地,“孤立地”而不是联系地看待自在世界与人类世界的关系,必然会将自在世界独立于人类世界之外。尽管我们承认自在世界的先在性,但这样的自在世界对人而言毫无意义。只有成为主体人的认识和改造对象,具有社会历史性的“人化自然”,才是与人和社会相对的自然范畴。导致这种认识的原因是,不了解实践是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分化统一的基础。生产实践不仅使天然自然发生形态的改变,而且把人的目的性因素注入其中,从而改变了物质的自在存在形式,使天然自然这个“自在之物”转化为体现人的目的、满足人的需要的“为我之物”,这就是自然“人化”的过程。其次,人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在自在世界的基础上建造了属人的世界,从而使世界二重化为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通常认为,马克思的这句话只表示离开人自然界就没有意义,但并不意味着离开人自然界就不存在;换句话说,这一命题只具有价值论的意义,不具有存在论的意义。
实践是人的有目的的活动。这种有“目的的活动不是指向自己……而且为了通过消灭外部世界的规定(方面、特征、现象)来获得具有外部现实形式的实在性”。换言之,人在实践活动中并非仅仅接受客观世界及其规律,而且要依据自己的目的利用客观规律去改变客观世界的现存状况,使它成为符合人的目的要求的新的状态,即成为属人世界。因此,实践构成自在世界和属人世界即人类世界分化与统一的基础。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24页;《大纲解析》第16页。
40.从根本上制约着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接触的范围,以及主观世界的广度和深度的是
A.主体的能动性的发挥
B.客观条件
C.实践
D.主体对客体的认识水平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实践的功能。
实践不仅使世界二重化为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而且从根本上制约着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接触的范围,以及主观世界的广度和深度。客观世界的内容转化为主观世界的内容是一个不断扩大和深入的过程。对于每一时代的特定的主体来说,并不是客观世界的所有内容都能转化为主观世界的内容。只有纳入到人的实践以及认识活动范围内的那部分客观世界才能转换为主观世界的内容,或者说,只有被纳入到人的实践以及认识活动中的那部分客观世界为主体所接受和认识,并沉积、内化为意识的容量框架、纵横幅度和界限的时候,才能转换为主观世界。实践是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接触点,从根本上制约着世界的二重化运动。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21-22页;《大纲解析》第14-15页
41.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分化和统一的基础是
A.物质
B.意识
C.实践
D.认识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实践是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分化与统一的现实基础。
实践是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分化与统一的现实基础。第一,实践使统一的物质世界分化为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正是在实践活动中,物质世界发生了分化,它被反映在人的头脑中并转化为主观世界。第二,实践从根本上制约着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接触的范围以及主观世界的广度和深度。正是在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相互接触的实践中,客观世界的内容才转变为主观世界的内容。第三,实践是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相互转化的基础和途径。实践在改造物质世界的过程中,又形成了人的主观世界,创造出属人世界即人类世界,从而实现了人对物质世界的观念把握和实际把握。因此,实践不仅具有认识论的意义,还具有本体论的意义,这就是实践的世界观意义。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24页;《大纲解析》第16页。
42.认为“一切物质在本质上都具有类似感觉的反映特性”,这是
A.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观点
C.诡辩论的观点
D.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辩证唯物主义关于意识起源的论述。
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同时也是社会的产物。随着自然界的发展,人的意识产生经历了三个环节,即从无机界的物理化学反应到植物、低级动物的刺激感应性,由植物、低级动物的刺激感应性到高级动物的感觉心理,再由高级动物的感觉心理到人类意识的产生,这是一个逻辑过程。列宁指出:“假定一切物质都具有在本质上跟感觉相近的特性、反映的特性,这是合乎逻辑的。”正是由于一切物质都具有反映的特性,即反映外界作用的能力,所以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发展成为最高级的反映形式——人脑的反映形式即意识。这说明意识从自然界产生出来不是偶然的,而是必然的、合乎规律的。因此题中观点属于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26页;《大纲解析》第17页。
43.“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这个命题表明
A.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B.人脑是意识的源泉
C.观念的东西和物质的东西没有本质的区别
D.意识是人脑特有的物质
44.意识的本质是
A.人脑的机能、物质的反映
B.人脑产生的特殊物质
C.感觉的总和
D.逻辑的集合
45.正确的意识来源于客观世界,错误的思想归根结底来源于
A.错误判断
B.错误的世界观
C.客观世界
D.落后思想
[命题分析] 这三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意识的本质。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二版跋中,批判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辩证法时指出:“在黑格尔看来,思维过程,即他称为观念而甚至把它转化为独立主体的思维过程,是现实事物的创造主,而现实事物只是思维过程的外部表现。我的看法则相反,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这里,马克思科学地指出了人脑不是意识的源泉,它不会凭空产生意识,意识的内容来源于客观世界,是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即“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第43题正确答案是A选项。
意识是物质的产物,但又不是物质本身;意识是离不开物质的,但又是不同于物质的精神现象。意识是特殊的物质——人脑的机能,但不是人脑产生的特殊物质。19世纪的欧洲的一些庸俗唯物主义认为,意识是人脑的“分泌物”或汁液,其错误就在于否认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反映和映像。第44题正确答案是A选项。
所谓“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展开有三层含义:一是说意识是对客观存在近似的反映;二是说意识是对客观存在能动的反映;三是说无论正确的意识还是错误的意识包括虚幻的意识(如鬼神观念)都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都能从客观存在中找到原型。45题的正确答案是C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27页;《大纲解析》第17页。
46.“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的命题是指
A.意识是主体和客体连结和转化的中介
B.意识是客观精神的主观映象
C.意识的形式和内容是客观的
D.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意识体现了主观和客观的辩证统一。
在意识中体现了主体和客体、主观和客观的对立统一,这种对立和统一表现在:
首先,从意识的主观形式和客观内容来看,意识是由各种反映形式共同组成的完整体系。它包括感觉、知觉、表象等感性形式和概念、判断、推理等理性形式。感性形式和理性形式是自然生物历史的产物,是人的主观世界所特有的,意识就其既成的反映形式来说是主观的。但是,无论感性认识所反映的事物的现象,还是理性认识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最终都是事物本身的客观存在。
其次,从意识的主观差别和客观根源来看,意识的主观性还表现为不同主体之间的差别性、同一主体在不同条件下的差别性。第一,意识的两种反映形式即感性形式和理性形式,都是人的主观世界所特有的。第二,对同一对象,不同的人、不同的主体之间会有不同的反映,这些差别都显示出意识的主观性。第三,意识的主观特征特别表现在意识具有虚幻的反映、超前的反映方面。从内容上看,无论是正确的意识,还是错误的、虚幻的意识,归根到底都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都来源于客观外界,都能从客观存在中找到原型。
最后,从意识的主观特征和客观基础来看,意识的主观性不仅表现为它是对客观对象近似真实的反映,而且还可能表现为它是对客观对象的歪曲的或虚幻的反映。但这种虚假的主观映象(如鬼神观念)仍然是对于客观对象的反映,都可以从现实世界中找到其物质“原型”。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27页;《大纲解析》第17页。
47.人类意识产生的历史过程,大体上经历了以下三个决定性环节
A.概念、判断、推理
B.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实践
C.生物的刺激感应、动物的感觉和心理、人类意识
D.客体、主体、客体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意识起源的决定性环节。
根据具体科学的研究,意识起源的基本环节有三个,即第一,由一切物质所具有的反应特性到低级生物的刺激感应性;第二,由刺激感应的反映形式到动物的感觉和心理;第三,由一般动物的感觉和心理到人的意识的产生。人类意识是在动物感觉和心理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生物的反映由刺激感应性到动物的感觉和心理的发展,使人类意识的自然史前提,它为人类意识的产生准备了自然条件。意识起源的基本环节说明了意识是物质自身长期发展的必然结果,物质不是意识的产物,而意识却是物质的最高产物。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26页;《大纲解析》第17页。
48.狼孩没有意识,这一事实说明意识的产生
A.不仅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而且是社会的产物
B.不仅是物质现象而且是社会现象
C.是社会的产物,而不是自然界发展的产物
D.不仅反映自然界而且反映社会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人类意识的起源和本质。
从意识的起源来看,意识是物质世界高度发展的产物,它既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又是社会的直接产物。首先,自然界物质产生出意识经历了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这个过程大体经历了三个决定性的环节:从无生命物质的机械的、物理的、化学的反应到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从刺激感应性到动物的感觉和心理;从动物心理到人类意识。其次,在意识的产生过程中,劳动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劳动为意识的产生提供了客观的需要和可能,而劳动一开始就是社会性的活动;社会性的劳动促进了语言的产生,语言的产生对于意识的形成具有决定意义。意识起源问题的科学解决,揭示了物质对于意识的根源性,意识对于物质的派生性,从意识的起源方面论证了世界的物质统一性,证明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这一基本原理的正确性。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27页;《大纲解析》第17页。
49、唯物辩证法认为假象是
A.与本质无关的现象
B.纯粹偶然的现象
C.人的主观错觉
D.以歪曲颠倒的形式表现本质的现象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假象的本质。
假象是现象的一种,它以否定的形式表现事物的本质。本质有多样的表现形式,一般以肯定的形式表现出来,即现象与本质相一致,这是一般的现象,也称真象。但是由于事物内在矛盾的特殊性及其所处条件的复杂性,也有的现象是以否定的形式表现本质,与本质不一致,形成假象。假象客观地存在于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如海市蜃楼、动物假死等等。假象不同于人的错觉,错觉是由于人的主观错误而产生的,属于主观的范畴。假象则是客观的,它同一般现象一样,也以事物的本质为依据,由本质所产生和决定,只不过由于事物内在矛盾的特殊性和所处条件的复杂性,以否定的、歪曲的形式表现着本质。人们不仅要认识事物的一般现象,而且要善于识别假象,只有这样才能从正反两方面完整地、深刻地认识和把握事物的本质。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36页;《大纲解析》第23页。
50.中国古代哲学家荀子说:“心不在焉,则白黑在前而目不见,雷鼓在侧而耳不闻。”这段话表明人的意识具有
A.客观性
B.能动性
C.对象性
D.任意性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意识的能动性。
唯物辩证主义在肯定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的前提下,又承认意识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具有巨大的能动作用。意识的能动作用主要表现在:第一,意识反映世界是自觉的有目的的反映,具有目的性和自觉性。第二,意识不仅反映事物现象,而且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不仅能反映现存事物,而且能追溯过去、推测未来,创造一个理想的或幻想的世界,具有能动创造性。第三,意识可以通过“思维操作”实现对客观事物的超前的、观念的改造,指导并通过实践把理想变成现实,从而改变创造世界。第四,意识还能控制人体的生理活动。意识的能动作用对于人们的认识和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在认识和实践中,人们只有充分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才能正确的认识和把握客观世界,进而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
题中的“心”是中国传统哲学的重要范畴。中国传统哲学认为,心在人身之中央,是人身的主宰,具有精神活动的功能。荀子这段话就形象地说明了人的感知活动要受到意识活动的支配。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类反映客观对象时总是根据实践的需要,带有一定的主观倾向和要求,抱着一定的目的和动机。人类的意识反映什么内容,不反映什么,都由人自己的主观意志决定,这充分地说明了意识具有的能动性特征。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27-28页;《大纲解析》第17-18页。
51.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这一命题表明意识对物质具有
A.反映性
B.预见性
C.能动性
D.控制性
52.“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而且创造客观世界。”这是
A.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B.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C.形而上学的观点
D.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命题分析] 这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列宁对意识的能动性论述。
意识不仅依赖于物质,而且反作用于物质,即意识具有能动地反映客观世界和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而且创造客观世界。”是列宁关于意识能动性的科学论断,其含义是指:人的意识的能动性并不只限于从实践中形成一定的思想、目的、方案等观念的东西,而更主要的还在于以这些观念的东西为指导,通过实践把观念的东西变成客观现实,具有改造世界的能动作用。列宁所说的“创造客观世界”,就是指意识通过实践反作用客观世界,把精神的力量转化为物质力量,使主观的东西变成客观的东西,即意识可以通过实践强化客观过程的变化,改变物质存在的具体形态,并把对人没有直接意义的东西改造成有现实意义的东西,从而不断地创造出一个为人类所需要的“客观世界”。
解答这类题时,如果考生仅从字面上理解“意识……创造客观世界”,则会得出意识对物质具有决定性的这样一个唯心主义的观点;意识对物质的预见性是由意识反映的主客体关系内容而形成的功能之一;意识对物质的主动性则是人对物质世界把握的能动性的具体表现。51题的正确答案是C选项。52题的正确答案是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28页;《大纲解析》第18页。
53.在科学认识中,意识的“超前反映”更为突出,这里称之为“超前反映”的意思主要是指
A.意识活动的对象性
B.意识活动的选择性
C.意识活动的创造性
D.意识活动的自控性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意识的能动性。
意识对物质世界的能动作用主要表现在意识活动具有选择性、创造性、对象性和自控性。
意识对物质世界的反映是一个创造性的过程。意识不仅能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的客体,而且能预见、预测未知客体存在的结构、性质及其发展规律和趋势,在观念中建立一种理想的或幻想的客体。人们往往把这种反映称之为“超前反映”。在科学认识中,意识的“超前反映”更为突出。它使科学获得了相对独立于实践发展的能力。意识不仅创造性地反映世界,形成主观观念,而且更重要的是通过实践,把观念的东西变成现实。人依据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确定付诸实际行动的目标及其实施步骤、方法,并且凭借使意识物化的物质手段,去改造世界,以达到自己的目的。人有意识地指导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把观念的东西变成现实,在世界上打下人类意志的印记。
意识反映客观物质世界是主动的,具有选择性。同样以人为对象,解剖学家反映的是人的生理结构,美学家注重的是人的形体或精神的美感,社会学家研究的是人的相互关系。人在反映客观对象时总是根据实践的需要,带着一定的主观倾向和要求,抱着一定的动机和目的。此外,人的意识活动具有高度的自控性。现代科学和医学实验也证明:意识、心理因素对于人的健康状况有重要影响,可以引起或者抵制人体生理和精神的疾病。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27-28页;《大纲解析》第17-18页。
54.先有工程设计图,然后施工建成大厦。这一事实说明:
A.意识产生物质
B.意识可以转化为物质
C.意识决定物质
D.意识创造物质
55.现在建造大楼,第一步是搞设计,然后才有大楼的建成。设计就是求大楼之理,因此“理在事先”。这种观点是:
A.客观唯心主义的表现
B.主观唯心主义的表现
C.直观唯物主义的表现
D.辩证唯物主义的表现
[命题分析] 这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意识与物质的相互转化。
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由物质到精神(意识),由精神到物质,即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这样多次的反复才能完成。物质转化为精神是认识过程的第一个飞跃。所谓精神可以变成物质,是说人们通过社会实践可以把认识过程第一个飞跃得到的主观认识变成客观的东西,这也就是列宁所说的观念的东西转化为实在的东西。精神转化为物质,这是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意识转化成物质”是需要条件的。这一条件就是必须是正确的意识指导实践在改造世界中获得成功。因此,“意识可以转化成物质”的论断是正确的。“意识必然转化为物质”的论断是错误的。
建造大楼,第一步是搞设计,然后才有大楼的建成,这只能说明意识可以转化为物质,并不能得出意识是第一性的。“理在事先”是宋代朱熹提出的观点,这一观点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某种脱离人而存在的精神实体,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54题的正确答案是B选项。55题的正确答案是A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26-27页;《大纲解析》第17-18页。
56.相信“意念移物”,甚至相信可以用意念来直接改变物质结构,就是
A.主张精神主宰客观物质世界的主观唯心论
B.主张精神是脱离人脑独立存在的客观唯心论
C.承认一切皆有可能的可知论观点
D.认为人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实践唯物主义
[命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意识能动性和物质的存在方式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的属性,是物质的存在方式。物体的移动是一种机械运动,物质结构的改变是物质的物理的或化学运动形式,但它们都是物质运动的具体形式。唯心主义从否认物质的客观存在出发,因此必然会离开物质去看物质的运动,把运动看成是精神的运动。这样必然得出人的主观意识、意念可以“移物”、改变物质结构的结论。因此,从认识根源上来说是主张精神决定物质的主观唯心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这是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问题上的唯物论;同时辩证唯物主义在肯定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的前提下,又承认意识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具有的巨大的能动作用,这是坚持物质和意识关系问题上的辩证法。唯心主义否认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片面地夸大了意识的能动性,把意识的能动作用绝对化。“意念移物”,“可以用意念来直接改变物质结构”, 片面地夸大了意识的能动性,是伪气功者所鼓吹的现代迷信。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27-28页;《大纲解析》第18页。
57.“心诚则灵,心不诚则不灵”的说法是
A.主张物质和意识具有统一性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B.承认意志、情感等非理性因素的重要作用
C.认为世界是绝对精神外化的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D.夸大了意识能动作用的唯心主义观点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唯心主义在意识能动性上的错误的观点。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这是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问题上的唯物论;同时辩证唯物主义在肯定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的前提下,又承认意识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具有的巨大的能动作用,这是坚持物质和意识关系问题上的辩证法。唯心主义否认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片面地夸大了意识的能动性,把意识的能动作用绝对化。
“心诚则灵,心不诚则不灵”,这是流传甚广的一句俗语。对习以为常的生活话语进行理论性的批判,是哲学的功能之一。题干中的这种观点认为“心”的诚与不诚能决定事情的成败,从认识论上来说,就是主张精神决定一切、精神万能的唯心主义的观点。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27-28页;《大纲解析》第18页。
58.人们常说“心想事成”,这一观点在哲学上是
A.庸俗唯物主义的观点
B.唯心主义的观点
C.能动反映论的观点
D.机械唯物主义的观点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唯心主义在意识能动性上的具体观点辨析。
“心想事成”是人们的日常生活用语,是说人要善于多思考问题,有其合理性。但是将这个说法上升到哲学去认识,“心想”是人们的主观活动,“事成”则是客观事物本身的存在及运动过程,“心想事成”就是说只要“想”就能够直接把想的东西变成现实,这在哲学上是典型的精神决定物质的唯心主义观点,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应为B选项。这里要注意一些日常习语,上升到哲学高度去评价可能就是错的。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27-28页;《大纲解析》第17-18页。
59.生物控制论的奠基人艾什比曾提出“设计一个脑”的设想。如今,人工设计的电脑已成为现代人类的思维工具,这充分证明
A.意识是能脱离人脑独立存在的
B.电脑和人脑一样具有创造客观世界的能力
C.电脑是人脑的延伸,是人类扩展自己智力的工具
D.人的意识与电脑在本质上具有同一性
60.人工智能的出现对哲学意识论的意义是
A.否定了意识对物质的能动性
B.根本改变了人类意识活动中的主体性
C.降低了人在意识活动中的主体性
D.表明意识活动与其他物质运动形式的同一性
[命题分析] 这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意识的本质以及与人工智能的关系问题。
人工智能是根据控制论的基本原理,运用功能模拟的方法,制造电脑模拟人脑的部分功能、代替人类的某些脑力劳动,在某些特定方面甚至超过人脑的功能,它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人工智能同人类思维活动有着本质区别。人工智能和人类思维在性质上是完全不同的物质运动形式。人工智能的“思维”过程是机械式的,是由人事先设计、制造的,没有能动性和创造性;它只是执行指令而不顾社会后果。而人类思维是建立在高度发达的神经系统基础上的人脑的心理和生理过程。人类思维以人脑为物质承担者,它在长期社会实践中形成和发展,是人类自身特有的精神活动;它具有能动的创造性、随机灵活性;它是社会的产物,具有社会性。因此,无论科技发展到什么程度,电脑将永远是人脑的延伸工具,是物化的人的意识,只是人脑功能的部分的近似的模拟和人类智慧的“反光”,它不会完全取代人类思维,更不可能反过来统治人类。
人工智能产生和发展的具有重大的哲学意义。第一,它进一步丰富和证明了意识来源于物质的唯物主义原理;第二,它进一步丰富和充实了意识相对独立性和意识能动性原理:它改变了意识的结构,形成了人——机互补的新的意识结构,它强化了思维形式、思维功能过程在意识活动中的作用;第三,人工智能是对人的思维的某些功能的模拟、物化,把思维、意识转化为机械的物理的运动形式,表明意识活动与其他物质运动形式具有同一性。第54题的正确答案是C选项,第55题的正确答案是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28页;《大纲解析》第18页。
来源未注明“中国考研网”的资讯、文章等均为转载,本网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来源注明“中国考研网”的文章,若需转载请联系管理员获得相应许可。
联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扫码关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