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18245号
据2011年考研报名的形势来看,考研热再度升温,全国报名考生突破150万人,就拿北京来说,竞争北京地区硕士研究生的全国考生突破26万,再创历史新高,出现这一现象可以看出就业难、学不到真才实学、文凭含金量“缩水”等是主因。
考研目的“不纯” 违背最初考研意义
考研,无外乎于发现自己现在掌握的知识还不够,还想要掌握更多的知识,拿到更高的学历,通过考研来实现自己更多的愿望。但受金融危机影响,大学生就业面临严峻考验,纷纷踏上考研这条路,还有就是看着身边的好朋友同学都去考研,看着心痒痒的,自己也就跟风,想和他们一起去考研,同时放弃自己的追求与人生规划。
而考研最初的意义是在于能够拓宽学生本身的视野,成为专业人才,对社会的贡献等,仅仅只从找好工作的角度出发不仅考研动机不纯还失去了它原本的意义。
文凭与工作能力是否成正比
考研毕业,拿到文凭,找到工作,工作能力是否也变强?能胜任此工作吗?空有一肚子墨水,知识面是广了,却无实践能力,也是无用,到头来还不如不去考研,既浪费自己的时间又浪费青春。不是说考研就是错,但是得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及规划,盲目跟风反而害了自己。两年后,谁敢确定那时候就业形势就比现在好还是坏,谁都不敢下定论。
考研的优势无疑在于文凭高,知识面广,但在能力上就不一定,能力是靠你自己平时练就的,并不是说去考研你的能力就增强。如果考研是为了获得更好的职业,拿到更高的薪酬,当你在考研前找到好的工作,你也会放弃读研,选择就业。只为得到理想的工作而考研实在有悖考研的意义。
因人而异,并非所有考研都是以这种心态去对待,但最主要的是要能做到不跟风,放弃自己的理想及人生规划。
来源未注明“中国考研网”的资讯、文章等均为转载,本网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来源注明“中国考研网”的文章,若需转载请联系管理员获得相应许可。
联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扫码关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