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18245号
1.哲学基本问题
(1)注意第一方面(唯物、唯心)、第二方面(可知、不可知)和形而上学、辩证法(运动发展、孤立静止)是三个不同的问题,唯心主义不一定是不可知论,也不一定是形而上学。
(2)明白第一性、第二性和同一性的意思。第一性和第二性只是说物质和意识哪个是世界本原,并不意味着物质更重要。同一性有时候也写作统一性,是指意识能反映物质,是可知论,否认同一性就是不可知论。
(3)可知论一定是彻底的可知论,不能出现一部分可以认识,一部分不能被认识。
2.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1)物质和意识不是并列的关系,在世界本原问题上,物质第一性,意识是物质的派生物,世界统一于物质。所以“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之为,什么也没有”是正确的。
(2)意识不能等同于物质,只要选项里意识是××的物质,无论这个定语是什么,都是错的。
(3)意识具有选择性,还具有创造性,所以“意识可以创造世界”这个选项是对的,它的意思是意识具有创造性,可以反映现实世界中不存在的东西,并且通过实践作用于物质世界,并不是说意识决定物质。
3.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其他哲学的区别所在,即唯物史观。
4.物质和运动,运动和静止,物质运动与时间、空间
(1)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是运动
(2)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时间和空间是无限的,具体物质形态的时空是有限的。大家要注意,如果没有特别指明,默认是全部,所以直接说“时空是无限的”是对的,有同学钻牛角尖,说没有指明具体物质形态还是全部物质,没有指明默认就是全部,这要注意。
5.实践
(1)实践一头连着物质,一头连着意识,具有物质性,但是不能说实践就是物质。
(2)实践是人所独有的活动,人与动物最根本的区别不是意识,不是主观能动性,而是人有实践而动物没有。可以说主观能动性和意识是人与动物的一个重要区别,之所以人有意识而动物没有,归根到底还是因为人有实践而动物没有。如果说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精神,在于意识,就相当于承认人类社会的决定性因素是意识、精神,就陷入到了唯心主义。因为学生反复在问这个问题,所以我特别说明一下。
(3)实践可以创造出一个属人的对象世界。所谓属人的对象世界其实就是客观世界,因为有了实践,必定就有主体和客体,实践的客体就是属人的对象世界。
(4)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分化和统一都是通过实践。
6.根本矛盾和非根本矛盾、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
一个事物的根本矛盾只能有一个,但是可以有多个主要矛盾。根本矛盾是贯穿事物发展始终的,主要矛盾在各个阶段可以不同。根本矛盾决定事物的性质,主要矛盾决定事物在某个阶段的发展趋势。每个矛盾都有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矛盾的性质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7.事物存在的质、量、度
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但要注意,不能说质变是量变的终结。因为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质变后还有新的量变。
8.辩证否定观
否定是一种内部否定,不是外部否定
9.联系
一定要注意联系的客观性,能出出来强力干扰性的一定是联系的客观性,不能出现创造联系这样的表达。联系的普遍性主要指的是间接联系,不是直接联系。任何两事物间都存在联系,这个联系不一定是直接联系。
10.现象与本质
现象和意识要注意区分,现象和人的意识无关,是事物本质的反映。现象包括真相和假象,假象也反映本质。现象都反映本质,而且没有什么正确反映、错误反映之分,因为现象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意识有可能反映事物的本质,也有可能不反应事物本质,比如虚幻的观念。但是意识都反映客观世界,有的是正确反映,有的是歪曲反映。
11.规律
(1)规律是客观的,因为规律是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因为联系是客观的,所以规律也是客观的,不能创造规律。
(2)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都是反复出现的,不反复出现的那个叫偶然性。只不过自然规律会以相同的形式反复出现,而社会规律则会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来源未注明“中国考研网”的资讯、文章等均为转载,本网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来源注明“中国考研网”的文章,若需转载请联系管理员获得相应许可。
联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扫码关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