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18245号
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其前身为中国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是我国公益类非营利性科研机构,主要任务是通过对地震过程的观测、模拟和预测理论及方法研究,探索地震孕育、发生和发展规律,促进地震科学发展,为地震监测预报和防震减灾服务。
研究所以地震孕育、发生过程和预测实践中提出的科学问题为研究对象,依托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创新,依托新构造与地震构造、数字地震学、地震及灾害预测、GPS及空间技术以及地震观测技术等多学科的滲透、融合,推进、发展地震数值预测的理论与方法,逐步形成了有特色的学科基础、研究领域和专家群体,努力产出创新理论成果和突破性应用成果。
研究所紧紧围绕国家防震减灾事业发展的需求,优化学科布局,使自己的研究领域和研究方向始终瞄准并站在科学前沿;通过加强科技共享平台、开放性实验室和野外试验场建设,深化地震科学及地震预测研究,努力提高地震预测的科学水平;通过人才培养、使用和考评体系的完善,营造良好的科研环境;通过规范管理、培育创新文化,奠定研究所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研究所现有中国科学院院士2人、研究员(教授)29人,副研究员、高级工程师56人。现有博士生导师10人,在学博士生7人,硕士生34人。
二十多年来,研究所的广大科技人员顽强拼搏、锐意进取,取得了大量的科学技术成果: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奖2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11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7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54项,中国地震局防震减灾优秀成果奖21项;出版了大量有价值的专著和论文;在地震预测的理论与实践和测震仪器的研制等方面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研究所与世界四十几个国家和地区的科研机构及专家、学者保持着广泛深入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在国际地震科学领域具有较高的知名度与影响力。 自2002年进入科技部非营利性科研机构改革以来,通过结构调整、建立“开放、流动、竞争、协作” 的管理和运行机制,配套政策和措施,充分激发了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2004年取得科研经费超过1500万元,发表论文200多篇,其中SCI论文9篇,EI论文12篇,获中国地震局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竞争能力与科研水平明显提高。
扫码关注
考研信息一网打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