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18245号
分类:专业目录 来源:中国考研网 2018-08-22 相关院校:上海大学
085204材料工程
085209集成电路工程
085204 材料工程
本专业为上海市重点学科,是上海大学首个教育部、财政部资助的第一类特色学科,获教育部211工程、上海市重点学科、上海市"教育高地"等建设项目资助,拥有国内一流的金属材料测试与分析研究装备。
本专业目前承担着国家863、973和科技部支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十多项,以及四十多项横向科研项目。主要研究汽车用材料、工模具材料、高性能钢铁材料、非晶及纳米材料、新型铸造合金等材料,以及磁性材料、能源材料等功能材料,以材料的微结构分析、强韧化处理技术、凝固技术、塑性成型技术、铸造技术、材料表面改性及合金化、材料集成计算方法等为主要研究方向。
本专业注重培养研究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与上汽、一汽、宝钢、鞍钢、攀钢、兴化不锈钢研究院、上海电气、三大核电集团等大型企业有着广泛的产学研合作,为研究生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科学研究与实践的场所。本学科与北京钢铁研究总院等单位联合成立了先进钢铁材料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与上海汽车总公司及其所属的公司联合成立了汽车金属材料研究工程中心、汽车用钢研究所等研究机构,与宝山钢铁股份公司、兴化不锈钢研究院、上海电气、三大核电集团确立了长期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本专业课题研究与上海市的支柱产业密切联系,也为学生提供了宽广的就业面,主要就业于汽车、钢铁、能源、半导体、机电、家电、贸易等行业,为上海乃至全国培养材料工程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学 制:2.5年
研究方向:
01.(全日制)工模具材料及其表面技术、汽车用金属材料(钢板、铝合金、结构钢)、材料合金设计与热力学和动力学计算、高性能金属材料、金属热加工及其数值模拟。
02.(全日制)薄膜电子材料、信息功能复合材料、光电子材料与器件、智能材料与系统、纳米材料与器件、先进陶瓷材料、能量转换材料。
03.(全日制)金属材料的精炼、熔体处理和分析、加工过程的数值模拟、加工过程中废弃物处理与利用、电磁场在材料加工制备过程中应用、电化学、高洁净金属材料制备、金属凝固理论及连铸技术、高性能结构功能材料制备、高温合金的钛合金铸造成型、粉末冶金、人工智能冶金、有色合金材料加工。
04.(全日制)高性能先进工程材料、功能高分子材料,以聚合物分子设计与合成、高性能高分子工程材料、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具有光、电、磁、催化、仿生等特性的功能高分子材料、环境友好高分子材料及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应用技术为主要研究方向。
05.(全日制)核电站关键结构材料(无辐射)、碳/碳复合材料以及特种纤维材料、非晶合金材料、新型特殊钢及高温合金、电池材料、磁性材料、超导材料等。涉及新材料和新工艺的研发,以及材料在信息、能源、环保、腐蚀与防护等领域工程应用中存在的相关问题。
指导教师:
周邦新院士、孙晋良院士、鲁雄刚、任忠鸣、翟启杰、张捷宇、钟云波、邵光杰、吴晓春、韦习成、张恒华、朱丽慧、杨弋涛、史文、鲁晓刚、陈业新、李爱军、李谋成、李瑛、刘文庆、吕战鹏、王刚、王均安、肖学山、徐晖、罗宏杰、高彦峰、赵景泰、施思齐、骆军、卞建江、陈益钢、程晋荣、施鹰、王林军、夏义本、杨秋红、朱玉斌、操光辉、李重河、汪学广、尤静林、高玉来、李喜、李谦、张阿方、刘引烽、尹静波、郭强、刘丽、程晓英、姚美意、李强、夏爽、郑红星、谭晓华等正副教授120余名。
招生人数:30
考试科目:
1.101思想政治理论
2.204英语二
3.302数学二
4.01方向:921材料科学基础(专)
02方向:922物理化学(二)(专) 或 923普通物理(二)(专)
03方向:921材料科学基础(专) 或 922物理化学(二)(专) 或 923普通物理(二)(专)
04方向:922物理化学(二)(专)
05方向:921材料科学基础(专)或 922物理化学(二)(专)
5.复试科目: 01方向:材料工程基础(固态相变或金属材料学或材料力学性能)
02方向:固体物理 或 量子力学 或 无机化学
03方向:材料科学基础 或 物理化学 或 金属材料学
04方向:高分子综合知识
05方向:固体物理 或 材料科学基础 或 物理化学
备 注:
1. 本专业在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培养。
2. 联系人:
01方向:
李娜 linaysu@shu.edu.cn
闵永安 (021)56334194 mya@staff.shu.edu.cn
02方向:
张文竹、 沈悦 (021)66132031 shuemat@oa.shu.edu.cn
03方向:
李娜 linaysu@shu.edu.cn
钟云波 (021)56336048 yunboz@staff.shu.edu.cn
04方向:
孙 莺 (021)66138063 polymer@oa.shu.edu.cn
05方向:
林根文 (021)56331537 gwlin126@126.com
姚美意 (021)56338586 yaomeiyi@shu.edu.cn
085209 集成电路工程
本工程领域培养专业依托上海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电子信息材料系,仅十余年来获得了上海市重点学科建设投资及"211工程"建设资助,设有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材料学、材料物理与化学等硕士点,材料学博士点和材料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拥有微电子器件及相关材料制造等先进的仪器和设备。本学科研究领域涉及微电子器件及集成电路的制造、测试、封装、材料与设备;光电子材料与器件;新型显示技术与应用集成等多个方向,是一个集集成电路、器件物理、微电子材料等多学科交叉的领域。该工程领域目前承担了多项国家级、省市部委级课题,并注重与企业的广泛联系,已与Intel、中芯国际、宏力、华虹NEC、美国应用材料、上广电等多家国际知名集成电路相关企业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建有Intel-上海大学集成电路封装失效分析联合实验室,并受中芯国际等企业委托开展微电子相关领域的成人教育和人员培训工作。
本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培养工作的开展能进一步满足上述企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和在职人员在职进修的迫切需要。
学 制:2.5年
研究方向:
01.(全日制)电子器件及集成电路的封装技术
02.(全日制)电子器件及集成电路的制造工艺
03.(全日制)电子器件及集成电路的测试与失效分析
04.(全日制)光电子材料及器件集成化
05.(全日制)微、纳电子材料及器件集成化
06.(全日制)信息显示技术及应用集成
指导教师:
王林军、陈益钢、沈悦、李冬梅、闵嘉华、朱文清、赵岳、徐闰、曹萌、张继军、黄健、杨伟光等正副教授15余名。
招生人数:10
考试科目:
1.101思想政治理论
2.204英语二
3.302数学二
4.923普通物理(二)(专)
5.复试科目:量子力学 或 固体物理
备 注:
1.本专业在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培养。
2.联系人:张文竹、沈悦 (021)66132031 shuemat@oa.shu.edu.cn
扫码关注
考研信息一网打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