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18245号
分类:导师信息 来源:武汉大学文学院 2018-05-14 相关院校:武汉大学
武汉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字学研究生导师赵世举介绍如下:
赵世举,男,1958年生,文学博士,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研究机构中国语情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国家汉办汉语国际推广教学资源研究与开发基地(武大)执行副主任,武汉大学校务委员会委员,武汉大学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语情》主编;兼任全国语言文字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语汇分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高等学校中文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国际汉语教学硕博士生指导协会(英国注册)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语言学会理事,中国辞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语言学会语言政策与规划研究会常务理事,以及多家语言学重要期刊编委等。曾任襄阳师专副校长、襄樊学院(今湖北文理学院)副院长、武汉大学文学院院长、武汉大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长江学术》主编、中国语言文化学会秘书长、中国修辞学会中南分会副会长等。
1981年大学毕业后一直在高校从事语言教学和研究工作。主要研究领域为汉语语言学、语言应用、高等教育等。在汉语语言学研究方面,率先对古今雅学史进行了较系统整理研究,发表了《雅学史初探》、《历代雅书述略》等论文;较早运用现代语言学新理论新方法系统研究古汉语语法,特别注重隐性语法关系的挖掘,发表了《<孟子>定中结构三平面研究》、《定中结构的指称问题》等论著;研究汉语词汇史和词汇理论用力较多,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发表了《授与动词“给”产生与发展简论》、《汉语词义的微观结构及其切分与描写》等论文;近些年来主要致力于词汇语义与语法的关系及其对接问题研究,提出了新的看法,发表了《试论词汇语义对语法的决定作用》、《关于词义的再认识——基于语义与语法接口的语义观》等论文。在语言应用领域,关注前沿,注重学术研究与学科开拓的结合,在语言战略与语言政策及规划研究、当代语言生活研究、语言科技研究、汉语国际传播研究等领域推出了《全球竞争中的国家语言能力》、《语言观的演进与国家语言战略的调适》、《语言与国家》(主编)、《语言科学技术的内涵与范围试说》、《对外汉语教学词汇主导法刍议》等系列成果,主持创建了“武汉大学中国语情监测与研究中心”(今中国语情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985工程“语言科学技术与当代社会建设跨学科创新平台”、“汉语国际推广教学资源研究与开发基地”等研究平台。已出版专著及合作编著十多部,在《中国社会科学》、《中国语文》等刊物上发表论文百篇,主持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新形势下国家语言文字发展战略研究”等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十多项。有不少成果被海内外学者引用或评介。应邀赴美国、法国、英国、日本、意大利、加拿大、俄罗斯、新加坡等十多个国家的大学和学术组织讲学或参加学术活动,曾兼任法国巴黎第七大学中文系等客座教授。曾获曾宪梓教育基金教师奖、湖北省人民政府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等。
著作
1.语言与国家(主编),商务印书馆、党建读物出版社2015。
2.古代汉语(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3.古代汉语(副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4.高等院校中文专业创新性学习系列教材(总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5.词汇学理论与应用(第三辑)(主编),商务印书馆2006。
6.汉语研究管见录,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
7.《孟子》定中结构三平面研究,中国青年出版社2000。
8.古汉语易混问题辨析,陕西人民出版社1989。
9.古汉语知识辞典(与罗邦柱合编),武汉大学出版社1988。
1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研究(副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
11.普通话培训测试教程(副主编),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12.中国语言与中国文化论集(副主编),香港亚太教育书局1993。
13.言语与言语学研究(与李宇明等合编),崇文书局2005。
14.现代汉语(参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15.新文化古代汉语(参编),广西人民出版社1995。
16.汉语色彩知识趣典(参编),湖北人民出版社1995。
17.中国文学宝库•唐宋散文精华(编委),朝华出版社1992。
18.四书五经详解(副主任),金盾出版社2009.
论文
(一)词汇·训诂
试论核心词及其类型,《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4年第3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14年第5期摘录)
关于词义的再认识——基于语义-语法接口的词义观(在法国巴黎七大中文系等讲演),《中国语言学报》第15辑,商务印书馆2012年。
汉语词义的微观结构及其切分与描写(在第五届汉语词汇语义学研讨会(新加坡)上的大会发言),ProceedingofCLSW-5<RecentAdvancementInChineseLexicalSemantics>,publishedbyCOLIPSPublicationSingapore.June2004.
关于汉语词汇系统宏观问题的初步思考,《词汇学理论与应用》丛刊第3辑,商务印书馆2006。
“和你”即“伙里/伙的”,《中国语文》2004年第1期。
从语言与言语的区别看词的多形态和词义分析的多样化,《词汇学理论与应用》丛刊第2辑,商务印书馆2004。
基于语言与言语区别的词义分析问题试探,《语言文字学论坛》丛刊第1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授与动词“给”产生与发展简论,《语言研究》2003年第4期。
也谈辞书的释义问题,《辞书研究》2002年第2期
试论汉语语义对立,《湖北师院学报》1998年第5期。
汉语对其他语言词语的吸收及其规范问题,《湛江师院学报》1998年第2期。
评《诗经疑难词语辨析》-兼议专书词语研究问题,《武汉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
古汉语同形双音节词语的辨识,《中文自学指导》1993年第11期。
当代商业店名的构成类析及文化透视,《云梦学刊》1999年第1期。
雅学与文化论纲,《古汉语研究》1993年第1期(许威汉《二十世纪的汉语词汇学》(书海出版社2000)等多部篇论著评介)。
黄季刚先生的雅学研究述略,载《中国海峡两岸黄侃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华中师大出版社1993年版。
雅学史初探(上),《襄阳师专学报》1990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语言文字学》1992年第1期全文转载)。
雅学史初探(下),《襄阳师专学报》1991年1期(人大复印资料《语言文字学》1992年第1期全文转载。许威汉《二十世纪的汉语词汇学》(书海出版社2000)第一章“雅学”部分大多引用本文)
历代雅书述略(上),《辞书研究》1991年第3期。
历代雅书述略(下),《辞书研究》1991年第4期。
《雅学概论》要略,《语言文化学刊》1991年第12辑。
《释名疏证》提要,《襄阳师专学报》1998年第3期。
从《尔雅略说》看雅学的飞跃性发展,载《黄侃学术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释名》提要,《襄阳师专学报》1997年第1期。
《尔雅略说》浅论,《襄阳师专学报》1996年第1期
论“-不叽叽”的性质、构成与功能,在第三届海峡两岸现代汉语学术研讨会(香港)上的发言,载《海峡两岸现代汉语研究》,文化教育出版社(香港)2009
《尔雅》研究史的立体化构建——朱祖延先生雅学研究管窥,《湖北大学学报》2013年01期(CSSCI),又载《朱祖延先生纪念文集》,湖北人民出版社2012。
(二)语义-语法·修辞
试论词汇语义对语法的决定作用,《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8.2(人大报刊复印资料《语言文字学》2008年第6期全文转载)。
关于定中结构的指称问题,《古汉语研究》2003年第1期。
汉语定语与中心语的语义关系试探,载《语苑集锦-许威汉先生执教五十周年纪念文集》,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定语的语义指向试探,《襄樊学院学报》2001年第1期。
《尚书》和甲骨金文中人称代词的“格”问题,《古汉语研究》1990年第1期。(日本学者大西克也、国内陈伟武等评介)
从《孟子》看语境对定中结构的制约,《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版),2000年第2期。
关于古汉语“定语后置”问题的新思考,《襄樊学院学报》2000年第1期。
关于汉语省略句的判定标准问题,《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99年第4期。
关于《孟子》定中结构研究的若干问题,《襄樊学院学报》1999年第3期。
汉语句法分析问题漫谈,《江汉论坛》1998年第10期(又收入《走向新世纪的语言学》,台湾万卷楼图书公司1998年版)。
从“之”字的用法看组合式谓补结构的形成,《湖北大学学报》1998年增刊。
古汉语助词“之”概说,《襄阳师专学报》1998年第1期。
“以…为…”和“以为”的结构类型及其辨析方法浅说,《襄阳师专学报》1988年第1期。
浅论<语助>在汉语语法学史上的地位和作用,《襄阳师专学报》1987年第2期。
空位-一种特殊的修辞手段,《修辞学习》2003年第6期。
古汉语暗喻的表达形式及其特点浅说,《修辞学习》1998年第6期。(《中国语言文学资料信息》1998年第6期摘录。冯广艺《汉语比喻研究史》评介)。
介词“给”考源,《简帛语言文字研究》第二辑(国际会议论文集),巴蜀书社2006
洪堡特的汉语观与汉语语法特点的再认识,在日本“16-19世纪西方人的汉语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大会发言,《国际汉语教学动态与研究》2007年第2期(又收入《16-19世纪西方人的汉语研究》,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3)。
改革开放以来的汉语语法研究(合作),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
(三)语言战略·语言政策与规划·语言生活
全球竞争中的国家语言能力,《中国社会科学》2015年第3期。
全球竞争中我国面临的重大语言问题及应对建议,2015年7月获刘延东副总理、杨晶国务委员重要批示。
文风关乎兴衰,《中国教育报·理论周刊》2015年5月13日。
“一带一路”建设的语言需求及服务对策,《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15年第4期。
语情研究关乎国家竞争力建设(约访),《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年6月12日
语言是信息的门户和锁钥,《中国教育报·理论周刊》2014年1月17日。
关于国家语言智库体系建设的构想,《语言科学》2014年第1期。
中国国家语言能力建设任重而事急(专访),《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6月4日。
两岸四地语言文字协调的基础与愿景—从香港和内地为“老年痴呆症”更名谈起,在香港“第七届海峡两岸现代汉语问题学术研讨会”上的大会发言,载《基于华语教学的语言文字研究》,商务印书馆(香港)2014。
语言科学技术的内涵与范围试说,《互动与共鸣:语言科技高层论坛文集》(专题演讲),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4。
语言信息化研究构筑国家信息安全屏障(约访),《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6月18日。
语言教育规划面临的新问题,2014年9月在中法两国政府主办的“第二届中法语言政策与语言规划国际研讨会”(巴黎)的大会报告。
国家安全亟须筑牢语言保障,载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组编《中国语言生活要况》,商务印书馆2014。
关于构建国家语言智库的建议,载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组编《中国语言生活要况》,商务印书馆2014。
努力建设国家级语言智库,2013年7月16日在教育部“贯彻落实高校智库建设座谈会精神,为教育改革发展贡献智慧座谈会”上的发言,《中国教育报》2013年08月21日04版。
构建国家语言智库体系服务国家战略和社会需求—关于构建国家语言智库体系的建议(咨询报告,合作),2013年8月获教育部副部长、国家语委主任李卫红批示,并被收入教育部《专家建议》。
从语言的功能看公民个人语言能力的地位和作用,《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第3期。
打造“语言武器”——语言与军事安全,《中国教育报·理论周刊》2013年11月15日。
语言是纽带也是利器——语言与政治安全,《中国教育报·理论周刊》2013年11月22日。
语言是保障国家经济安全的要素——语言与经济安全,《中国教育报·理论周刊》2013年12月13日。
语言是民族的精神家园,《中国教育报·理论周刊》2013年12月27日18.。
从人的素质构成和发展需求看外语,在上海外国语大学举办的“语言与未来”高峰论坛上的发言,2013年12月1日搜狐教育现场直播。
语言观的演进与国家语言战略的调适,《长江学术》2010年第3期(人大复印《语言文字学》2011.4全文转载)。
从服务内容看语言服务的界定与类型,《北华大学学报》2012.3。
双语双方言运用的心态透视,国际会议交流论文,载《双语双方言》(三),香港汉学出版社1994年版。
(四)文字·文化及其他
从信息社会对语言文字的要求,看汉语汉字的优长,载《全国汉语汉字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吉林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试论“篝”字及相关问题,《襄阳师专学报》1995年第1期。
“说”与“悦”关系辩,《襄阳师专学报》1981年第1期。
汉语第一人称表达的特点与先民自我意识的缺失,2006年5月在古汉语国际研讨会(巴黎)上的报告。
从语言运用实际看建立言语学之必要,《长江学术》第八辑(2005),后收入《言语与言语学研究》(国际会议论文集),崇文书局2005。
Chinese document re-ranking based on automatically acquired term resource(合作), Language Resources and Evaluation, 43(4): 385-406, 2009, 12. (SCI)。
道家的“忘我”境界及其启示,载《大道从廉道廉同行-第四届中华廉洁文化理论与实践交流会论文集》,中国方正出版社2011.
文化认同与融合—武汉城市圈建设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问题,《今日湖北》2008年第11期。
试论“以德治国”方略的中国文化基础,载《反腐倡廉研究》2001年第8期(北京市纪委等众多网站转载)。
古文化遗址价值论(与郑远汉师合作),载《蒲圻三国赤壁文化论文集》,三国文化研究会1997。
(五)教育教学·汉语国际传播
对外汉语教学词汇主导法刍议,2006年在英国中文教师学会年会上的特邀报告,后应邀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讲演,《长江学术》2007年第3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语言文字学》2007年第10期全文转载)
《汉语国际传播理论与实践》专栏弁言,《长江学术》2007年第2期。
国际汉语教育教学资源观的转变与资源库建设,2010年6月在中文电脑教学国际研讨会(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上的特邀报告。
关于构建孔子学院配套体系和协同机制的思考与实践,2011年11月在中文教学国际论坛(美国旧金山)上的报告。
语言系统的中枢与汉语教学的关键—再谈词汇主导教学模式,2012年5月提交给汉语语言学与汉语教学国际研讨会(夏威夷)的发言。
国际汉语教育博士生培养目标及知能要求刍议,2012年8月在首届国际汉语教学硕博士生指导研讨会(英国利兹)上的报告。
国际汉语教学研究生课题设计的基本原则漫议,2013年8月在第二届国际汉语教学硕博士生指导研讨会(英国谢菲尔德)上的报告。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培养中的几个困惑及思考,2014年7月在第三届国际汉语教学硕博士生指导研讨会(南京)上的报告。
国际汉语教学怎样看待和处理语言与文化的关系,2015年8月在第四届国际汉语教学硕博士生指导研讨会(英国利兹)上的报告。
大学语文课该何去何从,中华语文网2008.12。
古汉语与人文教育(专访),《文学教育》2006年第10期。
大学语文教育的机遇、症结与对策,《教育研究》2008第2期。
中文学科奋进中的回望与探寻—有感于《浙江大学中文系系史》出版,《中文学术前沿》第三辑,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
中文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合作),《中国大学教学》2011年第11期。
中文专业本科基础课教材建设思考及尝试,《中国大学教学》2015年第4期。
(另有序跋及汉字学短文十多篇从略)
承担项目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新形势下国家语言文字发展战略研究”
(10JZD0043),主持。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对外汉语教学词汇主导模式研究”(08BYY034),主持。
国家语言文字应用“十二五”项目“中国语情动态资源库建设”(WT125-43),主持。
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委托项目“语言与国家安全研究”(2014),主持。
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中国语情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建设项目”(2014),主持。
国家语言文字应用“十一五”项目“中国语情监测与研究”(YB115-11),主持。
国家语言文字应用“十五”项目“语言规范层次性研究”(YB105-003),主持。
国家汉办重大项目“汉语国际推广教学资源研究与开发基地建设”(2009),主持。
国家“八五”古籍整理研究重点项目《中国古籍总目提要•语言文字卷》子项目“雅学”,
主持。
国家语委“十二五”重点项目“汉语方言使用状况调查及相关对策研究”(ZD1125-22),
参与(排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认知重大研究计划项目“汉语特征结构的资源建设和自动分析研究”
(90820005),参与(排3)。
“985工程”项目“语言科学技术与当代社会建设跨学科创新平台”(2008),主持。
湖北省委托项目《中华诗韵大辞典》编纂(2011),主持。
湖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孟子》定中结构三平面研究”(1998),主持。
湖北省教委社科项目“雅学系统研究”(1995),主持。
国家汉办研究基地项目“对外汉语应用写作教学系统研制”(2010),主持。
“211工程”项目“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现代汉语词汇研究”(2008),主持。
湖北省教学研究项目“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试点基地”(2010025),主持。
湖北省教学研究项目“大学生专业研习小组的创建与运作研究”(2005),主持。
武汉大学教学研究项目“古汉语多媒体教学系统研究”(20023003),主持。
武汉大学通识课程建设项目“汉字与中国文化”(050046),主持。
武汉大学“古代汉语精品课程建设”项目,主持人之一。
扫码关注
考研信息一网打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