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18245号
分类:导师信息 来源:中国考研网 2016-09-07 相关院校:武汉大学
李松,武汉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武汉大学文艺生产与消费调查评估与研究中心研究员,文学博士。曾经从事哲学博士后研究(2006-2010),哈佛大学东亚系与历史系访问学者(2010-2011,2013-2014)。中外文艺理论学会会员,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学会会员,国际美学学会会员。主要从事文艺学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曾经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子课题、国家社科基金重点课题子课题、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十一五”“211”三期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项目各一项,主持湖北省社科基金课题两项。获得湖北省文艺评论奖一等奖两次,二等奖一次,三等奖一次;武汉大学人文社科优秀奖二等奖。《中国现代文学》(台北)英文编审。主讲本科课程《文学概论》《西方文论史》(双语教学)《西方文论经典》(双语教学);主讲研究生课程《现代中国文艺思想史》《西方文论原典研读》(双语教学)。
一、著作
1.《“样板戏”编年史前篇·1963—1966》,秀威资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10月。《汉学研究通讯电子报》2011年第17期推介该书。
2.《“样板戏”编年史后篇·1967—1976》,秀威资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2月。
3.《文学理论新视野》(与张荣翼教授合著,排名第二),秀威资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2。《汉学研究通讯电子报》2012年第83期推介该书。
4.《文学概论》(与张荣翼教授合著,排名第二),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5.《文学研究的知识论依据》(与张荣翼教授合著,排名第二),秀威资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2。(武汉大学学术丛书)武汉大学出版社,2013。9。
6.《红舞台的政治美学——“样板戏”研究》,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13.2。
7.《文学史哲学》(与张荣翼教授合著,排名第二),(武汉大学学术丛书)武汉大学出版社,2014。
二、主编
1.《2009海峡两岸华文文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选集》,秀威资讯出版公司,2009.4.
2.《陶冶:朱光潜谈美》,天津教育出版社,2012.11.
3.“求是学术丛书”,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13.
4.《“样板戏”记忆:“文革”亲历》,秀威资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3。(李松“样板戏”研究系列之二)
5.《胜利荣光:芷江受降》,北方文艺出版社,2015。
6.《天堑通途:中缅印抗战生命线》,北方文艺出版社,2015。
7.《中国美学史学术档案》,武汉大学出版社,2016。(待出)
三、教材
1.参编《大众文化导论》,王一川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3月第一版。
2.参编《西方文论史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四、论文
(一)文艺理论研究
1.《视觉文化语境下文学性的变迁》,重庆社会科学,2004.2.
2.《后殖民主义理论与本土化实践》,学术论坛,2005.2.
3.《走向后经典批评——对20世纪90年代文学批评趋向的考察》,理论月刊,2005.6.(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全文转载,2005.11。)
4.《文学史研究的互文性视角》,三峡大学学报,2006.2.(人大资料《文艺理论》2006.2.转载)
5.《转益多师,激活创新——文艺学博士生教学改革》,收入《高等教育理论与实践探索集》,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6.《人民文学:批评策略,抑或学术立场》,《文艺新观察》,2007.2.
7.《问题与思路:多元现代性》,《重庆社会科学》,2007.11.
8.《诗性与理性的融合,境界与思想的重构——论文学概论的教学思路》,《高等教育理论与实践探索集2》,武汉大学出版社,2012。
9.《海外赛博文化研究进展述评》,《海外人文社会科学发展年度报告(2010)》,武汉大学中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与评价研究中心组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
10.《文艺学教学的创新性实践》,《教育文化论坛》,2010年第1期。
11.《理论旅行的空间差异——海峡两岸文化研究思路与方法比较》,《华文文学》,2010年第3期。
12.海外赛博朋克研究前沿问题追踪,《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期。
13.《海外赛博女性主义研究前沿问题追踪》,《湖北工程学院学报》,2012年第5期。
14.《海外赛博格研究前沿问题追踪》,《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2年第10期。
15.《“文革”语言的本体研究及其反思》,《佳木斯大学学报》,2013年第1期。
16.《“文革”语言的研究对象及其反思》,《山西农业大学学报》,2013年第2期。
17.《“文革”语言的研究方法述评》,《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第2期。
18.《西方文化生产理论的知识谱系概要》,《长江学术》,2012年第2期。
19.《当前海外文化研究前沿问题述评》,《国外社会科学》,2013年第1期。
20.《粉丝与偶像的张力关系及其反思》,《江汉论坛》,2013年第4期。
21.《熔铸绝境的壮美——论史铁生的生存美学》,当代文坛,2002.2.
22.《实践美学的成就》,《光明日报》理论版,2007.7.17.
23.《沟通与对话:审美文化与文学研究》,《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2009年第12卷。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
24.《生态批评的身体美学视角》,《中南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
25.《“样板戏”绘画的英雄塑造及其模式化效应》,《湖北美术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
26.《样板戏电影的生产与传播》,《戏剧之家》,2011年第5期。
27.《走向政治美学研究》,《粤海风》,2013.2.
28.《文学研究的文化视角》,《新文学评论》,2013年第3期。
29.《“西方文论史”双语教学的理论与实践》,《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3年第3期。
30.《政治美学研究的思路与方法》,《中国文学研究》,2013.3.
31.《抗日神剧、话语权及美学困境》,《文艺新观察》,2013年10月下。
32.《抗日神剧的媚俗艺术》,《文化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3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文艺创新研讨会综述》,《湖北日报》(文艺评论版),2014年10月31日。
34.《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文艺创新研讨会综述》,《中国艺术报》,2014年11月5日。
35.《“理论旅行”中的误读与变异》,《广州大学学报》2015.5.
(二)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研究
1.《鸳鸯蝴蝶—〈礼拜六〉派与新文学作家论争的审理及其反思》,《湖北社会科学》,2004年第8期。
2.《童心与佛理契合的世界——丰子恺审美理想解读》,《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2期。
3.《视点的碰撞与融合》,《社会科学评论》,2004年第4期。
4.《传统与现代——中国现代都市通俗文学的嬗变》,《内蒙古社会科学》,2005年第2期。
5.《中国当代文学史研究的文化诗学视角》,《社会科学评论》,2005年第2期。
6.《雅、俗文学概念成因辨析》,重庆工商大学学报,2005.3.
7.《沈从文文学思想渊源片论》,《中国现代文学》(台湾),2005年第7期。
8.《中国现代都市通俗文学与文化产业》,重庆工商大学学报,2006.1.(摘要收入《2004年全国博士论坛论文集》)。(人大资料《文化研究》2006.3.全文转载。)
9.《近十年来革命“样板戏”研究述评》,《戏剧》,2007.1.
10.《如何理解革命“样板戏”的现代性内涵?》,《长江学术》,2007.2.
11.《人民文学:批评策略,抑或学术立场》,《文艺新观察》,2007.2.
12.《经典化批评的现代性历史元叙事及其悖论》,《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7.5.
13.《建国后十七年外国文学经典的翻译标准》,《华北电力大学学报》,2008.1.
14.《建国后十七年外国文学经典批评的等级差序》,《襄樊学院学报》,2008.1.
15.《“样板戏”的领袖崇拜》,《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08.2.
16.《文学经典的批评与文学批评的经典化——以建国后十七年文学经典的批评为中心》,《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2008年第3期全文转载。《长江学术》2008年第四期论点摘要转载。
17.《“样板戏”对芭蕾舞的吸收与改造》,《东方论坛》,2008.3.
18.《建国后十七年关于文学经典的批评》,《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8.3.
19.《“样板戏”的伦理观》,《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
20.《建国后十七年通俗文学的生存状况》,《东北大学学报》,2009.1.(凤凰网历史栏目以《建国后通俗文学受压原因:政治说教不敌才子佳人》为题全文转载,2010年6月29日。)
21.《毛泽东与鲁迅的思想比较》,《中南大学学报》,2009.1.
22.《间离效果,抑或乌托邦心态?》,《粤海风》,2009年第3期。收入《美学与艺术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
23.《武当民间故事的道教文化内涵》,《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
24.《驯化与犹疑:建国后十七年经典化文学批评群体的身份认同》,《探索与争鸣》,2009年第12期。
25.《江青与样板戏的双向选择》,《中国现代文学》(台湾),2010.1.
26.《“样板戏”编年史》的思路与方法,《中外论坛》,2010年第1期。
27.《政治社会化视野中的“样板戏”》,《文化艺术研究》2010年第2期。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舞台艺术(戏曲、戏剧)》,2011年第二期。
28.《“样板戏”革命主题的宗教内涵》,《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5期。
29.《“样板戏”剧场论》,《大舞台》,2010年第6期。
30.《“样板戏”中的阶级斗争与家仇国恨》,《戏剧之家》,2010年第8期。
31.《“样板戏”研究方法论反思》,《中华艺术论丛》,同济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10辑。
32.《“样板戏”观众的角色认同》,《艺术学界》,2011年第1期,江苏美术出版社。
33.《“样板戏”数目考辨新论》,《中国现代文学》(台湾),2011年第20期。《长江学术》2012年第1期论点转摘。
34.《如何理解“样板戏”的创作方法?》,《长江学术》,2011年第三期。
35.《现代中国翻译文学史书写的对话视角》,《长江学术》,2012年第4期。
36.《中国现当代道教文学史研究回顾与反思》,《学术交流》,2013年第2期。
37.《抵制与厌弃:“文革”期间“样板戏”传播的困境》,《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12年第5期。
38.《文学叙史观念与文学经典变迁》,《湖北大学学报》,2013.4.
39.《闻一多经典化过程的思想史反思》,《新文学视野》,2012年第5期。
40.《样板戏女性形象的历史反思》,《海南大学学报》,2013年第2期。
41.《<中国宗教文学史>编撰研讨会召开》,《光明日报》,2013年4月8日。
42.《武大·哈佛“现当代中国文学史书写的反思与重构”国际高端学术论坛综述》,《文学评论》,2013年第3期。
43.《学术研究的真诚、真趣与真理》,《新文学视野》,2013年第3期。
44.《样板戏的功过是非》,《国家人文历史》,2013年第12期。
45.《样板戏传播的民间形态》,《文艺研究》,2013年第8期。人大复印资料《舞台艺术》(戏曲、戏剧)2013年第六期上全文转载。
46.《我为什么编撰<“样板戏”记忆:“文革”亲历>》,《文艺新观察》,2013年第4期。
47.《“样板戏”研究的回顾与反思》,《文化艺术研究》,2014,
48.《走向新汉学》,《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14年第三期。
49.《“文革”时期台湾官方的中国大陆文学研究——以<匪情月报>为中心》,台湾中正大学《區域交流與中文書寫典範的追求研討會論文集》,2014。
50.《记住那历史瞬间》,《人民日报》,2015年9月1日。
51.《美国二战老兵与“二十四拐”的莫解之缘》,《贵州都市报》,2015年9月7日。
五、译文
1.[法]盖布里埃乐·施瓦布,《语词的庇佑:论全球化时代文学的变革功能》,(译文)《学术月刊》,2006.8.人大资料《文艺理论》全文转载。2006.8.
2.[澳]尼克•曼斯菲尔德,《可选择的现代性何以可能?》(译文)《长江学术》,2006.人大资料《文化研究》全文转载,2007.5.
3.[美]布鲁斯•罗宾斯,《何谓非地狱?》(译文),曾庆元,张荣翼主编,《全球化时代的文论对话——文化研究与现代性国际高层论坛》,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8.
4.[俄]B.Riftin(李福清),《中国曲艺与年画》,《民间文学年刊》(台湾),2008。
5.[德]米特勒·芭芭拉,《受人欢迎的宣传?文化大革命时期的艺术与文化》,《中国现代文学》,2013年第24期。
6.[德]米特勒·芭芭拉,《“八亿人民八个戏”》,《中国现代文学》,2014年第26期。
六、课题
国家级项目:
1.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文化产品创作生产的评价机制研究”的子课题。(12AZD010)
2.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二十世纪域外文论的本土化研究”(12&ZD166)
部级项目:
1.参与2003年教育部重大攻关课题:现代文学中的汉语形象。
2.主持中国博士后基金会第四十二批博士后基金项目《中国美学的解释理论研究》;
3.主持“十一五”“211”工程项目三期重点建设项目子课题:中国美学解释的诗性维度。
4.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项目:“样板戏”编年史。2009年度。
5.参与2007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文学理论的知识依据研究(排名第二)
省级项目:
1.主持2012年度湖北省“十二五”社科基金课题;
2.主持2013年度湖北省“十二五”社科基金课题;
3.参与湖北省社会科学研究《文学理论教学的创新性实践》;
4.参与湖北省教学改革项目:师生同创青春版——传统人文学科教改理念及实践。
校级项目:
1.主持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文化研究:中国本土的批评实践”;
2.主持2009-2011年“武汉大学海外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前沿追踪计划”项目;
3.主持武汉大学自主研究项目:政治美学视野中的样板戏。
4.主持2011年“武汉大学海外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前沿追踪计划”项目:海外大众文化研究前沿问题述评。
5.主持2012年“武汉大学海外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前沿追踪计划”项目:海外文化研究前沿问题述评。
七、奖励
1.2006年7月被评为武汉大学优秀博士毕业生。
2.2008年度武汉大学学生工作先进个人;
3.2009第六届湖北省文联文艺论文奖三等奖;
4.2010年湖北省社科联首届“湖北青年学者论坛”三等奖。
5.2011年第七届湖北省文联文艺论文奖一等奖;
6.2013年第八届湖北省文联文艺评论奖一等奖;
7.武汉大学第十三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8.2015年第九届湖北省文联文艺评论奖一等奖;
扫码关注
考研信息一网打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