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考研必胜行动手册第七章超越失败--不可能的事情只需要时间
查看(864) 回复(0) |
|
maxmin
|
发表于 2010-10-10 22:08
楼主
第七章 超越失败--不可能的事情只需要时间
创造奇迹需要时间 我们往往把奇迹看得像盘古开天地一般一朝生成,我们生活的世界瞬息万变。如果我们没有看到一个又一个巨大的进步就会变得不耐烦起来。如果我们的生活发生了一个重大的变化,我们就会觉得下一个变化也会马上出现。我们总觉得应该大步地走,否则,就会觉得自己没有进步。 但实际上,世界上每天都发生着平凡的事情,太阳缓缓升起,星座渐渐移动,小毛毛虫变成了美丽的花蝴蝶,丑小鸭变成了漂亮的白天鹅,其实这样的事情就像盘古开天地一样都是奇迹。 事实上,盘古开天地和毛毛虫变成蝴蝶只有一点不同——就是时间不同。 在通向美好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记住阿特说过的“渐进主义力量”。奇迹不会突然出现。生活中发生的重大奇迹一般都是慢慢进行的。这些奇迹可能是每天做的小事情,例如对人态度的变化和设立的目标,也可能是每天谈论的小事情,你发展的关系,或是掌握的技巧。它们可能是你每天背过的5个单词,看过的1篇阅读,做过的1道数学题。这些奇迹经常要一天,一周,一个月甚至是半年才能看得出来。 在考研的旅途中,我曾经好多次都筋疲力尽,不知道还要忍受多长时间才能把哲学弄懂,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掌握5300个单词,但逐渐接近成功之后,我开始明白应该换一种方法看待“奇迹”的含义。 其实创造“奇迹”,只需要时间。 马上就做 一、审视自己目前遇到的问题,看看它们应被称作“失败”还是“暂时挫折”。 二、给自己的“失败”确诊,看看其原因是没有设定正确目标还是没为目标付出足够的努力。 三、忘掉使自己背上包袱的失败,现在要做的只是从失败中吸取教训,然后向前看。 四、记住:不可能的事情只需要时间。 扔掉包袱,向前看 美国著名的演说家阿特曾经讲过这样一则寓言,来讲述人生中的伤害、痛苦和失败。 有一个人沿着肮脏的高速路行走。过了一会,他来到一个小社区。他又累又热又渴,想要找个地方休息。 在寻找的时候,他发现一群人不愿帮助他。他们偏执、狭隘,并且自私。他们没有满足他的要求,又让他上路了。站在那个小城的远处,回头望了一眼,他从高速路上捡起一块粗糙的石头,把它装在包里,对自己说:“我会记住这些的。” 他继续向前走,碰到一群人聚集在路旁。他们都身着所能想象到的最精致的衣服,佩戴着珠宝。这个人已经孤单地走了很长时间,现在很想跟人说话。他要在这里休息片刻,结识这些人,然后再上路。 当他走近时,其中一个人瞥见了他,指着他便大笑。其他的人看到了,也跟着笑。他们笑他衣衫褴褛,又老又脏。他抬起头,继续赶路。走了一段距离,他停了下来,又捡起一块石头,比第一块大,把它放进包里,对自己说:“我会记住这些的。” 最后,他必须休息一下才能前进,他坐在树阴下,睡着了。醒来时发现有人偷了他的所有东西除了那个装着石头的背包。他立刻捡起了另一块大石头并放进包里,继续前进,重复着那句话:“我会记住这些的。” 这些石头成了他的所有。每一天,他都要把这些石头从包里拿出来数一数,清理一遍。每一天,当他再次受到粗鲁的冷遇后,他都会再捡一块放到日益增多的石头包里。 最后有一天,他发现再也走不动了。包里已装满了石头,无法再背着它们上路。但即使这样,那些石头对他也很重要,难以割舍。它们已成为他生活的中心。他关爱这些石头,向别人讲述着这些石头的故事,并用它们评判自己的行为有何不妥。倘若离开它们,他该怎么办? 所以,他继续背着这些石头上路。他的背被一生收捡的石头压弯了。他的眼睛变得愤世嫉俗,他的身体过早地衰老。但他依然不放弃自己的石头。最后,他在灰心失望中死去了。 如果没有那些石头,那么人的生活将会如何不同?他的行程将会多么容易,负担将会多么轻? 为何你还牢记以前伤害过自己的面孔?你亟欲痛快报复的念头,会让自己晚上更能安眠吗? 为何你还对因为以往的愚昧和鲁莽而丧失的爱情念念不忘?这种追忆会让自己早上心情更好吗? 为何你还为过去的失败悔恨不已?当遭遇失败时,你也有背负石头前进的机会。去恨去埋怨会如此容易。但最后,那些搜集石头提醒自己过去所受失败的人会不知不觉地背负上过重的包袱。 记住失败只会背上包袱,所以忘记它们,扔下包袱,一切向未来看齐。 给失败确诊 考研成功者无一不是战胜了多种多样的失败而来,而考研失败者之所以失败,是因为他们在同一个问题上,一而再地失败,也不能吸取教训。 在失败面前,有这样三种人: 第一种人,遭受了失败的打击,从此一蹶不振,成为让失败一次性打垮的懦夫,他 们属于无勇无谋者。 第二种人,(考试大)遭受了失败的打击,却不知反省自己,总结经验,只凭着一腔热血,勇往直前。这种人,往往事倍功半,即使成功,也就像昙花一现。他们属于有勇而无谋者。 第三种人,遭受了失败的打击,能够以最快速度审时度势,调整自身,在时机成熟并且实力充足的情况下卷土重来。这种人有勇有谋,成功往往降临于他们的头上。 研究成功要从研究失败开始,超越失败则必然通向成功。 有人混淆了“失败乃成功之母”这句话的逻辑关系,认为“失败”必然推得“成功”,而没有想一想“失败”在这句话中的深层含义。 失败是成功之母,但失败并非必然产生成功,两者之间并没有一成不变的母子关系。如果人在失败后,抱着一种无所谓的态度,很潇洒地说:“忘了过去,从头再来”,那么,迎接人的就必然还是失败。 有很多屡败屡战的人也知道要去找寻失败的原因,却苦苦寻觅而未有所得。这是因为失败与挫折通常是以一种哑语的方式向人们说话的,如果不去认真地琢磨这种语言,是不会理解的。 同样,“失败乃成功之母”这句话也用了哑语的方式告诉人们自己的含义。所有经历失败和挫折而获得成功的人们,都是用他们的心认真地从失败中读懂了这些信息,才引导自己走向成功。 所以,扭转屡败屡战局面的良方就是:认真对待自己的每一次失败,痛定思痛,找出失败的原因,在下次奋进中引以为戒。千万不可以好了伤疤忘了疼,甚至自虐般地流满鲜血也不知痛。这样下去,人终因伤痕累累而变得无力拼杀,从而悔恨不已。 失败的主要原因一般有以下两个: 没有为自己选定正确而有效的目标 没有为目标付出应付的汗水和努力 成功者不惧怕失败,他们重视失败,他们能从失败中得到其它方法不能给予的宝贵教训和启示,这帮助他们认清自己所面对的形势,及时进行必要的调整,从而一步一步走向成功。 失败原因一、没有为自己选定正确而有效的目标 世界上从来不存在各个领域都能出类拔萃的人才,每个人的能力和精力都是有限的,所谓优秀者只能是某一个方面的优秀者,所谓天才也不过是某个领域内的天才。 这就要求每个考研人能够认识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扬长避短,选择从事自己最有特长和最有可能成功的领域作为奋斗目标,只有这样才有可能获得比别人更大的成功。 即使选定了自己擅长的领域奋斗,却为自己设定了高于自身实际水平的目标也必将招致失败。 阮方毕业于西南政法大学,毕业那年报考本校失利,就业进入北京一家律师事务所工作,第二次考研报考中国政法大学,由于政治理论意外不过线,考研再次失利。 不过不满工作现状的阮方却认为考不上研究生是因为自己还不是背水一战,不够破釜沉舟,所以他做出了两个决定:一、辞职,二、报考北大法学院。 阮方是这样考虑的,以往考不上是因为公司里的事情太多,而这回辞职可以省下很多复习时间,加上以往基础还好,有充足时间,完全可以报北京大学的法学院,也没有枉费这么多年考研的心血。 但算计得再好,阮方的水平却是客观实在,初试成绩一公布,他今年的北大梦想顷刻化作泡影。 阮方的失败就在于没有对自身水平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总是认为自己应该拿到某一层次的分数,就为自己设立了目标,事实上,他的选择并不正确有效。 失败原因二、没有为目标付出应付的汗水和努力 如果在思考之后,考研人发现自己的目标与自身的特长、水平相符,还应该看看自己是否为目标付出了必要的努力和汗水。有太多拥有最好机会的人依然一事无成,天才少年不可能靠潜力活一辈子。 黄楚的英语成绩在大学时一直不错,不仅学校里的考试总是优秀,英语四级考试接近90分,六级成绩也接近75分,基于这些历史,他认为在考研英语上没必要花费过多的力气。可没想到,初试成绩公布后,总分372光环下40分的考研英语成绩让他欲哭无泪。 这一点经常被一些失败的优秀考研人所忽视的,因为优秀者往往会因为自己优秀而无意识地认为自己无需花费与他人同样的力气就能获得比他人更多的成果。 这一点对应届的研友来说,尤其需要注意,大学本科时代的考试难度与考研绝不可同日而语。因而即使本科成绩出色,在考研复习中也必须付出比以前更多的努力。 相反地,有更多的考研人本可能会因为基础不好而成为一个考研失败者,如果是那样的话,没有人会不理解他们。但他们从困境中站了出来,决心不让那样的事情发生。他们意识到,目前的条件可以帮助自己做很多事情。他们用不断的努力来描述自己,而不是用以往成绩上的缺陷看待自己。最终他们成为了一个又一个的考研成功者。 认识失败 在一般情况下,“失败”这两个字是消极的。有太多的人都害怕失败,把失败看成是不光彩的事情。我们也经常会因为那些自己称为失败的事情而深深地感到孤独与无奈。 尽管我们的前途实际上还是一片光明,尽管我们还信任家人和世界的其它部分依然相信我们,我们还是被失败所折磨。 但在这里,我们有必要为这两个字赋予一个新的定义,因为这两个字经常被人误用,而给无数的人带来了太多不必要的悲哀与困扰。 这需要我们理解“失败”与“暂时挫折”之间的差别。我们要经常问问自己,那些看似“失败”的事是否在实际上只不过是“暂时挫折”而已。 失败只是一系列特定行为的结果,它永远都不能决定你是什么样的人,当且仅当你因为“暂时挫折”而停止了努力,或者不再尝试追求成功时,失败才变得事关重大。 如果某个研友为自己定了目标——每天研究2篇英语真题阅读,但一周过去了,他并没有做到14篇,他算是失败了吗? 没有,实际上发生的事情不过是他做的努力没有及时奏效,他没有达到想要的效果。 如果他再做一次尝试,重新分配时间,做出日程安排,再看看是否达到了目的?如果还没有的话,再换个方法尝试。 他并没有失败,这些只是暂时的挫折。他不过是通过这些经历学会如何达到自己的目的而已。这和科学家在实验室中的经历一样,他们从来不会因为一次实验的失败而失去信心,因为这不过是教会了他们在下次实验中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实际上,在考研复习过程中,每个考研人最好的成功办法就是学会更快地失败,或者说在正式考试之前更多地接触挫折。 勇于尝试新的学习方法,如果没有成功就从这过程中学点东西,很快纠正错误,然后继续努力。 为挫折悲伤除了放慢自己的步伐以外别无好处,所以,当别人还在为自己的失误悲伤的时候,我们应该开始新的一轮努力了,也许还会失败,但新的努力将成为我们整个考研复习中又一个里程碑。 当人把失败看作是一个暂时的过程,就会明白自己现在做的任何事情都不是最终的结果。 暂时的挫折决不会在人的意识中成为失败,只要这个人把挫折当作是一种教训。事实上,每一个挫折中都存在一个大教训,而这种教训是无法通过挫折以外的其他方式获得的。 爱迪生在获得“活动电影放映机”专利权后一直在创作“有声活动电影”这条道路上坚持不懈地奋勇前进着。但1914年的一个晚上,影片试验室突然起火,火借风势,还有各种化学药品作为助燃剂,等爱迪生驱车赶到时,这里已是一片火海。 爱迪生指挥人们救火时,不时从衣兜里掏出小本子记点什么。大家都觉得有点奇怪,以为这场突如其来的大火燃毁了爱迪生健康的神经——有点不正常。后来才知道,爱迪生正在写着再建胶片车间的方案草图。事实上,大火几小时扑灭后爱迪生的重建计划蓝图已经完成,并立即在第二天上班时付诸实施。 爱迪生的乐观风趣在这场大火面前表现得更加突出。他一边指挥消防队员灭火,一边对着儿子喊:“喂,小伙子,快去喊你妈来,这么大的焰火千载难逢,以后可没这样的机会看这么大的焰火了。” 谁也没有想到,第二天爱迪生不但开始动工建造新车间,而且又开始他的另一项发明——消防队员所使用的便携式探照灯。因为在灭火过程中,爱迪生看到消防队员在黑暗中举步艰难。 这场火灾使爱迪生损失了花在厂房和机器上的钱,尤其是他建造的一些机器不能被人们购买。他的妻子伤心地说:“多少年的心血,叫一场大火烧了个精光。如今年老力衰,要重修这么座实验室,可不容易啊。”爱迪生反倒安慰她说:“不要紧,别看我已经67岁了,可是我并不老。从明天早晨起,一切都将重新开始,我相信没有一个人会老得不能重新开始工作的。” 第二天,爱迪生的实验和研究又开始了,他全然像没有经过这场灾难似的,重整旗鼓,比以往更加勤奋,他又在有声电影的研制道路上奔跑了。一场大火不过是一支小小的插曲而已。 因此,当你失败时,或者更确切地,“面对挫折”时,放松些。再次失败,失败得更快些。每个考研人都在为自己创造奇迹。其实根本没有失败,只有可从中学到教训的事件。生活中没有错误,只有让人在生活中走得越来越远的教训。 |
回复话题 |
||
上传/修改头像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