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复试前联系导师,越早越直接越好
查看(3782) 回复(1)
kun1023
  • 积分:14299
  • 注册于:2015-05-07
发表于 2016-02-28 11:00
楼主

  复试前,在哪个时段、以何种方式联系导师?而导师最想知道的信息又是什么?在打交道的过程中,要避免哪些问题?这些都是考生关心的高频问题。甘源建议,“时间上越早越好,联系方式越直接越好。”他说,尤其是工科、医学、理学、史学、哲学、文学等侧重学科理论性的专业,与导师能见面就见面,不能见面打电话,不能直接联系上尽量发消息,最保守的也要发个邮件。
  “与导师联系最重要的是分寸,切记不能让导师感觉到自己的功利性太过强烈。与导师打交道,最忌讳的是三句不离考题和录取结果。例如总问导师‘能不能给圈个重点’,‘自己有多大把握’等等,容易给老师造成‘被绑架’和‘被利用’的感受。”甘源说,联系导师,给导师留下好印象,表达自己想成为他学生的意愿,并展现自己端正的学习态度和较强的学科科研潜力,目的就达到了。作为导师,最希望知道考生水平、潜力以及治学的态度,其中水平的真实性和读研态度的端正程度是导师最为关心的,这将直接决定入学后学生能否顺利毕业以及能在多大程度上配合老师完成科研任务。
  目前,绝大多数学校的复试都是集体面试,一般由一个主面试官带着二至四名老师组成复试小组来进行,其中某一个导师的态度和观点很难是决定性的。甘源认为,考生如果无法与导师取得联系,并不代表就不能被录取,每年没有提前联系导师最终顺利被录取的考生比比皆是,关键还是要夯实自身的实力。

13551402910
  • 积分:5763
  • 注册于:2015-12-07
发表于 2016-02-29 16:43
沙发
经过初试的激烈拼杀,将会有近一半的人被挡在了复试门外,剩下的则是命运的宠儿。
然而,
更加激烈的复试正在等待着他们。
一些人认为在复试之前联系导师,
可以增加成功的
砝码,
也有人认为复试之前不宜联系导师,
担心那样会招致导师的厌烦。
为了帮助考生实现
最后漂亮的射门,考研辅导老师拟就以上问题谈几点浅见。



为什么要联系导师
?



众所周知,
在研究生阶段实行的是导师制。
导师制度是研究生教育制度的重要方面。

而,导师在复试中的话语权绝对不容小觑。联系导师至少有以下几个好处:



◎有利于导师了解自己



不同于博士生的招考,
硕士生导师往往无从知道考生的能力和研究兴趣。
毫无疑问,

师当然希望挑选到能力强,
又对自己研究方向感兴趣的学生。
一方面源于导师往往都有自己
特定的研究领域,
如果自己所带的学生对自己的研究方向不感兴趣,
那么将非常不利于导师
对学生的指导。
比如有的学生由于对所选择的导师的研究方向没有丝毫兴趣,

导致师生关
系非常紧张,这样的情况时有发生
;
另一方面源于报考的学生能力良莠不齐,高分低能的现
象比比皆是。
能力强的学生通过复试前师生之间的互动,
将有利于导师发现自己的优点,

而为复试成功加分。
比如,
有的学生将自己曾经发表的论文、
学术研究上获得的奖励以及毕
业论文等材料传给导师,
如果导师认为该生的能力和研究兴趣都甚合心意的话,
则无疑胜券
在握。



◎有利于自己了解导师














一般来说,
导师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是名望较高的年长教授。
他们大都已经在某一方面
做出了突出贡献。
这类导师的最大优点是有很高的学术造诣,
为人大都谦和,
因而有利于学
生在学术道路上的快速成长,
师生关系都较融洽。
另一类是如日中天的年青学者。
他们年轻
而富有开拓意识,
大都具有博士学位,
是学术上的新星。
这类导师的最大优点是具有很强的
进取心,紧跟学术前沿,热心于研究上的开疆辟土,因而有利于学生接触最新的研究领域,
极易取得突破性的成果。
显然,
如果你希望在学术上获得更多的人脉资源,
选择年长的教授
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如果你希望在短期内把握学术前沿,
那么年青学者应该摆在首位。
当然,
有人强调选择导师应该考虑导师的人品和口碑,笔者很是赞同。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
确实有一部分导师成天忙于学术走穴,
根本无暇顾及学生的培养。
我们时常在一些报道中看
到,某位学生在研究生期间与导师仅谋面一两次,也就不足为奇了。因此,在了解导师时,
应该对其人品和口碑有一定程度上的了解。



诚然,
联系导师的优点很多。但是,
如果有人寄希望于通过这种方式套取复试考题,则
无疑是打错了算盘。
一般来说,
导师大都是德艺双馨的学者。
中国目前实行的是导师遴选制
度。
在评定硕士生导师时,
需要经过严格的考核程序。
其中学术能力和道德素养是考察的核
心。
通过严格考核的导师,
其各方面的能力和素养都不容置疑。
另外招生单位对复试考题都
有极为严格的保密制度,
除出题的导师外,其他导师根本无法接触考题。因此,寄希望从导
师那里套取复试考题,无疑是水中望月,
甚至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比如,有的考生在复
试前向导师送贵重的礼品,妄图从导师那里套取考题,结果往往是招致导师的反感。所以,
笔者有必要强调,联系导师的目的是:让导师了解自己多一点,自己了解导师也多一点。通
过联系导师,实现师生双方的相互了解,从而增加考生成功的机会。


如何联系导师
?



◎联系导师的原则














1.
实事求是的原则。实事求是原则的意思是考生应该如实向导师讲述自己的研究兴趣、
特长等相关信息。一般来说,诚实的考生更能获得导师的青睐。主要基于:其一,诚实是一
名研究者应该具备的首要品质。
科学研究是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
探寻事物背后的本质。

果研究者缺乏诚实的品质,总是幻想走捷径,
无疑难以进入科学的怀抱。其二,诚实在当今
学术界显得弥足珍贵。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
其不良副产品也开始弥漫学术界。
浮躁之
风愈演愈烈。一些学者为了评职称、获奖励,往往不顾论文质量,粗制滥造,把别人的研究
成果堂而皇之地据为己有。
因此,
诚实在当今学术界是如此的重要,
导师在选择学生时也将
会对其投入更多的目光。



2.
与人方便的原则。与人方便原则的意思是考生应该尽量考虑导师的需要,避免引起导
师的反感。
一般来说,
硕士生导师是一所高校或研究所的中坚力量,
大都承担极为繁重的科
研、教学和行政任务。因此,他们大都非常忙碌。那么遵循与人方便原则,尽量考虑导师的
需要就显得极为重要。这里所说的

需要

指的是:其一,工作需要。考生应该避免在工作时
间打扰导师。比如有些考生在导师上课或办公时间拨打其移动电话,极易招致导师的不满。
其二,休息需要。考生应该避免打扰导师的休息时间。一般来说,午休、晚上九点以后是导
师的休息时间,考生应该避免与其联系。总之,考生应该切记:导师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应
该尽量从导师的需要出发,避免弄巧成拙。



3.
重点突出原则。重点突出原则的意思是考生应该与导师谈论其感兴趣的话题,避免天
马行空。一般来说,导师比较关心考生的研究兴趣和特长。主要基于:其一,考生的研究兴
趣直接关系到日后导师的指导。
如果考生的研究兴趣与导师的研究领域契合度高,
无疑能减
轻导师的指导压力,
提高指导效率。
其二,考生的能力直接关系到导师日后的声誉。一般来
说,
学术能力和道德素养是评价一名导师的核心指标,
而其所带学生日后在学术上的成就也
是重要的指标之一。
诚然,能力强的考生能够更快的掌握研究方法,把握研究前沿,从而产
生更多的研究成果。总之,考生应该牢记:导师的时间很宝贵,尽快进入正题吧
!









分享到:
13551402910
  • 积分:5763
  • 注册于:2015-12-07
发表于 2016-02-29 16:43
3楼
经过初试的激烈拼杀,将会有近一半的人被挡在了复试门外,剩下的则是命运的宠儿。
然而,
更加激烈的复试正在等待着他们。
一些人认为在复试之前联系导师,
可以增加成功的
砝码,
也有人认为复试之前不宜联系导师,
担心那样会招致导师的厌烦。
为了帮助考生实现
最后漂亮的射门,考研辅导老师拟就以上问题谈几点浅见。



为什么要联系导师
?



众所周知,
在研究生阶段实行的是导师制。
导师制度是研究生教育制度的重要方面。

而,导师在复试中的话语权绝对不容小觑。联系导师至少有以下几个好处:



◎有利于导师了解自己



不同于博士生的招考,
硕士生导师往往无从知道考生的能力和研究兴趣。
毫无疑问,

师当然希望挑选到能力强,
又对自己研究方向感兴趣的学生。
一方面源于导师往往都有自己
特定的研究领域,
如果自己所带的学生对自己的研究方向不感兴趣,
那么将非常不利于导师
对学生的指导。
比如有的学生由于对所选择的导师的研究方向没有丝毫兴趣,

导致师生关
系非常紧张,这样的情况时有发生
;
另一方面源于报考的学生能力良莠不齐,高分低能的现
象比比皆是。
能力强的学生通过复试前师生之间的互动,
将有利于导师发现自己的优点,

而为复试成功加分。
比如,
有的学生将自己曾经发表的论文、
学术研究上获得的奖励以及毕
业论文等材料传给导师,
如果导师认为该生的能力和研究兴趣都甚合心意的话,
则无疑胜券
在握。



◎有利于自己了解导师














一般来说,
导师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是名望较高的年长教授。
他们大都已经在某一方面
做出了突出贡献。
这类导师的最大优点是有很高的学术造诣,
为人大都谦和,
因而有利于学
生在学术道路上的快速成长,
师生关系都较融洽。
另一类是如日中天的年青学者。
他们年轻
而富有开拓意识,
大都具有博士学位,
是学术上的新星。
这类导师的最大优点是具有很强的
进取心,紧跟学术前沿,热心于研究上的开疆辟土,因而有利于学生接触最新的研究领域,
极易取得突破性的成果。
显然,
如果你希望在学术上获得更多的人脉资源,
选择年长的教授
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如果你希望在短期内把握学术前沿,
那么年青学者应该摆在首位。
当然,
有人强调选择导师应该考虑导师的人品和口碑,笔者很是赞同。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
确实有一部分导师成天忙于学术走穴,
根本无暇顾及学生的培养。
我们时常在一些报道中看
到,某位学生在研究生期间与导师仅谋面一两次,也就不足为奇了。因此,在了解导师时,
应该对其人品和口碑有一定程度上的了解。



诚然,
联系导师的优点很多。但是,
如果有人寄希望于通过这种方式套取复试考题,则
无疑是打错了算盘。
一般来说,
导师大都是德艺双馨的学者。
中国目前实行的是导师遴选制
度。
在评定硕士生导师时,
需要经过严格的考核程序。
其中学术能力和道德素养是考察的核
心。
通过严格考核的导师,
其各方面的能力和素养都不容置疑。
另外招生单位对复试考题都
有极为严格的保密制度,
除出题的导师外,其他导师根本无法接触考题。因此,寄希望从导
师那里套取复试考题,无疑是水中望月,
甚至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比如,有的考生在复
试前向导师送贵重的礼品,妄图从导师那里套取考题,结果往往是招致导师的反感。所以,
笔者有必要强调,联系导师的目的是:让导师了解自己多一点,自己了解导师也多一点。通
过联系导师,实现师生双方的相互了解,从而增加考生成功的机会。


如何联系导师
?



◎联系导师的原则














1.
实事求是的原则。实事求是原则的意思是考生应该如实向导师讲述自己的研究兴趣、
特长等相关信息。一般来说,诚实的考生更能获得导师的青睐。主要基于:其一,诚实是一
名研究者应该具备的首要品质。
科学研究是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
探寻事物背后的本质。

果研究者缺乏诚实的品质,总是幻想走捷径,
无疑难以进入科学的怀抱。其二,诚实在当今
学术界显得弥足珍贵。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
其不良副产品也开始弥漫学术界。
浮躁之
风愈演愈烈。一些学者为了评职称、获奖励,往往不顾论文质量,粗制滥造,把别人的研究
成果堂而皇之地据为己有。
因此,
诚实在当今学术界是如此的重要,
导师在选择学生时也将
会对其投入更多的目光。



2.
与人方便的原则。与人方便原则的意思是考生应该尽量考虑导师的需要,避免引起导
师的反感。
一般来说,
硕士生导师是一所高校或研究所的中坚力量,
大都承担极为繁重的科
研、教学和行政任务。因此,他们大都非常忙碌。那么遵循与人方便原则,尽量考虑导师的
需要就显得极为重要。这里所说的

需要

指的是:其一,工作需要。考生应该避免在工作时
间打扰导师。比如有些考生在导师上课或办公时间拨打其移动电话,极易招致导师的不满。
其二,休息需要。考生应该避免打扰导师的休息时间。一般来说,午休、晚上九点以后是导
师的休息时间,考生应该避免与其联系。总之,考生应该切记:导师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应
该尽量从导师的需要出发,避免弄巧成拙。



3.
重点突出原则。重点突出原则的意思是考生应该与导师谈论其感兴趣的话题,避免天
马行空。一般来说,导师比较关心考生的研究兴趣和特长。主要基于:其一,考生的研究兴
趣直接关系到日后导师的指导。
如果考生的研究兴趣与导师的研究领域契合度高,
无疑能减
轻导师的指导压力,
提高指导效率。
其二,考生的能力直接关系到导师日后的声誉。一般来
说,
学术能力和道德素养是评价一名导师的核心指标,
而其所带学生日后在学术上的成就也
是重要的指标之一。
诚然,能力强的考生能够更快的掌握研究方法,把握研究前沿,从而产
生更多的研究成果。总之,考生应该牢记:导师的时间很宝贵,尽快进入正题吧
!









分享到:
13551402910
  • 积分:5763
  • 注册于:2015-12-07
发表于 2016-02-29 16:43
4楼
经过初试的激烈拼杀,将会有近一半的人被挡在了复试门外,剩下的则是命运的宠儿。
然而,
更加激烈的复试正在等待着他们。
一些人认为在复试之前联系导师,
可以增加成功的
砝码,
也有人认为复试之前不宜联系导师,
担心那样会招致导师的厌烦。
为了帮助考生实现
最后漂亮的射门,考研辅导老师拟就以上问题谈几点浅见。



为什么要联系导师
?



众所周知,
在研究生阶段实行的是导师制。
导师制度是研究生教育制度的重要方面。

而,导师在复试中的话语权绝对不容小觑。联系导师至少有以下几个好处:



◎有利于导师了解自己



不同于博士生的招考,
硕士生导师往往无从知道考生的能力和研究兴趣。
毫无疑问,

师当然希望挑选到能力强,
又对自己研究方向感兴趣的学生。
一方面源于导师往往都有自己
特定的研究领域,
如果自己所带的学生对自己的研究方向不感兴趣,
那么将非常不利于导师
对学生的指导。
比如有的学生由于对所选择的导师的研究方向没有丝毫兴趣,

导致师生关
系非常紧张,这样的情况时有发生
;
另一方面源于报考的学生能力良莠不齐,高分低能的现
象比比皆是。
能力强的学生通过复试前师生之间的互动,
将有利于导师发现自己的优点,

而为复试成功加分。
比如,
有的学生将自己曾经发表的论文、
学术研究上获得的奖励以及毕
业论文等材料传给导师,
如果导师认为该生的能力和研究兴趣都甚合心意的话,
则无疑胜券
在握。



◎有利于自己了解导师














一般来说,
导师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是名望较高的年长教授。
他们大都已经在某一方面
做出了突出贡献。
这类导师的最大优点是有很高的学术造诣,
为人大都谦和,
因而有利于学
生在学术道路上的快速成长,
师生关系都较融洽。
另一类是如日中天的年青学者。
他们年轻
而富有开拓意识,
大都具有博士学位,
是学术上的新星。
这类导师的最大优点是具有很强的
进取心,紧跟学术前沿,热心于研究上的开疆辟土,因而有利于学生接触最新的研究领域,
极易取得突破性的成果。
显然,
如果你希望在学术上获得更多的人脉资源,
选择年长的教授
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如果你希望在短期内把握学术前沿,
那么年青学者应该摆在首位。
当然,
有人强调选择导师应该考虑导师的人品和口碑,笔者很是赞同。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
确实有一部分导师成天忙于学术走穴,
根本无暇顾及学生的培养。
我们时常在一些报道中看
到,某位学生在研究生期间与导师仅谋面一两次,也就不足为奇了。因此,在了解导师时,
应该对其人品和口碑有一定程度上的了解。



诚然,
联系导师的优点很多。但是,
如果有人寄希望于通过这种方式套取复试考题,则
无疑是打错了算盘。
一般来说,
导师大都是德艺双馨的学者。
中国目前实行的是导师遴选制
度。
在评定硕士生导师时,
需要经过严格的考核程序。
其中学术能力和道德素养是考察的核
心。
通过严格考核的导师,
其各方面的能力和素养都不容置疑。
另外招生单位对复试考题都
有极为严格的保密制度,
除出题的导师外,其他导师根本无法接触考题。因此,寄希望从导
师那里套取复试考题,无疑是水中望月,
甚至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比如,有的考生在复
试前向导师送贵重的礼品,妄图从导师那里套取考题,结果往往是招致导师的反感。所以,
笔者有必要强调,联系导师的目的是:让导师了解自己多一点,自己了解导师也多一点。通
过联系导师,实现师生双方的相互了解,从而增加考生成功的机会。


如何联系导师
?



◎联系导师的原则














1.
实事求是的原则。实事求是原则的意思是考生应该如实向导师讲述自己的研究兴趣、
特长等相关信息。一般来说,诚实的考生更能获得导师的青睐。主要基于:其一,诚实是一
名研究者应该具备的首要品质。
科学研究是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
探寻事物背后的本质。

果研究者缺乏诚实的品质,总是幻想走捷径,
无疑难以进入科学的怀抱。其二,诚实在当今
学术界显得弥足珍贵。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
其不良副产品也开始弥漫学术界。
浮躁之
风愈演愈烈。一些学者为了评职称、获奖励,往往不顾论文质量,粗制滥造,把别人的研究
成果堂而皇之地据为己有。
因此,
诚实在当今学术界是如此的重要,
导师在选择学生时也将
会对其投入更多的目光。



2.
与人方便的原则。与人方便原则的意思是考生应该尽量考虑导师的需要,避免引起导
师的反感。
一般来说,
硕士生导师是一所高校或研究所的中坚力量,
大都承担极为繁重的科
研、教学和行政任务。因此,他们大都非常忙碌。那么遵循与人方便原则,尽量考虑导师的
需要就显得极为重要。这里所说的

需要

指的是:其一,工作需要。考生应该避免在工作时
间打扰导师。比如有些考生在导师上课或办公时间拨打其移动电话,极易招致导师的不满。
其二,休息需要。考生应该避免打扰导师的休息时间。一般来说,午休、晚上九点以后是导
师的休息时间,考生应该避免与其联系。总之,考生应该切记:导师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应
该尽量从导师的需要出发,避免弄巧成拙。



3.
重点突出原则。重点突出原则的意思是考生应该与导师谈论其感兴趣的话题,避免天
马行空。一般来说,导师比较关心考生的研究兴趣和特长。主要基于:其一,考生的研究兴
趣直接关系到日后导师的指导。
如果考生的研究兴趣与导师的研究领域契合度高,
无疑能减
轻导师的指导压力,
提高指导效率。
其二,考生的能力直接关系到导师日后的声誉。一般来
说,
学术能力和道德素养是评价一名导师的核心指标,
而其所带学生日后在学术上的成就也
是重要的指标之一。
诚然,能力强的考生能够更快的掌握研究方法,把握研究前沿,从而产
生更多的研究成果。总之,考生应该牢记:导师的时间很宝贵,尽快进入正题吧
!









分享到:
回复话题
上传/修改头像

50减去30等于多少?

考研论坛提示:
1、请勿发布个人联系方式或询问他人联系方式,包括QQ和手机等。
2、未经允许不得发布任何资料出售、招生中介等广告信息。
3、如果发布了涉及以上内容的话题或跟帖,您在考研网的注册账户可能被禁用。

网站介绍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广告业务 | 帮助信息
©1998-2015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考研网-联系地址:上海市邮政信箱088-014号 邮编:200092 Tel & Fax:021 - 5589 1949 沪ICP备120182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