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试准备篇之如何有效地收集信息
查看(886) 回复(0) |
|
jevin
|
发表于 2010-11-04 09:55
楼主
张强:主持人好!大家好!很高兴能参加这一次的访谈,希望我的讲解能对同学们接下来的复试准备有所帮助。
主持人:现在很多考生都刚刚拿到了自己的考研初试成绩,分数高的当然是欣喜不已,举家欢庆,分数低的考生是惴惴不安,不知道接下来的复试要如何进行。 张强:对于考研的朋友而言,过去的一年是拼搏征战的一年,能通过艰苦的初试进入到复试中,确实不易,但是还不能掉以轻心,在当前实行差额复试的制度下,谁最终能够跃过龙门还要看能否迈过复试的关卡。复试是通过一定的方式来考查考生是否高分低能,真正选拔出有潜质、适合读研的学生。复试发挥出色,可以弥补先前初试的不足。复试才是真正的“淘汰赛”,稍有不慎,就可能前功尽弃。因而,考生一定要做好充分准备,在复试中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主持人:看来不管初试分数是高是低,最终还是要在复试当中决胜负。那现阶段应该如何准备复试呢? 张强:在复试的前期准备中,信息搜集是最重要的。每年3月初公布初试成绩之后,大部分招生单位的复试政策也会在3月份公布,考生最好能在第一时间进行了解,并尽量做到详尽、准确理解政策,不明白的要向招生单位咨询,以得到最权威、清晰的解释。如果现在还没有公布,考生现在可以参考报考学校去年的复试办法做相应准备。 复试的形式一般包括:专业课笔试、综合面试、外语听力及口语测试等,主要考查考生的专业素质和能力及综合素质和能力。按照教育部“全面考查,突出重点”的复试原则要求,有的高校还设有实践(试验)能力考核、心理素质考核等环节。复试的内容和形式,是招生单位根据本单位学科专业特色和办学特色决定的。不同的招生单位差异非常大,需要考生及时浏览招生单位的网站,以便了解具体规定。 主持人:考生在查看复试政策是要特别注意哪些方面呢? 张强:资格审查是复试的必要环节。按照规定,招生单位要查验复试考生的准考证、学历证书原件(应届本科毕业生交验学生证,毕业证书入学时交验)和身份证等相关材料。同等学力考生除上述材料外,需要另外提交四级证书原件或四级成绩单。“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志愿者考生,还要准备全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项目管理办公室统一制作、颁发的《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志愿服务证》、《志愿服务鉴定书》以及服务单位证明。不符合教育部规定,资格审查不合格的考生,不能参加复试。考生一定要根据教育部和招生单位的要求,备齐资格审查的材料。在研究生报考的过程中,常遇到考生遗漏报考环节,求助招生单位的情况。当然,在政策和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管给工作带来了许多不便,招生单位一般还是会尽力帮助考生进行补救的。但是要知道,由于研究生招生的阶段性很强,很多环节一旦错过是无法弥补的。所以建议考生在确定了复试的时间和内容后,制作一张时间表,张贴在醒目位置,提示自己在不同的复试时间段内应该注意的事项。 主持人:上面提到,复试的形式一般包括:专业课笔试、综合面试、外语听力及口语测试等,针对这几方面的测试,怎么才能做到知己知彼呢? 张强:首先,在备考专业课笔试时,有些学校专业会给出指定的专业课笔试参考书目,有些则只给出考试科目而不指定参考书,这就要求考生自己搜集信息,可以向招生单位咨询,经常浏览其网站。另外还可以向上届的师兄师姐询问,征求他们的意见,看有什么推荐的参考书目。所考大学的bbs也是搜集信息的极好来源。例如,我们万学海文的一个高级辅导项目——钻石卡,就会给学员配备一个专业课顾问,有学员所报考学校专业的在读研究生来担任,除了指导学生的初试专业课学习外,还能给学生介绍复试流程、导师信息等等,这样学生准备复试就更有针对性,复试的成功率大大提高。 其次,考生要熟悉所报专业的情况,除了认真学习指定参考书目外,还要对本专业研究现状及进展情况了如指掌。可以在图书馆或网络上搜索有关专业的最新动态。考生一方面要注意巩固基础知识,把初试之前准备的内容看一遍,另一方面,要搜集报考专业研究方向的学术动态及其导师的学术观点,这些都很容易在复试中涉及到。通常复试的考官都是本专业最具权威的老师,每一个老师都有自己的研究方向、重点和科研成果,除了基本专业知识外,有些考官还会问一些他们感兴趣的研究领域的问题。而这些都能集中反映在老师的论文和著作中,大家只要仔细阅读就会体会到老师的思想内涵。对于跨考的同学来说,这是准备复试不可少的重要一步。想找到导师信息并不难,最直接的方法就是登陆研招单位网站上的导师介绍,通常里面会有详细的教育背景、科研成果、科研课题、研究方向等等的介绍。 再次,常见问题,事先准备。虽然面试考官的提问带有一定的随意性,但并不是完全猜不到的,有的问题,许多院校面试都会问到,例如,你的研究兴趣是什么,你打算如何进行研究等。一定要事先准备,事先准备充分了,考场上肯定就回答得理想一些,考官也会认为考生有想法,有思路。 事先准备问题在英语口语的面试中也很有帮助。例如大部门学校的英语口语都会要求先来自我介绍,精心准备一份自我介绍,反复复述,之所以强调“复述”,就是不能让人听出来是“背诵”的,给考官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其次,尽可能阅读一些专业英文文献,积累一些专业词汇备用。 主持人:上面有提到了解导师的科研成果、方向对复试有很大的帮助,那您认为有没有必要提前联系导师呢? 张强:复试前是否要联系导师,是考生关心的问题。绝大多数导师十分愿意在招考前了解考生,以确认考生有无培养前途。在我看来,考生虽然确实有必要与导师联系,但一定要注意方式。例如,一些求学心切的学生会反复打电话与导师联系,假如有若干位这样的同学与一位导师联系,那么就会影响导师的教学科研工作的进行,乃至影响导师的正常生活。比较合理的联系方式是通信。学生可在信中介绍自己的基本情况,如姓名、年龄、性别、毕业学校(往届生可介绍工作单位与经历)、本科所学过的主要课程、毕业论文题目与要点、曾经阅读过的主要书籍等。多读几本导师的书,多研究一下导师的方向,表达一下对导师研究方向的兴趣及未来研究的设想等等,都会引起导师的兴趣,给导师留下良好的印象,一旦该考生进入到复试阶段,成功率会高一些。 在与导师联系过程中要注意不要进入误区。一些考生在与导师取得联系后,便会想方设法从导师那里了解某些复试信息。作为导师来讲,能理解考生迫切的求学心情,但决不能容忍过分的要求。例如,一些初试合格的学生,会通过电话、邮件向导师、乃至导师的同事、熟人来了解复试的内容、复试导师的组成等等。绝大多数导师对此是反感的,因为这不利于了解考生的正确情况、不利于选择自己所需要的学生、干扰了正常的招生工作。据了解,大部分导师不但不会泄漏复试内容,反而对这些考生会有一些抵触反感情绪。还有一些考生反复询问复试的方式、复试的项目、复试参考用书等,其实这些内容在招生简章上都十分明白地刊登着,考生自己不查,反而要求导师来解答或告知。这对考生是十分不利的,因为你自己都不会查阅有关公开的、十分容易查阅到的资料,今后如何去查找更为难找的学术资料呢?这类学生的能力往往会受到导师的怀疑。 主持人:看来复试前的准备工作还是挺多的,到了考研学生们真正发挥能动性、展现自己能力的时候了。 张强: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中的复试,是进一步选拔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环节。对考生而言,准备复试的过程是艰苦的,但是往往经历了磨难才能有更深的感受和体验。考生只有保持良好的心态,全力以赴,才能顺利地通过研究生考试复试。最后祝大家复试都能顺利过关! |
回复话题 |
||
上传/修改头像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