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考研必胜行动手册第一章考研成功者的智慧
查看(777) 回复(0) |
|
jevin
|
发表于 2010-10-10 21:49
楼主
第一章考研成功者的智慧
考研成功的六个要素 在参加了无数的考研经验交流会和切身体会了考研成功之后,我决定进一步扩大研究范围,寻找更多的考研成功者,并切实关注他们与众不同的品格和独特的生活方式,以期对考研成功者的智慧有一个更深入、更全面的了解 在这里,考研成功者们会就其在分数上成功的最重要因素谈谈自己的看法。他们的观点也许会令某些人吃惊。他们所确认的因素与大众所持有的看法出入很大。他们尤其不同意在以前被广为传唱的那种考研成功者的形象:几乎没有一个被调查的考研成功者提到单单凭借智力因素就能成功,一次也没有提到。 被考研成功者们最经常提到的,用来解释其分数上成功的六个要素是什么呢?你在下面会读到。请你用一张卡片或小纸条把这六个要素写下来,并把这纸条装入你的书包里。每当你自习时,看看这个条子。有些人告诉你,只要有坚忍不拔的品格并埋头复习你就能成功,但是,这张条子上又是怎么说的呢?考研成功者告诉你的六个要素什么呢?那就是: 要素一:明辨是非 要素二:脚踏实地 要素三:解彼知己 要素四:敞开心扉 要素五:积极面对 要素六:超越失败 运气方面的要素排在哪里呢?几乎没有考研成功者提到它。但是在这些因素中,考研成功者们也提到了不可控制的因素,比如国家宏观教育规划,它确实会给一个人的考研成败带来影响,考试大。 有人会说,不只是考研成功者们,许多考研人都具有以上所说的六个成功要素,但他们至今还不是考研成功者。这六项基本要素,如果你缺少其中一项或几项,那会怎样呢?根据广泛的调查,那会使你失去成为考研成功者的机会。但是,如果你具备这些并加上其他一些要素,即使你现在还不是考研成功者,你在将来也会成为理想中学校研究生院的一员。请再一次听听考研成功者们是怎样描述自己的: 明辨是非——选择参考书和参加辅导班 选择质量优良的参考书和辅导班有助确保考研人汲取到的知识来源是正确的,而好的参考书和辅导班提纲挈领、深入浅出的讲解更可使复习做到事半功倍。 脚踏实地——让学习贯彻始终 了解考研复习6个月的复习安排,选择适合自己的复习方法是个人努力中最重要的一环,另外,为了保证复习质量,良好的膳食和睡眠也是成功的基础。 解彼知己——选择专业与学校 选择专业与学校确定了考研人复习的方向,而选好专业与学校的唯一途径就是咨询目标学校的在读研究生们。获得他们的帮助会让每个考研人受益匪浅。 敞开心扉——抓住亲人、朋友、领导的心 确立与身边其他考研人的合作关系是提高个人劣势学科成绩的最快途径,处理好与家人、周围人的关系能产生良好的复习氛围,与单位领导处好关系能为更顺利地读研做好铺垫。 积极面对——坚持到底的唯一途径 自信心、意志力、自制力是需要时刻注意的成功基石,以成长法则为首的考研成功四大现实法则与化解忧虑的四个步骤都是积极面对考研逆境的必备知识。 超越失败——不可能的事情只需要时间 认识“失败”与“暂时挫折”的异同对考研成功至关重要,在遇到挫折时,首先要能判断其原因,然后放下包袱,一切向前看,并时时记住:不可能的事情只需要时间。 马上就做 一、对应考研的三个境界,审视自己的考研想法属于哪个考研境界。 二、根据自身情况,计算考研的成本,尤其要关注考研间接成本。 三、挖掘自己的内部指南,并养成运用此指南进行选择的习惯。 四、了解考研成功的六个要素。 恐惧也要采取行动 人们在不同的生命时期有不同的需求,一个人必须自己找到自己的平衡点,必须做出自己的选择。 应当知道,只有你自己能做这个选择,没有人能告诉你如何做。不管你做了什么选择都会有结果,有些结果是不错的,有些结果确实令人很有挫折感,但是你自己必须做这个决定。并且告诉自己: 这是我自己做出的决定,我会为此负责。 显而易见,很多人的生活或者职业生涯没有一个明确的路线图,但成功者往往是故意寻找困难的工作去做的人。人们会跟这样的人讲:“你不应该做这样的工作”、“这个工作你胜任不了”。但他选择做艰苦的工作,是因为他希望证明自己,而并非因为已经知道终点。 如果你决定考研,却有人说你根本考不上,那就让这成为他的问题,不要让这成为你的问题,你自己内心不要这样认为。只要你自己内心知道你要做什么事情,那么就去做吧。 考研不会成为任何一个人热爱的东西,但如果你感兴趣于考研之后的结果,那么,坚定地选择考研。 即使无数人对你说过考研艰难,那些话也令你恐惧,但恐惧也要采取行动,走出第一步,即使你不知道后面的路怎么走也要走出第一步,这就是你可以做的非常重要的事情,现在如此,十年以后也是这样。 价值观不要改变 在考研复习之中,每个人都在问,我应当把握什么?什么情况下我必须适应变革?但其实,最重要的是:什么绝对不能动摇。 一个人的价值观、性格很重要,不管发生什么变化,最基本的价值观绝对不要改变。 在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中,每个人最难面对的是经常要自己做出决定,这尤其体现在为考研、就业、留学这些大方向的努力中。 一个人在做这些决定的时候有可能触动很多东西,比如一些现存的想法,或是大家习惯的说法,这就导致最亲近的人也会对你产生怀疑,进而让人怀疑自己。 这时应该怎么做呢?其实,每个人都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内部指南,至少包括: 我的信念是什么? 我到底是谁? 我是不是在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情,并尽力而为呢? 做好经济预算 很多人不选择考研的原因并不仅因为考研难考,而是因为他们认为考研、尤其是读研的成本太高,所以最终选择了工作或是留学。 任何人如果决定考研,那么他至少需要考虑的成本有: 复习备考的花销(直接成本) 读研的学费(直接成本) 放弃未来2~3年薪水、职场发展(间接成本) 择业面更窄(间接成本) 放弃留学机会(间接成本) 首先是复习备考的成本,除了吃饭、房屋租金、日用品消耗这种非考研专用花费以外,包括考研参考书300~500元,辅导班600~1200元,报名费150元,为考研进行的人际交往费用和交通费用600~1000元。总计1650~2850元。 复习备考的费用,属于考研的直接成本,总计不超过3000元的花销,基本不成为一些人不参加考研的理由。 读研的学费因高校、专业不同而不同,2~3年学费大体在6000~25000之间,有些专业甚至更高,这成了很多人考研路上的重要阻碍。学费问题在有些高校可以通过贷款解决,这就要求考研人事先探明目标学校的政策再进行报考。 在所有成本中,读研的间接成本是隐藏的,因而是最可怕的。 决定自己是否选择考研应该主要关注考研的间接成本。 这类间接成本包括放弃未来2~3年工作的薪水及职场发展,研究生毕业后就业面更窄的风险,和留学的机会。有些人活动能力很强,适合在职场打拼,也许2~3年后已成为部门负责人,管理手下的若干研究生;有些人没能读上能发挥自身特长的研究生专业,结果毕业后择业面很窄,原有的优势也丧失殆尽了;有些人英语出色,又承受得起留学的成本,却在国内的研究生院继续接受着国内的教育。 在考虑这些因素的情况下,考研的成本将会很难计算,不考研的收益也不得而知。所以一定要根据以上几方面的成本因素综合考虑再下决心是否考研。 对于工作比较理想的在职考研人来说,必须考虑进来的因素更多。 黄林从外国语学院本科毕业后,在一家从事中韩外贸的公司做业务员,才毕业两年,她就已经独立负责几个客户,平均每月的收入已超过万元。对于考研这件事情,她的态度很明确:“如果参加考研,考不上还好,万一考上研究生,自己在公司这边放弃的不仅仅是几个客户和每年十几万的收入,更是本该在读研期间拿到的更多客户,甚至可能是大客户。对我来讲,读3年研究生,损失是惨重的。” “而且,等研究生毕业出来时,一切的客户资源都要从头开始。人家说,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但读研对我来说,简直是顺流而下,主动倒退。” 对于这类在职考研人来讲,还要考虑以下成本: 放弃现有人际资源、工作经历 自视更高,期望更多 年龄更大,也许不再有拼搏的激情 考研复习本身让人成长 你是一个考研人,那么恭喜你自己吧,从考研复习中得到的历练比以往任何时间、任何工作得到的都要更多。你不仅能从考研中学到具体的知识、自主管理的能力,更能锻炼自己坚韧的品格。 刚刚参加完2004年考研的曹璋说:“我觉得考研之后,自己就像变了一个人一样。以前做一个1个月的项目,总要拖到最后1周才着急起来,起早贪黑的做还不一定赶得完。现 在做同样的事情,能把整个时间跨度都把握在内,做好计划,这四周每周该完成什么任务心里很清楚,之后也能切实地执行。” “另外,现在看问题的角度变了,深度也比以往更深了,也许是做了太多马克思主义哲学分析题的缘故吧,总拿发展和变化的眼光看身边的问题。” “还有自己的英语听力,原来看新闻,外国人被采访时说的话根本就听不懂。可前几天,我突然听明白一个老美讲的是什么,虽然很多句子还是不清楚,但大意至少掌握了。” “不仅是我自己,身边很多考研的朋友都有这种感觉,感觉自己通过复习考研成长了起来。” 确实如曹璋所言,相当一部分考研人在考研之后成熟了起来。那是因为考研是人生中第一个自主负责的大型项目。 考研首先与高考不同,虽然同样是升学考试,但高考时生活由父母照料,每天有老师上课,每月有摸底考试,考生主动的成份相当少。所以不算是一个自主负责的项目。 而求职更难与考研相比,虽也有从做简历到笔试、面试的过程,同样需要求职者有若干技巧,但其时间跨度非常短,远小于至少6个月的考研复习,所以求职顶多算是小型的项目。 另外,考研是自己管理自己的过程,而工作是做着对别人而言重要的事,每天的大块时间都被领导安排,渐渐一个人的主动性就被磨灭掉了。 考研复习尤其需要有大局观,考研人要备战并打赢同一时间发生的四门学科的战争。这其中包括战略的制定——方向的选择、时间的总体安排、复习科目主次关系的确定;战术的实施——如何调整心态以使复习顺利进行;后勤的保障——维持健康与环境的和谐。所以说能打赢考研这场战争,还有什么战争打不赢? 从考研成功者们的总结来看,考研至少可以让人在以下方面成长起来: 顾全大局的眼光 大项目管理的能力 坚韧的性格 超常的耐力 以辩证唯物哲学的观点看世界 英语水平提高 考研三个境界 在正式开始之前,让我们先将所有考研人的考研意图归为三个境界: 第一境界、通过考研取得研究生学历 第二境界、通过考研获得就业竞争力 第三境界、通过考研赢得自身价值实现 这三种境界是由高到低的包含关系,第二境界包含第一境界,而第三境界在无形中包含了第二境界。 第一境界,通过考研取得研究生学历 有些考研人不知在什么样的环境中能发挥自己最大的潜力,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考研,只懂得考上了研就可以取得研究生学历。有了学历,自然应当会比本科生更吃香。至于读研的意义,他们觉得完全可以读上研了再去思考。 这种下意识的境界,虽不至于被大加赞赏,但在特殊时期,它的存在却无可非议。 目前中国的教育现状决定了本科生在大学四年学到的知识有限,而且经常脱离职业需求。教育的道理是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所以在大学没学到东西很大程度上不是大学生们的错。 那些有条件的、运气好的、平常准备得多些的本科生,毕业时会有一个好职业;运气不佳的、又没有背景的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考研成了他们为数不多选项中较稳定的一个。 这和哲学中的静止与运动,社会发展中的改革与稳定是一个道理。没有静止,无法研究运动;没有稳定的积累,也提不上社会改革。而读取研究生后再工作,就是一个为运动而静止,为稳定而积累的选择。 武胜本科时学的是统计专业,毕业后随大流考了研究生,按他自己的话说,也是“一不小心就考上了”,已经毕业两年的他回头看看考研这件事,还有点后怕。他说:“幸亏我考上了研究生,上了研究生我才渐渐明白了自己这个专业是怎么一回事。相比那些一毕业就在国家机关里面‘沉沦’的本科同学们,我还是幸运的。” 在本科生们准备不充分,不知道自己能做些什么的情况下,硬要把自己推向社会,是一种变相的“左”倾冒险主义。必须承认有人在这场冒险中找到了自己的优势,发挥了自己的特长,但这只是小部分,更多的人在这场冒险中学到的只是沉默与平庸。 当然还有一部分人考研目的明确——就是为了获得研究生学历,这部分人往往是专科文凭,或者度过本科时代却因种种原因没有得到本科学位证或毕业证。他们希望通过考研“连升三级”,一举拥有硕士学历,这样自己的文凭条件便不再留有任何弱势。 还有很多人,由于家庭条件方面的原因,毕业时并没有就业压力,报考研究生,继续学习知识就成了自然的选择。他们考研也是直接以学历为目的。可以被称为“有意识考研”的考研人。 第二境界,通过考研获得就业竞争力 第二境界的研友无一例外属于“有意识考研”——通过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找到一份更好的工作。 处于这个境界的研友人数最多,包括绝大多数的往届研友。他们希望通过读研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个人素质,以便将来能获得更好的工作机会。 金东成本科毕业工作1年,回头考研,在研究生毕业工作2年后评价考研,得出了这样的结论:“研究生阶段会给你一个更好的机会去接触实际工作。本科毕业直接进入单位往往是从底层干起,即使做了三年,往往也还是底层。假如你的项目主管可以站在十层楼的高度,那么你最多只能站到两层!但是你在读研期间做的一些项目可以锻炼你直接从十层楼看出去。这样再出去就业的时候,起点就会更高!” “有些人认为研究生教育让人学不到东西,那只是空想主义的结论。因为2~3年读研时间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除了专业所学,我在读研期间对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也进行了很深的反思,这在我以往繁忙的工作期间是不可想象的。” 一些技术工作尤其如此,比如计算机专业、电子类专业,本科生毕业进到单位,最多就是编码,甚至仅做维护工作,流动性又非常高,而且很难有什么积蓄,最重要的是核心技术不会让本科生接触,这样的工作性质让考研变成唯一的出路。 另外,现在的薪金制度也决定了研究生的薪金水平就是比本科生高,这也是提升了就业竞争力后的一个必然结果。 第三境界,通过考研赢得自身价值实现 这些考研人的意图已经超脱于就业之外,他们根本不为就业与生计发愁,研究生考试对他们来讲简直易如反掌,他们希望通过读研推动行业乃至社会的发展。当然,这种人确实少之又少。 他们其中的一部分人立志于学术研究,以推动该学科的发展为己任。蔡玉宏毕业于白求恩医科大学,其间,他的学习和工作都非常出色。毕业那年,他考到了北京大学医学院,就读心脏外科专业,师从于该领域的专家。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我热爱我的国家和自己从事的事业,从长春到北京,我已经一步一步地走出来,以后也总有让我们的研究成果走向世界的一天。” 另一部分第三境界考研人的自身价值实现并不在于读研期间学到的知识,他们只是将校园生活作为一个缓冲或一种退路,在读研期间一边谋划着出国或自己的生意,一边顺便取得一个硕士学历。 我的一个朋友姜淼,以专业第一的总成绩考取北京理工大学的企业管理专业,确认被录取后,她告诉我:“我早已经准备了TOEFL、GRE和SUB考试,准备申请去美国读应用数学专业的硕士,签证一旦下来了,我就从这边退学出去。研究应用数学才能展现我的天赋,而不是企业管理。” 在美国耶鲁大学的2000届毕业典礼上,“甲骨文”公司的埃里森应邀发言,当时他在世界富豪榜名列第二。让我们看看他上台以后对着底下的耶鲁毕业生们说了些什么: 耶鲁的毕业生们,我很抱歉——如果你们不喜欢这样的开场。我想请你们为我做一件事。请你——好好看一看周围,看一看站在你左边的同学,看一看站在你右边的同学。请你设想这样的情况:从现在起5年之后,10年之后,或30年之后,今天站在你左边的这个人会是一个失败者;右边的这个人,同样,也是个失败者。而你,站在中间的家伙,你以为会怎样?一样是失败者,失败的经历,失败的优等生。 说实话,今天我站在这里,并没有看到一千个毕业生的灿烂未来。我没有看到一千个行业的一千名卓越领导者,我只看到了一千个失败者。 你们感到沮丧,这是可以理解的。为什么,我,埃里森,一个退学生,竟然在美国最具声望的学府里这样厚颜地散布异端?我来告诉你原因。因为,我,埃里森,这个行星上第二富有的人,是个退学生,而你不是。 因为比尔·盖茨,这个行星上最富有的人——就目前而言——是个退学生,而你不是。 因为保罗·艾伦(微软公司创始人之一),这个行星上第三富有的人,也退了学,而你没有。 再来一点证据吧,因为迈克尔·戴尔(戴尔公司创始人),这个行星上第九富有的人——他的排位还在不断上升,也是个退学生。而你,不是。 你们非常沮丧,这是可以理解的。 因为你没辍学,所以你永远不会成为世界上最富有的人。哦,当然,你可以,也许,以你的方式进步到第10位,第11位,就像斯蒂夫·鲍尔默(微软公司首席执行官)。根据记载,他是研究生时辍的学,开化得稍晚了些。 现在,我猜想你们中间很多人,也许是绝大多数人,正在琢磨,“我能做什么?我究竟有没有前途?”当然没有。太晚了,你们已经吸收了太多东西,以为自己懂得太多。你们再也不是19岁了。你们有了“内置”的帽子,哦,我指的可不是你们脑袋上的学位帽。 嗯,你们已经非常沮丧啦。这是可以理解的。所以,现在可能是讨论实质的时候啦。绝不是为了你们,2000年毕业生。你们已经被报销,不予考虑了。我想,你们就偷偷摸摸去干那年薪20万的可怜工作吧,在那里,工资单是由你两年前辍学的同班同学签字开出来的。 事实上,我是寄希望于眼下还没有毕业的同学。我要对他们说,离开这里。收拾好你的东西,带着你的点子,别再回来。退学吧,开始行动。 我要告诉你,一顶帽子一套学位服必然要让你沦落……就像这些保安马上要把我从这个讲台上撵走一样必然……(此时,埃里森被带离了讲台) 美国今天发生的事在不远的将来也会大规模的在我们身边发生,因为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蛰伏在校园之中,伺机而动。 他们看到读研的同时可以工作,但工作的时候却不能读研,他们在创造事业时,顺便拿到研究生学历。如果事业需要,他们甚至可以放弃这个学历。这样的考研人在现实生活中越来越多,他们,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着中国前进的步伐。 |
回复话题 |
||
上传/修改头像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