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科技大学 - 话题

2010年考研,跨校跨专业其实没有那么难
查看(1033) 回复(0)
jevin
  • 积分:780
  • 注册于:2010-08-09
发表于 2010-08-19 19:42
楼主
对于一个考研的人来说,选择跨校跨专业并非易事,所需要的不仅仅是勇气,没想到的是,我也是其中的一份子。走不出失恋的阴影,我选择了疯狂的学习来让自己的心忙起来。
  不考不知道,考研真难熬,我当时最大的障碍就是信息不畅通,另外,因为所学的专业在目标学校并不是优势学科,在几经查询后选择了另一个相近的专业,两个跨越,我有些无措。不过经过我的自我调整,以及在一些跨专业考研咨询师的帮助下,我对自己的目标更加明确了,下面我就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一些考研历程。
  首先大家才开始考研的时候,可能会很迷茫,会不知所措,那么请大家安静下来好好的分析一下这些问题:
  考研给大家最直观的印象可能就是它的分数了。这一部分主要围绕分数问题谈谈这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只有把这些问题都弄清楚了,才能对症下药最大限度的提高分数。大家在初中可能都习惯了百分制下平均95分的生活,恨不得每门都考100才好呢;可是到了高考,就没这么高了,即使是那些分最高的省比如湖北,750分拿个680差不多就可以清华北大了,北京更低,大概620就可以了,这是什么概念?到了考研更低了,500分满分,国家线才300左右,折合百分制的60分呀,清华06年理科线也不过是350,折合70分而已。不知大家想过其中的原因没有?可能很多人都说题目难内容多,这是一方面,但不是全部。在我看来,更大的原因是一种自我管理的缺失。下面我分析几点:
  1.题目难度与复习内容
  这个应该是大多数人能够想的到的最大原因,的确是这样,考研虽然只有四门,但这每一门的内涵比起中学的考试或者本科的考试却不能同日而语。说白了,数学等于3门课的综合;政治等于5门课的综合(或许更多);专业课难度不一,简单点的就是一门课,比如清华自动化考的电路原理,难点的也是3门综合,比如清华的计算机;至于英语,虽是一门课,却是一个庞大的摊子。
  但我们应该看到的一点是:国家其实始终都在为考研降低难度,至少最近几年是这样。因为以前有些年份题目太难,使得很多人分极低,连招生单位都看不下去了,纷纷告状,于是教育部开始逐渐改革。03年开始把5门改成4门,取消了一门专业课,这是最明显的一次,至于其他小范围的就更多了,比如05年取消英语听力加强阅读和作文,政治由5个选项改成4个;06年改革政治试卷结构,取消辨析题;以及数学的难度降低,无一不表明了国家为考生减负的姿态。
  2.自我管理能力的低下
  说这个可能很多人不爱听,但事实的确如此。从大学开始基本就进入自己管自己的时代,但究竟有多少人真正的做到了这一点呢?我感觉不是很多。小学6年与中学6年,很多人已经习惯于被老师督促着走,被作业和考试逼迫着走,而始终没在脑子里形成一个自己的目标。我究竟为什么要学这些?我应该选择什么专业?我自己有哪些优势和劣势?而且这还不包括自制力,连续数年的扩招几乎让每个学校的教学质量都在下降,很多人处于一个学风不好的环境中,在吃喝玩乐混天黑的状态中度过本科四年,根本没什么自我管理能力可言。
  3.市场因素
  最近几年的考研市场绝对可以用火暴形容,凡是跟考研沾边的书几乎都能卖光,大量的书被出版,但其实精品寥寥无几。此外就是大量的考研辅导班,几乎纯粹以赚钱为目的,完全谈不上质量。上错辅导班,选错教材所造成的误导是考分低下的重要原因。
  4.学习能力没有提高甚至下降
  说这个可能又有很多人不愿意听了,但这也是事实。你可能会问:我现在都本科毕业了,难道学习能力和高中比没有进步么?对很多人来说,答案是没有进步。暂且抛开本科时你做的那些作业,参加过的那些考试不谈,扪心自问,你除了会找本习题集拼命做题,会找老师问几个问题,还掌握了什么新方法没有?这是对那些尚且刻苦的人来说的,至于那些虚度光阴者,久疏战阵,能力下降再正常不过。
  找到这些关键的问题后,自己思考解决办法,并从中确定努力的方向,那么你会发现很多以前觉得麻烦的问题也迎刃而解了。我觉得在遇到一些很迷茫的问题的时候,真的很需要有一个人能给你一定的指导,能给你点一下,能点醒你。我很幸运在跨考网购买专业试题的时候遇到了一位专业的跨专业考试的咨询师,她的很多话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现在我在一个新的环境里开始了新的生活,昨天的忧伤已经远去,我想在这个过程中得到的不仅仅是辅导,更重要的是一种精神,不做最优秀的,只做最努力的,自强不息,不断跨越!


回复话题
上传/修改头像

中国有多少个民族?

考研论坛提示:
1、请勿发布个人联系方式或询问他人联系方式,包括QQ和手机等。
2、未经允许不得发布任何资料出售、招生中介等广告信息。
3、如果发布了涉及以上内容的话题或跟帖,您在考研网的注册账户可能被禁用。

网站介绍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广告业务 | 帮助信息
©1998-2015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考研网-联系地址:上海市邮政信箱088-014号 邮编:200092 Tel & Fax:021 - 5589 1949 沪ICP备120182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