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考得人七窍生烟?一个考研生的八个质疑
查看(1278) 回复(0) |
|
huitailang
|
发表于 2010-10-19 00:46
楼主
一、想考研就得辞职?
在职考生的报名需经过所在单位的批准,就这一条规定就堵死了很多人的考研之路。 很多单位(尤其是落后地区的效益差的单位)就靠这一条来留住人才,就算留不住你的心 ,也要留住你的人。在这种情况下,你要么低下高傲的头颅,低声下气地去求领导,要么 就得辞职,这成了很多考生不得不面对的两难选择。 二、考研其实就是考英语? 这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但时至今日还是没有任何起色。研究生考试本来应该更突出 对人才专业能力的考核,英语不过是工具,但在研究生考试中却被提到了空前高的位置, 英语成绩的好坏往往成了能不能考上的关键法码。英语过了关,考研就成功了一大半。这 就使得很多本科或专科学英语的考生虽然专业课一窍不通却轻而易举地就上了研究生,而 很多专业功力深厚、很有发展前途的考生却因英语水平一般而落选。 三、密密麻麻就能得高分? 判卷成了挣钱的手段。有的招生学校甚至将研究生考卷交给别的学校老师评判,判卷 和导师脱节,这怎么能将一个学生的前途真正放在心上?一位著名学府研究生判卷老师私 下里曾戏称“判研究生的考卷就好像是拆信封”,他曾经翻过一摞政治考卷,通篇都是6分 。政治考卷每道题满分15分,为了提高判卷速度也是提高挣钱速度,大家达成的不成文的 共识就是对于答得少的就给6分,多一点的就给7分。甚至有录取的考生表示,专业考试更 没有问题,只要写满就行。 四、晃晃悠悠的庸才最好? 在这里,备受质疑的主要是单科线。研究生考试需要你每课都要达到单科线(一般是 五十多分),只要有一科没达到,那么即使你总分再高,也考不上。虽然有破格录取的规 定,但这一条基本上形同虚设。这就意味着晃晃悠悠、四平八稳的人更符合研究生条件。 实际上,很多很有专业才华的考生是被卡在单科线上了。为什么单科线会如此重要呢 ?难道研究生教育不是为了培养某一方面的专业人才而是要像中小学教育一样也来个全面 发展?高考都不设单科线,为什么研究生考试反而要设呢?实际上,所谓的单科线其实就 是公共课的分数线而已,一般来说专业课是很少有达不到单科线的。这就回到了前面提出 过的问题:考研究竟是考学生的专业水平还是主要考查学生的英语和政治水平? 五、精英选拔还是大众选拨? 研究生是在选拔更高更好的人才,很多专业课试题出得太偏,这样如果考生跟导师事 先毫无联系的话,就会很吃亏。更致命的问题是题目出得太陈腐,完全考知识性的题目, 只能考查学生死记硬背的能力而考不出学生的创造力与发展潜力。也不关注这些人的治学 底蕴及为人修养,人品不好何以治学? 六、收不收费看你重不重视? 现在读研仍有公费名额,若考上公费,可比自费少花几万元。而各校的公费生名额往 往只给第一志愿报考本校的,而很少给调剂来的考生。它完全不是论考生的真实水平,而 只看考生对本校的重视程度。 七、资格放宽导致鱼龙混杂? 有人可能会说,过于放宽研究生的报名资格难免会鱼龙混杂、泥沙俱下,增加管理的 难度,容易使一些不够水平的人浑水摸鱼。但这样的说法不过是推卸责任、怕麻烦而已。 报考的人多了,完全可以通过改革考试的方式与内容以及加大监考的力度来选拔出真正的 人才,仅仅通过缩小选拔面就能保证是从精英之中选精英吗? 八、办学自主增加腐败机会? 选拔更高的人才就需要给办学(包括招生)更多的自主权。有人可能会提出质疑,给 高校过大的办学(包括招生)自主权会给高校以腐败的机会。比如说一些高校可能会为了 自身的经济效益而乱招生、滥发文凭。笔者认为,目前首要的是各高校的招生要公开化, 给考生以知情权,避免暗箱操作。扩大高校招生的自主权虽然暂时可能会使一些人滥竽充 数,但它至少不会埋没人才。随着改革的深入,滥发文凭的现象会逐渐减少。从根本上说 ,这需要发挥市场的选择作用。当一些学校所发的文凭越来越得不到社会的承认的时候, 它们自然会考虑减少招生的数量、提高生源的素质。当然,在改革之初,教育部可适当保 留一些管理权力,比如说审批各校的招生名额,防止过度招生的现象,以及逐年对各高校 的研究生培养质量进行评估,并辅之以相应的监督等等。 |
回复话题 |
||
上传/修改头像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