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 - 话题

厦门大学公共管理方式创新
查看(1186) 回复(0)
tingyu
  • 积分:12375
  • 注册于:2010-09-06
发表于 2010-11-27 01:04
楼主
学院老师课件,供大家做相关参考-----答题时还需以指定参考书为准!

专题3 公共管理方式创新

一、 研究背景

(一) 相关历史因素
1. 政府职能转变与复杂多变的宏观环境对政府能力的新要求
2. 西方国家政府管理方式变革
3. 国家公务员素质的更新

(二) 宏观考察方法
1. 关注中国政府管理方式变革的现实进程
2. 把握政府管理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的基本趋势
3. 注重研究各种公共管理方法(工具)的使用条件、时机及运用艺术
(三)选题策略


二、 中国公共管理方式创新


(一) 公共决策方式创新

1. 决策公开制度
2. 专家咨询制度
3. 公共信息管理制度
4. 公众参与制度
5. 公共决策评价制度
6. 公共决策责任追究制度

(二) 公共决策实施(执行)方式创新
1. 公共管理手段创新
2. 公共资源配置方式创新
3. 公共沟通机制创新
4. 信息技术与机关工作方式创新
5. 公共监管方式创新
6. 绩效评价方式创新

(三)公共物品供给方式创新


1. 公共物品供给方式创新的基本方向


(1) 投资体制创新

(2) 经营体制创新

(3) 监管体制创新

2. 正确处理公共物品供给中的政府与市场关系
在公共物品领域,政府作为自觉的、强制性的、维护公共利益的力量,市场作为自发的、自由选择的、激励个体活力的机制,二者是相反相成的。公共物品领域中的市场化改革有赖于政府的强有力的推动(政策引导与制度规范),而扩大市场机制的作用范围又正是提高政府的公共物品供给能力的重要条件。


(四)公共服务方式创新


1. 建立公民导向的服务机制

2. 正确处理政府管制与服务的关系

3. 发展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合作关系


三、 研究课题(研究方向与领域)
a) 中国公共决策咨询制度建设
b) 中国公共决策公众参与制度建设
c) 有效的公共决策责任追究制度及其在中国的实现途径
d) 新时期中国公共管理手段创新
____从搞运动式的行政动员到各种行政手段的综合运用
e) 公共领域中引入市场机制合理范围、制度安排和管理措施
f) 信息技术对政府行为方式和制度更新的影响
g) 信息化时代中国政府公共沟通机制创新
h) 转型时期中国政府的权力监督机制
i) 转型时期中国政府的社会监管机制
j) 绩效评价对中国地方政府行为的影响
k) 基础设施体制改革中政府管理方式创新
l) 教育体制改革中政府管理方式创新教育
m) 卫生体制改革中政府管理方式创新教育
n) 文化体制改革中政府管理方式创新
o) 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中政府管理方式创新

参考文献:
1. 俞可平:《治理与善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
2. (美)B﹒盖伊﹒彼得斯《政府未来的治理模式》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3. (美)史蒂文﹒科恩等:《新有效公共管理者》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4. (美)戴维﹒奥斯本等:《摒弃官僚制:政府再造的五项战略》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5. (加)加里斯﹒摩根:《驾御变革的浪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6. (美)拉塞尔﹒M﹒林登:《无缝隙政府》中国人民出版社,2002年
7. (美)E﹒S﹒萨瓦斯:《民营化与公私部门的伙伴关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8. (美)凯瑟琳﹒纽科默等:《迎接业绩导向型政府的挑战》中山大学出版社,2003
9. (英)简﹒莱恩:《新公共管理》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
10. (美)简﹒芳汀:《构建虚拟政府:信息技术与制度创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11. (美)约翰﹒克莱斯﹒托马斯:《公共决策中的公民参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12. (美)戴维﹒H﹒罗森布鲁姆等:《公共行政学:管理、政治和法律的途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13. (美)尼古拉斯﹒亨利:《公共行政与公共事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14. (美)乔治﹒弗雷德﹒里克森:《公共行政的精神》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15. (美)理查德﹒J﹒斯蒂尔曼二世:《公共行政学:概念与案例》中国人民大学出

回复话题
上传/修改头像

数字5和50哪个大?

考研论坛提示:
1、请勿发布个人联系方式或询问他人联系方式,包括QQ和手机等。
2、未经允许不得发布任何资料出售、招生中介等广告信息。
3、如果发布了涉及以上内容的话题或跟帖,您在考研网的注册账户可能被禁用。

网站介绍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广告业务 | 帮助信息
©1998-2015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考研网-联系地址:上海市邮政信箱088-014号 邮编:200092 Tel & Fax:021 - 5589 1949 沪ICP备120182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