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 - 话题

厦门大学校歌歌词含义浅探
查看(1664) 回复(0)
tingyu
  • 积分:12375
  • 注册于:2010-09-06
发表于 2010-09-22 09:23
楼主
强!自强!学海何洋洋,谁欲操鑰发其藏。鹭江深且长,致吾知于无央。
    自强!自强!人生何茫茫,谁欲普渡驾慈航。鹭江深且长,充吾爱于无疆。
    吁嗟呼,南方之强 。吁嗟呼,南方之强。

厦门大学校歌歌词含义浅探

[ 作者:校友总会  黄宗实 ]

  20世纪初叶,随着现代教育制度的诞生,我国开始兴起“学堂乐歌”,即新型学校学生们所唱的校歌。我校创办伊始,校主陈嘉庚先生就事先计划创作校歌,将学校的校训、办学理念和宗旨融入校歌中。歌词主题明确、集中,即爱国爱乡、勤奋好学、诚信进取、追求高远,体现了办学者对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的高度重视和殷切期望。我校校歌,与校龄同庚,从建校伊始举行开校式的第一天起,就以其独特的个性,自强不息、催人奋进的歌词,优美的旋律和雄伟的气势,激发了一代代厦大学子。
  关于校歌歌词的诠释,已有许多学者和校友进行过研究,出现了多种“版本”。笔者不惴冒昧,提出一些理解和看法,愿与诸君共同探讨。
  歌词的中心思想是依据建校初始阶段制定的“自强不息”的校训加以阐发而创作的。歌词分两段,句式整齐,用词优雅,每段首尾皆突出一个“强”字,由“自强”进而达到“南方之强”,语句的前后呼应与逻辑联系,都极为严谨而精练。
  “自强不息”语出《易经》“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按首任校长邓萃英在厦门大学成立开幕式上所说的,大学之要务除“研究学术”、“培养人才”和“教育与社会联为一气”这三项外,还需再加上“自强不息”这一要务,就是要求每从事一项事业,必须要努力向上,永不懈怠,方能有成效。而在此之前,陈嘉庚在1919年7月发表的《筹办厦门大学演讲词》,就已经为“自强不息”的校训精神作了正确全面、生动感人的描述了。他说:“民心不死,国脉尚存,以四万万之民族,决无甘居人下之理。今日不达,尚有来日,及身不达,尚有子孙,如精卫之填海、愚公之移山,终有贯彻目的之日。”
  歌词第一段“自强!自强!学海何洋洋!谁欤操钥发其藏?鹭江深且长,致吾知于无央。”句中的“洋洋”指水面广阔,引申为知识浩如烟海,学问无穷无尽,与末句的“无央”相呼应。“央”,终止之意,就是指追求学问、知识,要不断努力,毫不松懈,永无止境。整段的意思包含两方面:一是要求教师在授业解惑、传授知识的时候,不能照本宣科,而是要注重启发学生,让他们掌握获得知识的方法。第二,要把学习书本知识和实践结合起来,要能动手,善“操钥”,才能开发知识宝藏。面对泱泱学海,莘莘学子可以手“操”“发藏”之“钥”,在校时汲取知识,开发智力;走出校门后,能以其所学贡献国家服务人民,而且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新的科学文化知识,这样才能像鹭江那样,既深且长,“致吾知于无央”。
  歌词的第二段“自强!自强!人生何茫茫!谁欤普渡驾慈航?鹭江深且长,充吾爱于无疆”。“无疆”,指无穷无尽之意。这一段突出的是人本精神,就是说,学生不仅要学会治学,更要学会做人。百年树人,教育为本。树人的根本,在于教化,在于学生的养成教育,也就是道德和独立人格的培养。“人生茫茫”并非指对前途命运感到无望的消极情绪,而是说面对这苍茫的人生,我们的要务是什么?是要自强不息,发奋努力,注重培养独立的人格、高尚的道德情操,使自己成为一个高尚的人,纯洁的人,能为人类社会做出贡献的人,抑或是相反,遇到困难,悲观失望,对待学习,缺乏信心,畏难退缩,成为一个无所作为的人?“普渡驾慈航”,这里虽然使用了佛教词语,但绝非是用佛经来教育学生,而是指老师要为人师表,言传身教,即“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对学生进行指点和教导,引导他们走上正道,成为人才;要求学生在个人道德修养方面,要有宽阔的胸怀、慈善的涵养与博爱的精神,为人民的福祉与社会的进步而奋斗。这里的“爱”,含义既深且广,既指师生之间、同学之间、教职员工之间纯真的感情和友爱,也指每个人要养成互助友爱的“团队精神”,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相互帮助,相互爱护,共同推进人类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这种“充吾爱于无疆”的境界,也是本校办学宗旨的体现。
  歌词的最后是向全校师生提出勉励和号召:“吁嗟乎,南方之强。”“南方之强”语出《中庸》第七章。文为“子路问强。子曰:南方之强欤?北方之强欤?抑而强欤?宽柔以教,不报无道,南方之强也,君子居之。衽金革,死而不厌,北方之强也,而强者居之。”朱熹的《四书集注》中对“南方之强”的解释是:“南方风气柔弱,故以含忍之力胜人为强,君子之道也。”这是说,南方风气与北方风气的刚劲、以果敢之力胜人为强是不同的。对于地处亚热带、四季如春的海岛城市厦门来说,校址设在其东南端的厦门大学,正具有南方风气的温和、宽厚、沉稳的个性,她的强大正体现在以柔克刚、宽柔以教的风格。
  陈嘉庚先生在筹办厦大之时,于1920年11月发表了“筹办厦门大学演词”,强调要把厦门大学办成“南方之强”。他说:“尝观欧美各国教育之所以发达,国家之所以富强,非由于政府,乃由于全体人民。中国欲富强,欲教育发达,何独不然”,“国家之富强,全在乎国民,国民之发展,全在乎教育”。正是这种炽热的教育兴国、强国的爱国精神,鼓舞了陈嘉庚先生倾资兴学、不惜一切代价,全力以赴办教育的昂扬斗志。不仅如此,他还对把厦门大学办成“南方之强”的高等学府,充满乐观必胜的信心。他在“演词”的最后说:“但鄙人对中国前途甚抱乐观?何也?因中华共和国纪念日为十月十日,此四字合成,则含有‘朝’字,则中国之前途,犹如‘朝气’蓬蓬勃勃之现象。(笔者按:这也是对“南方风气”的绝妙解释)我人既生于此时,可不努力前进(注:这就是要有“自强不息”的精神),以达此蓬蓬勃勃之地位乎?”笔者认为,陈嘉庚在筹备厦门大学之时的这个讲演,就是对“南方之强”意义的最生动的表述和最准确的阐发。就是说,要强国必强校,振兴国家要靠人才,必须以教育为本;而办好教育,则要发扬自强不息、宽柔以教的精神,培养优秀的国家建设人才。
  “吁嗟乎”是感叹词,这里是表现发出号召的语气,要求全体师生员工共同努力,以“自强不息”之精神,达到“止于至善”之境界,所培养造就的人才要达到“使本校之学生虽足不出国外,而其所受之教育,能与世界各大学相颉颃”。也就是要把学校办成与世界著名大学相媲美,中国南方之著名的高等学府。诚如美籍化学家、知名校友李联欢在母校65周年校庆大会讲话中提出的:“我猜将来所指的‘南方之强’,可能有更广泛的意义,说不定有一天,我们可以自慰:北方有清华、北大,中有交大、复旦,东有斯坦福、哈佛,西有牛津、剑桥,而南方有我们的厦门大学!”
                                                                     



回复话题
上传/修改头像

在中国9月10日是什么节?(答案为两个字)

考研论坛提示:
1、请勿发布个人联系方式或询问他人联系方式,包括QQ和手机等。
2、未经允许不得发布任何资料出售、招生中介等广告信息。
3、如果发布了涉及以上内容的话题或跟帖,您在考研网的注册账户可能被禁用。

网站介绍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广告业务 | 帮助信息
©1998-2015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考研网-联系地址:上海市邮政信箱088-014号 邮编:200092 Tel & Fax:021 - 5589 1949 沪ICP备120182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