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名校考研专业课常考知识点(10)
查看(727) 回复(0) |
|
易水竹
|
发表于 2014-12-17 20:01
楼主
(二)效用理论 从理论上来看,利用效用理论分析消费者行为的目的在于寻求需求曲线的基础。 有关消费者的理论假定。微观经济学中的消费者通常是指一个独立的决策单位,可以是一个 人,也可以是一个家庭。消费者使用既定的收入进行消费,目的是为了获得效用最大化。 效用。效用描述了消费者对所消费商品的主观评价。对消费者判断消费效用能力的假定形成 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 基数效用论。假定消费者消费某种商品获得的效用可以用基数加以度量,从而效用也就是 消费数量的函数。在选择消费数量时,消费者依据的是边际效用而不是总效用。边际效用是 指消费量增加一个单位给消费者带来的效用增加量。通常假定边际效用服从递减规律。 在基数效用论的假设条件下,消费者的行为可以由以下最大化问题加以描述: 〓〓[WTBZ]max[WTBX] U=U(x?1, x?2, …, x?n) 〓〓[WTBZ]s.t.[WTBX]P?1x?1+P?2x?2+…+P?nx?n=m 即在既定收入m的约束下,消费者选择n种商品的消费数量,使得效用为最大。当消费者获得最 大满足时,消费者处于均衡状态,条件为每单位货币购买到的边际效用都相等,且等于货币的 边际效用,即 〓〓MU?1P?1=MU?2P?2=…=MU? nP?n=λ 式中:λ为货币的边际效用。 由以上消费者对均衡条件可以得到该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求曲线,即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 况下,一种商品价格的变动使得消费者最大满足的消费数量变动,变动的价格与最大满足的消 费数量之间的关系即为消费者的需求函数。若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成立,那么消费者的需求曲 线向右下方倾斜。 序数效用论。假定效用只能用序数加以度量,即消费者对所有的商品组合具有偏好次序。同 时假定,偏好具有完备性、传递性、非充分满足性等。在此基础上,可以用无差异曲线表示消 费者的效用等级。无差异曲线具有斜率为负、两两不相交、凸向原点等特征。其中,边际替 代率递减是可以代替边际效用递减的一条心理规律。 与基数效用论一样,消费者在既定的预算约束条件下寻求最大的效用等级。在图形上,消费者 的最大满足点表现为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约束线的切点,条件为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等于商品的 价格比,即 〓〓MRS??1,2?=P?1P?2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一种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动,通过消费者的均衡条件,可以得到 消费者对该商品的一系列最优消费量。根据定义,商品的价格与最优消费量之间的关系就是 这一消费者的需求函数。在这里,价格变动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对解释需求曲线是否向右 下方倾斜起了重要的作用。 把市场上所有消费者对一种商品的需求曲线沿横向相加,得到该商品的市场需求曲线。 |
回复话题 |
||
上传/修改头像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