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业的理想(转载,与那些考研失利的人共勉)
查看(1090) 回复(0) |
|
huitailang
|
发表于 2010-11-08 17:57
楼主
昨天一位参加冬季哥大中国青年发展项目的人大美女说,她参加这个项目最大的收获就是
清楚了自己想要什么。她决定追求自己的梦想,即使接下来的几年她 可能失去许多。即使 几年后相比她同龄人或者同学,她可能还是一无所有。但我觉得她是值得钦佩的。有多少 人在追求自己的理想或者敢于追求自己的理想。在现实 面前,我们往往觉得理想给我们带 来的只能是精神满足而不会是物质的积累。确实,现实告诉我们,从事任何行业光有理想 和兴趣还不行。还有很多主观和客观因素 决定了追求理想的结果。比如天分,性格,财力 ,机会,运气,人脉,时机等等。 我常常佩服那些执著的艺术家,但是他们 的身边还有很多同样执著却无法成为'家'的追求 艺术理想的人。赵本山只有一个,但是二人转演员何其多;郭德钢只有一个,但是相声演 员不在少数;宋祖英只有 一个,但是有才的甚至更有才的民族女歌手不计其数;凤姐只有 一个...她那么彪悍的女人倒是不多。那我们是否应该看到那么多失败的例子就不敢追求自 己的理 想呢?是否应该看到成功的例子而盲目跟进呢?两个极端肯定都是错误的。 我觉得对于大多数人,我说的是普通人,也就是那些没有靠山的人,你应该至少具备两点 :self-identified and consistent but flexible。首先你要看清自己,自己的优点和弱 点,自己的特长和天分。而这个需要多锻炼多实践多经历多思考才能看清自己。 其次是坚韧但又不乏灵活。有人说,consistent和flexible这 两 个词意思相反阿!没错 ,还是那句话,不要走极端。我们一方面要想清楚自己的理想是什么,要敢于为之付出, 更不要轻易地放弃和改变。很多人容易把兴趣和理想 混淆。往往觉得好的东西就有兴趣, 就是自己的理想。今天看到歌星很灿烂就想去学唱歌,明天看到炒股很挣钱就觉得自己可 以做股神,后天觉得华尔街很眩目就想 去学金融。兴趣可以广泛,但理想不能。你可以根 据你的兴趣发展一份事业而获得物质上的积累比如现在一些年轻人创业,然后你可以用你 的物质积累去追求你的理 想而达到精神满足。比如中国最早一批证券操盘手之一,95年在 君安证券当所长的王明夫完成原始积累后,创办了和君商学院辅助优秀年轻人创业。 有的人可能很早就知道了自己的理想,当然不是你小时候在课堂上说得“我长大想当科学 家”。有的人在经历很多之后才明确自己的理想。而你一旦明确了你的理想,应该坚守你 的理想, 并为此一步一步准备。理想的实现不是一日之功,而且追求理想的时机上要灵活 。时机不成熟,可以放慢脚步。根据自己的特长和手中的资源来决定当下需要优先做的事 情。一个善于明确事情轻重,安排先后priority的人更容易获得成功。这也是现在很多大 公司和商学院申请所看重的。 之前哥大中国青年发展项目中有一个学员特别喜欢音乐,弹的一手好钢琴。上了中国数一 数二的大学攻读理科专业,但是他没有兴趣。而他陷于音乐兴趣和乏味学业的矛盾情绪中 ,学业和钢琴都没有得到进步,在精英云集的大学里渐渐变成’非精英’。 来了美国后, 他慢慢想通了。他如果在钢琴上有天分,那么就下定决心苦练。他如果觉得音乐是生活中 必不可少的一个兴趣,那么可以先追求事业上的成功再去满足 自己的音乐兴趣。所以他现 在决定先通过学业上的提高来实现留美的第一步计划,然后争取在金融行业完成积累。将 来时机成熟再重拾自己的音乐梦想。 前不久看了大学生电影节获奖作品<待业青年>, 想必大家也都看了。不同的圈子,不同的 生活,大学生,动漫设计者,CBA球员,职业网游竞技者,乐队鼓手,...。各种职业的80 后,或迷茫或执著,或抱 怨或无悔。有为梦想而放弃学业,也有失败后渴望回到学校。有 说大学四年操蛋的,也有说最大的遗憾就是放弃了大学。林林种种,人生不可能完全相同 ,人生也不可能一切顺利。在你22岁的时候遇上了低潮,不代表你30岁无法达到人生的高 点。在你38岁的时候实现了人生梦想,不代表你之后再没有坎坷。在青少年的时候我们应 当多尝试不同兴趣以明确自己在市场的立足点;在中青年的时候我们应当具备稳健的做事 风格和承担责任的能力;在中年的时候应该具备广阔的胸怀和平淡的态度。胜能够反省, 败能够笑对。 如果理想必须待业,那就在待业的时候为追求理想做好更充足的准备。 (zz) |
回复话题 |
||
上传/修改头像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