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行政管理
查看(1392) 回复(0) |
|
huitailang
|
发表于 2010-11-19 23:26
楼主
总
仔细研究了真题和看了师哥师姐的经验分享后,发现了这样一个问题,首先,贸大行管的参考书每年至少换一本,其次,再给大家说两个现象:2009年试卷考得师哥师姐是人仰马翻,2010年考得我们是万籁俱静,为什么呢? 1)2008年之前,政治学在行政学中占的比例最高,不少师哥师姐将相对多的时间精力分配给了政治学,但是2009年的考试中政治学只出了一道论述题…… 2)2010年,我们汲取了师哥师姐的教训,每一本都付出了同等的时间和精力,但是,至少我,是按照大题(名词解释、简答、论述)准备的,可是,增加了题型,尤其对我们这些跨专业的…… 说以上这些,是想回答大家一个问题:“哪一本书比较重要,每本书的哪一个章节比较重要” 这也是我刚开始学习时想知道的,但是,根据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有了重点大家都知道,就等于没有重点大家都不知道,因为,这是选拔性的考试。 看一下历年考试的变化,我们就会逐渐明白:其实,没有什么现成的规律和捷径让我们走,唯一的办法——以不变应万变,把每一本书的全部内容都看到,都复习到,坚持下去,不要放弃! 押宝可能会成功(比如《公共政策分析》最后两章我只虑了一遍,没考到),也可能失败(《公共管理学》名词解释——市管县,只看了两遍,头脑中只有印象)。 其实,当把一本教材认真看了两遍以上时,自己便自然而然地对这本书的知识脉络,框架结构有所掌握,也会分的清那些部分需要背,哪些内容需要理解,到时即使考到了理解的却没有背的内容,也能根据自己对其意思和内容的掌握将答案组织出来。 分 英语 我是英语专业的,在这里只是想提醒我和情况差不多的同学,不要忽视公共考研英语,它与专业四级、专业八级,甚至大学英语六级完全属于两个不同类型的英语考试。(我就差一点被其绊倒) 专四、专八侧重于词汇和句子,只要文章看懂了,题就能做对; 公共考研英语更倾向于逻辑推理和思维判断,我们通常遇到的情况的是:文章读懂了,题目也看明白了,可就是做不对… 大家可以看看十年真题的阅读理解,没有一道题目的答案,是可以很轻松地从原文中一字不差的找到对应答案的,充其量有几道同义词替换的答案而已。 多练一下逻辑和思维,当然,如果词汇和语法还不行的话,那就比较困难了。 我用的是张剑的黄皮书系列,感觉还不错。 临考前模拟了几次,不为其它的,只为了把握好时间的分配。 政治 政治今年比较简单,可能是应为我们这一届是高校政治课改革的第一年,出题人也在摸索中出题,但是,以后逐渐有了新的出题经验,难度肯定会增加。 我用的是红宝书(第一轮),还有任淑芬的序列二和三(第二轮),最后用的是启航20天20题和肖秀荣的最后四套(冲刺)。 暑假8月份上的辅导班,当时辅导班的名为“暑期强化班”,其实对我来说是基础班,啥都是刚开始接触嘛… 说明几个问题: 1)辅导班的作用因人而异,把命全押在辅导班上报那几千块钱的VIP班也未尝不可,对于我们大多数同学来说,学到一定程度,你也就能自己判断怎样利用辅导班了。 我是让辅导班帮我扶上了路,以及到最后听了它的冲刺串讲,其它的都是一天两个多小时,自己看、背、做题。 2)启航20天20题并不是20题,而是200多个题,如果打算用那本书的话,不要仅仅是只买了一本书,听一下它的点题班,它会给你压缩一下,不然在那剩下的十几天里,自己把那全掌握下来代价比较大。买正版的上面带有用户名和密码,或者去启航的辅导班听。 3)说一下我最后为什么没用任淑芬的序列四,在听冲刺串讲班时一位辅导班的老师评论的任淑芬(注意,不是我的看法,而是辅导班的老师,在此我只是转述一下,不过,我认为多多少少有一定的道理)。 在上世纪90年代和本世纪初,任老师的确很厉害,全国大多数考研的人都会选择任老师,任老师辅导也真的很有效果。不过,那个年代的考研人数少,政治试题也与现在完全不一个类型,那是的试题,诸如“三个代表的重要意义”一样,题目的答案可以整段整段地在课本里找到,只要背下来就行,很少需要思维的运行。 但是,随着高校的扩招和考研人数的增加,考研政治试题也逐渐转型,死记硬背已不再能拿高分,更多地是侧重于逻辑分析(大家可以对比一下两个年代的试题,自己感觉一下)。 而任老师的辅导风格却没有太多的改变,没有紧紧跟上时代的步伐。(估计这个辅导班的老师也曾经是任老的学生,才说的出这样的看法,呵呵) 说的有一定的道理,但我个人认为,没有必要为此而否定任老师,在第一轮第二轮的基础和提高阶段,有必要通过像任老的风格那样,熟悉和背下那些最基础的知识点,为以后的提高打好准备;而到了末期,则要更侧重于试题分析的训练(问的什么?答案包括几个知识点?怎样组织答案?)此时可以用其它的资料了。训练答题思维用真题历年分析那本书还不错,橘黄色的那本,当时借的同学的,看了最近三年的真题分析。 4)答题模板,这个最好自己总结,可能会用的到,也可能用的时候很吃力,或者根本用不到。包括英语的大小作文,用模板多套几次练练。(个人还是根据需要而定) 但如果用模板的话,注意稀缺性,还是同样的道理,大家都用相似的模板答题,没了差异性,也就没了选拔性。 专业课 学习另一个专业,即便成功,也实在不好意思拿出我的经验,无非就是看一遍,抄一遍,背几遍。 政治学主要用的是论坛里的人大博士100多个知识点(改版后自己有修改添加),公共管理学主要用的是论坛里图片,财政学用的是金圣才的辅导书,政策学和行政法学没找到相应的辅导资料。(只是后来偶尔发现几个,最后把几个网址发到邮箱里,大家去看看,根据各自情况自己把握吧。) 还有,从豆丁网买的资料到后期就没再用到,看的自己的笔记。 看一遍 正式备考之前看了一些其它的资料,感觉跨专业的同学要是掌握了一些经济学知识的话,学习财政学不会那么吃力。今年复试的选作题之一就是有关经济学的。 今年复试笔试的最后一个大题是选做题,二选一: 1)、一条河的上游有一家化工厂,其每生产一单位产品的收益为100—1/4Q, Q为工厂产品的产量,其边际成本为20+1/2Q, 工厂将废弃物排入河流,生产每单位产品产生的废弃物对下游渔民的损失为1/4Q, 问题: A: 厂商利润最大化的产量是多少? 帕累托最优产量是多少? B: 若政府对工厂课以庇古税,使工厂的产量保持在帕累托最优产量,此时的庇古税为多少? 政府收入为多少? C: 若政府将河流的产权指派给了上游的工厂,那么,根据科斯定理,工厂与渔民协商后的产量为多少? 2)根据我国实际,谈谈如何加强官员问责制。 抄一遍 其实就是做笔记。 给你们的建议是,笔记最好自己做,认真的做一遍笔记,花费的时间可能比较长,但绝对有收获,坚持下去。 我也购买了电子版的笔记(陈振明&杨光斌),真是万分愧疚,我的U盘在准备毕业论文期间弄丢了,家里的电脑上只备份了一部分,发到邮箱里,你们可以去看看,最后告诉你们邮箱和密码,因为我还没有权限上传,当然也可以请版主代为上传,谢谢版主。 另外,为大家说一下我在抄书的过程中总结出的小方法: 许多大条目下有若干个小条目,把某个问题所包含的知识点记住应该不难,问题是到时能否全部想起来。 先给大家讲个笑话: 某学校食堂的饭菜非常难吃,学生经常将大部分难以下咽的饭菜倒掉,校方为了使广大同学保持节约粮食的优良作风,为此,出台了一套学校规则条令——《倒饭细则》…… 倒饭细则==(引)导、(规)范、(维)系、(选)择 (公共管理伦理的功能——《公共管理学》P469-470 ) 再给大家说个故事: 孔子的弟子在其老师安息后,开始制作孔子的简记,各自争着表达自己对老师是多么忠厚。 安息制简记,自争忠厚 安息制简记,自争忠厚 === 安稀质检记,自争中后 === 安(全)、稀(缺)、(资)质、检(验)、(登)记 ,自(主)、(竞)争、中(介)、(事)后 (行政许可的设定范围——《行政法原论》P285-287 ) 注: 让大家见笑了,旁门左道,不用也罢 背几遍 这才是最痛苦的阶段,也不用呆在图书馆了,找个可以出声的地方哇啦啦地背上一天就行… 背书的同时我也在看书,以至于虽然增加客观题有些措手不及,但还不至于手足无措。 复试 今年复试与往年的最大不同是,刷人了… (祝福他们…) 今年的复试笔试考的专业课,至少我认为是还是初试指定的那五本参考书上的,题目也和初试试卷差不多,有单选、多选、判断,和刚才说的最后一道大题,一个小时的答题时间。 面试是下午进行的,上来依然先是英文的自我介绍,然后是老师用英语问几个问题。 汉语的提问是有关专业课的(我是第二组的,好像和第一组的还不一样),给我印象最深的有两个,一是问有没有看过本专业的名著(之后的好几个问题都是围绕着它展开的),二是问我跨专业的考生在上研后怎样赶得上其他的本专业的同学(其实也就是问为什么跨考)。 zz |
回复话题 |
||
上传/修改头像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