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传播学考研资料
查看(1706) 回复(0) |
|
jevin
|
发表于 2010-08-18 20:36
楼主
9、威纳的控制论对传播学研究有什么贡献?
控制论是关于系统内秩序维持的一般法则的科学。按照威纳的观点,任何系统都是按一定的秩序运行的,但由于系统内部以及环境中存在着许多偶然的和随机的偏离因素,因此任何系统都具有从有序向无序、从确定状态向不确定状态的变换倾向。为了保持系统的正常运行和系统目标的实现,就需要对系统进行控制。控制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信息反馈。 控制论对传播学的贡献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传播学研究中普遍运用控制论 传播学研究对控制论的运用是普遍的,现代传播学中的制度与规范,法规、政策与管理,受众与传播效果等几乎所有的宏观、中观和微观研究领域,无不渗透着控制论的观点。 (2)把反馈的概念引入传播过程研究 控制论对传播学的另一个重要贡献就是把反馈的概念引入了传播过程研究,这对于认识人类的社会传播过程的双向性和互动性具有极为深刻的意义。在今天,反馈已经成了传播学的一个基本概念,它不仅指导着理论研究,而且指导着传播实践活动。许多传媒通过来信来访、热线电话、受众调查等等渠道自觉收集反馈信息,并把它们作为改进传播效果的重要依据。 11、根据《传播学教程》所提示,美国的传播学经验学派所研究的课题主要集中在哪些方面,为什么? 经验学派是指在传播学研究中主张从经验事实出发、运用经验性方法研究传播现象的学派。经验性方法,是一种运用可观察、可测定、可量化的经验材料来对社会现象或社会行为进行实证考察的方法,它出现于19世纪后期,在现代社会科学中有着广泛应用。经验性研究方法的主要原则是:研究程序应具有客观性和可重复性,用于调查和分析的方法和技术不能随意变更,以便为其他学者提供验证的手段;社会科学家的首要目标,是收集和提供关于理论假设的无可争议的科学数据和材料;通过公开的学术讨论,建构关于社会现象的一般理论模式或“定理”。 根据《传播学教程》所提示,从实用主义目的出发的美国的经验学派,其关注的焦点主要是传播效果问题。在这个领域,经验学派的成果积累可以说是很丰富的。美国学者洛威里和德弗勒曾经归纳了传播效果研究的14座里程碑: (1)20年代的佩恩基金会关于电影对少年儿童影响的研究。这项研究开创了以经验调查方式考察大众传播效果的先河。 (2)对1938年“火星人入侵地球”广播引起的社会恐慌研究。该研究的侧重点不是为了提出关于大众传播效果的一般理论,而是探讨引起恐慌的各种心理因素。 (3)1940年的“伊里调查”。这项调查采用了精心设计的方法和程序,是经验性研究的典范。不仅如此,该调查还提出了“政治既有倾向的作用”、“选择性接触”、“意见领袖与两级传播”,对后来的传播效果研究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 (4)40年代关于昼间广播剧听众的调查研究。这些调查揭示了受众媒介接触的一些基本动机和利用形态,开创了“使用与满足”研究的传统。 (5)40年代艾奥瓦大学的农村社会学家对玉米良种推广与普及过程的考察,推动了对新事物的“创新-扩散”传播过程研究。 (6)霍夫兰等人在二次大战期间关于电影的说服效果的实验,揭示了传播效果形成的条件性和制约因素。 (7)二次大战后至60年代的“耶鲁项目”,进一步从传播的主体条件、内容条件、对象条件等方面对传播的说服效果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心理实验。 (8)50年代《个人影响》是对《人民的选择》提出的各项理论假说的进一步验证,其意义在于揭示了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的交织性。 (9)1951年至1953年的“里维尔项目”,对传单和标语的传播效果进行了一系列心理实验。 (10)50年代至60年代施拉姆等人关于电视对儿童生活影响的研究,从“使用与满足”的角度对少年儿童的电视接触行为进行了详细调查,揭示了电视在儿童的生活、学习和社会化过程中的功能、影响和效果。 (11)70年代以后的“议程设置”研究是经验学派效果研究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它使得研究人员的关心由微观、个人层面的效果开始转向大众传播的宏观社会影响和效果。 (12)60年代至70年代由格伯纳等人进行的关于媒介暴力内容与社会犯罪的研究。这些研究虽然未能证明两者之间的直接、必然的联系,但发现媒介内容在形成人们的现实观方面有着重要的影响。这项研究后来发展成“培养”理论。 (13)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由美国国会拨款实施的关于电视与社会行为的大型研究,该研究的结果以《军医署长报告》发表。整个报告共分6卷,包括《电视内容及其控制》、《电视与社会学习》、《电视与青少年的侵害行为》、《日常生活中的电视》、《电视的效果》、《电视与成长》。这是关于电视的社会化功能及其正负效果的一次较全面的研究。 (14)1982年第二次“军医署长报告”以《电视与行为:十年的科学进步及其对80年代的启示》为题发表,该报告总结了第一次报告以后该领域的研究成果。 从以上不难看出,经验学派的研究兴趣主要集中在传播与人的行为问题上,着意探索如何通过传播来控制和修正人的行为,这些研究对社会管理来说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但是,由于经验学派的方法论和学术立场的倾向性,他们有意无意的忽视和回避了传播学研究的许多重大课题,如信息生产和传播与宏观社会结构、信息传播与社会的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关系、传播制度与社会制度的关系等等。 12、什么是传播学经验学派?谈谈美国经验学派的特点。 (1)传播学经验学派 经验学派在广义上指的是主要以经验性方法来考察社会现象的社会科学流派,它与主要以思辨方法考察社会现象的流派相区别。在传播学中,经验学派尤其指以美国学者为代表的主流传播学。从后者而言,它既是一个方法论的概念,有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一定的社会观和传播观。经验学派认为传播学的重要任务是通过改进传播机制来实现社会管理,因而又被称为“管理学派”。 (2)美国经验学派的特点 ①在方法论上采取经验主义立场,主要采用量化和实证方法来考察传播的现象。 ②在研究目的上持实用主义态度,焦点集中于考察微观、个人层面的传播过程,尤以传播的说服效果为核心领域。 ③在社会观上坚持多元主义观点,否认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支配关系,强调社会是一个由多元利益相互竞争、相互制衡的共同体。 13、谈谈传播学研究中经验性方法的意义及其局限性。(武汉理工大学2006) 经验学派在广义上指的是主要以经验性方法来考察社会现象的社会科学流派,它与主要以思辨方法考察社会现象的流派相区别。在传播学中,经验学派尤其指以美国学者为代表的主流传播学。从后者而言,它既是一个方法论的概念,有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一定的社会观和传播观。经验学派认为传播学的重要任务是通过改进传播机制来实现社会管理,因而又被称为“管理学派”。经验性方法的意义及局限性如下: (1)经验性方法的意义 经验学派是主张从经验事实出发、运用经验性方法研究传播现象的学派。而经验性方法,是一种运用可观察、可测定、可量化的经验材料来对社会现象或社会行为进行实证考察的方法,它出现于19世纪后期,在现代社会科学中有着广泛应用。 ①经验性方法论的三个基本前提如下:a.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具有自身的客观性,这些客观性可以通过一定的科学方法加以揭示;b.人类有能力开发或设计出揭示社会现象之客观性的科学方法;c.任何关于社会现象的理论和假设,都能够通过一定的科学方法得到证明或否定。因此,经验性方法论与社会科学中的实证立场是联系在一起的。 ②经验性研究方法的主要原则是:a.研究程序应具有客观性和可重复性,用于调查和分析的方法和技术不能随意变更,以便为其他学者提供验证的手段;b.社会科学家的首要目标,是收集和提供关于理论假设的无可争议的科学数据和材料;c.通过公开的学术讨论,建构关于社会现象的一般理论模式或“定理”。 ③经验性研究方法的意义:经验性研究方法反对从观念到观念的对社会现象作出纯主观抽象的说明,强调切实可靠的经验材料或客观数据的重要性,主张从环境或外部条件的变量出发来揭示社会现象和社会行为的原因和客观规律。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经验性研究方法是社会科学的一种必不可少的重要方法。 (2)经验性方法的局限性 经验性方法并不是研究社会现象的唯一方法,它本身也存在着严重的缺陷。 ①经验性材料的有限性。社会现象和人的行为无限复杂,而可观察、可测定、可量化的经验材料是有限的,尤其作为社会实践主体的人的理性和精神活动,在许多情况下并不能单纯的用经验材料就能够加以说明; ②研究方法的局限性。在目前的情况下,经验性研究所依赖的程序或技术主要是问卷调查或控制实验。就前者而言,仅仅具有“概率意义上的科学性”,并不具备自然科学的精确和严谨,就后者而言,虽然一部分变量或条件在实验环境中得到操作、分析和处理,但在有限的实验控制条件下得出的结论往往说明不了丰富多彩和复杂的社会现实。因此,苏利文指出:“对任何一种关于这种研究与现实生活之联系的假设,都必须给予严肃的质疑”; ③在考察宏观问题方面缺乏有效手段。经验性研究所依赖的主要是个人或小群体层面上的经验材料,在研究现实的社会微观现象方面具有一定的效应,但在考察社会的历史过程以及宏观社会结构方面缺乏有效的手段。 ④真正的“纯客观”很难做到。尽管经验性方法论者主张用“纯客观”的态度来研究社会现象,但这一点在现实当中很难做到。每个学者都有自己的文化背景、社会价值和意识形态,这使得他们的学术立场或多或少都具有特定的倾向性。所谓用“纯自然科学的方法和态度”考察社会,只能是一种幻想。 14、什么是传播学批判学派?批判学派在方法论、社会观和传播观上与经验学派有什么分歧? (1)传播学批判学派 传播学的批判学派(critical school)是现代传播学研究中的两大学派之一,是在社会科学的法兰克福学派(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出发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批判性研究)的影响下,以欧洲学者为主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学派。无论是在方法论还是在学术立场都与经验学派有着很大的区别。 (2)批判学派和经验学派的分歧 ①方法论上的分歧 方法论上的分歧并不是两大学派的根本分歧。经验学派采取经验主义的立场,主要采用实证方法来考察传播现象。批判学派在研究方法上以辩证分析法为主,反对实证主义态度,但并不一概的排斥经验调查和量化研究。特别是经过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两大学派的大辩论,双方在方法论上更有所接近。 ②社会观上的分歧 社会观的对立是两大学派分歧的关键。经验学派认为资本主义社会是多元社会,只要实现多元利益的协调和平衡,便能够消除社会矛盾,传播学的首要任务就是通过该井传播机制来实现社会管理。 批判学者则对现行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社会传播结构持否定和批判态度,并以它们作为变革的对象。 ③传播观上的分歧 经验学派的研究兴趣主要集中在传播与人的行为问题上,着意探索如何通过传播来控制和修正人的行为,在研究目的上持实用主义态度,焦点集中于考察微观、个人层面的传播过程,尤以传播的说服效果为核心领域。 批判学派在理论研究上,更多的将传播与社会理论结合在一起,着重考察与社会结构和意识形态相关的宏观问题,如信息产生和传播与宏观社会结构、信息传播与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关系、传播制度与社会制度的关系等等。 15、批判学派中包含哪些主要流派或理论?各有什么特点? 传播学的批判学派(critical school)是现代传播学研究中的两大学派之一,是在社会科学的法兰克福学派(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出发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批判性研究)的影响下,以欧洲学者为主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学派。目前批判学派中较有影响的流派包括:“文化研究”学派;政治经济学派;意识形态“霸权”理论;哈贝马斯的批判理论等,其各自特点如下: (1)“文化研究”学派 “文化研究”(cultural studies),也称为“伯明翰学派”,以英国伯明翰大学现代文化研究所(CCCS,当代文化研究中心?)的霍尔、莫利等人为代表。70年代以来,“文化研究”成了批判学派中最有影响的一个流派。该学派继承了葛拉姆西、阿尔诸塞等新马克思主义者的观点,反对简单的“经济基础还原论”,主张从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出发,来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的大众传播。 ①该学派的主要观点:大众传播产生了大众文化,其中容纳了丰富的意识形态内容,反映了斗争之下形成的权力关系;由于符号的多义性以及受众社会背景的多样性,受众可能会对文本作出偏好性、妥协性、对抗性等不同的解读。 霍尔等文化研究学者认为,大众传媒有一种“赋予意义”(signification)的独特功能,并通过这种功能从事社会“合意”的生产与再生产,从而成为现代社会的“国家意识形态装置”。大众传媒通过新闻和信息的选择、加工、结构化等活动,每日每时的都在为社会事物赋予这样那样的“意义”,但“赋予意义”活动并不是客观中立的,其背后有着利益和意识形态的驱动。他们认为资本主义媒介的一种突出倾向,就是把统治阶级的特殊利益作为似乎得到广泛社会“合意”的普遍利益加以提示。 ②文化研究学者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文本分析(text analysis)和受众调查两种,前者主要是为了揭示大众传媒为占统治地位的利益和意识形态服务的倾向,后者则是为了考察受众符号解读的多样性。 ③代表人物及观点: a.斯图亚特.霍尔的《电视话语的编码与解码》:受众的三种态度——偏好性、妥协性、对抗性。 b.大卫.莫利的《<举国上下>的观众》:由于文化条件分配的不平等,受众使用的话语范式影响其电视文本的解读过程。 c.洪美恩的《解读(达拉斯)》:受众从文本中获得快感,大众意识形态驻扎在感性层面而不是理性层面。 d.约翰.费斯克:大众媒介进行了双重消费过程。受众在第二重对“多义的”文本产生自己的快感,进行了创造性和抵抗性的消费。 (2)政治经济学派: 政治经济学派的代表是英国累斯特大学大众传播研究中心的G.默多克、P.格尔丁等。该学派依据马克思关于“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支配着物质生产资料的阶级同时也支配着精神生产资料”的观点,从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出发来揭示资本主义社会大众传媒支配与控制的现状。 政治经济学派关心的焦点是现代传媒高度集中和垄断的趋势及其带来的社会后果。他们认为,这种高度的独占和集中正是垄断资本控制着文化生产和流通的明证,大众传媒的活动最终是为了维护垄断资本的利益、意识形态和统治权力。 政治经济学派学者主要从所有制关系和经济结构上来揭示资本主义大众传播的内在矛盾和制度的非合理性,对于传播内容本身没有给予更多的关注。代表人物与主要观点有: ①赫伯特.席勒:1969年的《大众传播与美利坚帝国》,提出“文化帝国主义”。 ②达拉斯.斯麦兹:传播业的主要商品是受众。 ③戈尔丁和默多克:大众传播的垄断;公共商品变为私有商品。 ④阿芒.马特拉:著作有《世界传播与文化霸权》,认为以商品原则为唯一驱动力的全球化演进与人权、公民权的维护和捍卫是相左的;传播是民族空间的结构手段,应对民族中心主义观念保持足够的理论警惕。 (3)意识形态“霸权”理论: “霸权”一词,原指国家的霸权或政治运动的主导权,葛兰西最早在《狱中笔记》中将其作为社会分析的一个主概念加以使用。他把现代国家的形成看作是作为“强制装置”的政治社会和作为“霸权装置”的市民社会的融合,认为市民社会主要是通过“合意”或“同意”的组织化过程而维持统治的社会,随着市民社会的发展,它将吸收政治社会而形成新型的国家。意识形态霸权理论把“霸权”看作是支配阶级在一定历史时期内为维护自身利益而行使社会主导权和文化主导权的能力,而实现“霸权”的手段不是通过直接的高压政策,而是通过决定国家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方向(意识形态),使被支配阶级对现有权力结构和社会关系产生认同(社会合意)或从属意识。 批判学派的学者继承了葛兰西的这个观点,认为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支配阶级不再主要依靠国家、军队、法院等“强制装置”,而主要是通过意识形态“霸权装置”来维护自身利益。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大众传播制度就是重要的意识形态“霸权装置”之一,大众传媒通过日常的新闻报道、宣传和广告活动,把支配阶级的特殊利益描述为社会的“普遍利益”,其目的是操作形成“同意”或“社会合意”,但这归根到底只不过是一种“虚假的合意”,因为它掩盖了阶级支配的实质。总之,他们从事传播学研究就是揭露这种“虚假的合意”,唤起受众的觉醒,推动社会变革。 (4)哈伯马斯的批判理论: 哈贝马斯是德国社会学家和哲学家,法兰克福学派第二代旗手,是20世纪下半叶以来西方知识界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家之一。哈贝马斯改良了第一代法兰克福学派学者的激进主义立场和悲观主义态度,把辩证法理论和实证主义哲学、分析哲学、阐释学、语言学等结合起来,实现了批判理论额“语言学转向”,以交往行动理论为核心,构建了一个庞大的总体性哲学体系,在批判理论的重建方面产生了世界性的重大影响。哈贝马斯批判的继承了阿多诺等人对工具理性的批判,主张用交往理性来取代工具理性,从而重建理性在人类生活世界中的基础性地位。哈贝马斯的交往行动理论是建立在理性论、公共领域论、语用论三种学理基础之上的。 二战后,在继承阿多诺、霍克海默等第一代学者观点的基础上,他针对后期资本主义的社会状况的变化,试图建构一种新的社会理论。在其主要代表作《公共性的结构转换》、《传播行为理论》中,他提出了通过改善“传播的合理性”来实现社会变革的观点。他认为,近代以来的资本主义追求的是一种“工具合理性”,这一合理化过程不仅带来了对自然的支配和操作能力的扩大,而且也强化了社会的支配结构和支配关系。哈贝马斯反对导致人的异化的片面追求“工具合理性”的立场,提倡“综合的合理性”,即主张通过扩展“没有支配和强制的传播关系”来改革社会,建立基于“理性合意”的新型社会关系。哈贝马斯主要以社会哲学和语言哲学的方法来探索传播与社会变革问题,其中包括对现行资本主义社会的否定和批判,但也有不少学者指出,他的传播观带有明显的“普遍主义”和“伦理主义”的色彩。 19、施拉姆对传播学的贡献。 威尔伯.施拉姆(Wilbur Schramm)是美国传播学的创始者和集大成者,人们称之为“传播学鼻祖”、“传播学之父”。他是第一个具有创建“传播学”这样一个独立学科的明确意识并为之奋斗终生的人。他建立了第一个大学传播学研究机构,编撰了第一本传播学教科书,授予了第一个传播学博士学位,也是世界上第一个具有传播学教授头衔的人。施拉姆他早年毕业于马里塔学院,后在衣阿华大学获博士学位。他曾从事新闻工作和新闻教育,后转入传播理论的研究,在传播学学科建设方面的做出了无法磨灭的贡献。他第一次把传播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提出来,并在使之系统化方面殚精竭虑。一些学者认为,他“使传播科学从梦想变成了现实”。 他对传播学的巨大贡献在于: (1)他创立了传播学。把美国新闻学与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等其他学科综合起来进行研究,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归纳、总结与修正,使之完善化、系统化、结构化,最终使其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崛起于“学术的殿堂”。这是其最大功绩。1949年其第一本权威性著作《大众传播学》出版,标志传播学的创立。 (2)他不断著书立说,推进传播学的壮大。施拉姆著述颇丰,他曾主编了世界上最早的一批传播学教材;并曾出版过近30部论著,其中的《大众传播学》(1949)、《大众传播的过程和效果》(1954)、《报刊的四种理论》最为著名;还开辟过几个新的研究领域,如电视对儿童的影响问题、国际传播中的信息流通问题、传播与第三世界国家发展之间的关系问题等。 (3)他大力推进传播学教育,扩大传播学在教育及学术界的影响,培养众多知名学者,形成“施拉姆学派”。他曾亲自建立了四个传播研究机构,在这些机构培养出的大批研究生中,很多人后来都成为美国当代著名的传播学者。1947年,施拉姆创办了伊利诺伊大学的传播学研究所,并在那里开设了传播学硕士和博士学位课程。1950年,世界上第一个传播学博士学位在伊利诺伊大学获得通过,施拉姆正式担任该校传播系主任。1956年,施拉姆又在斯坦福大学创办了一个传播学研究所。1973年,施拉姆出任夏威夷东西研究中心传播研究所所长。 6、为什么说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交往”理论是唯物论传播观的出发点?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著作《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提出了“交往”的概念,他们对于“交往”的定义是:第一,交往指的是以物为媒介的人与人的交往关系;第二,交往是以“语言”为媒介的人与人的精神交往关系。交往是一个体现人的总体活动之关系性的概括性范畴。马恩的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的理论是唯物主义的传播观的重要出发点,其原因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1)“精神交往”概念与现代的“传播”概念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在马克思和恩格斯那里,精神交往指的是以“语言”为媒介的人与人的社会关系,而在现代传播学中,传播指的是以“信息”(广义上的语言)为媒介的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两者涉及的对象和范畴并没有多大的差异。 (2)精神交往理论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传播观 我国学者陈力丹在考察了马恩的原著后指出,事实上,他们在论述精神交往之际,同时也大量使用了现代传播学的基本概念communication,这个词在德文原文中写作Kommunikation。这说明,我们把精神交往理论看作是马恩的传播观,并不是一种牵强附会的理解。 (3)精神交往理论把传播放在社会大系统中加以考察 不能孤立、抽象的考察传播,而应将传播放在人类生产和交往活动的总体(社会大系统)中加以考察;把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互动放在具体条件下、放在与其他社会因素的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关系中加以考察,这是马恩的精神交往理论带来的重要启发,也是考察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基本出发点,它为唯物主义传播学研究提供了基本的原则。 (4)精神交往理论为传播学提供了科学的传播观 马克思主义的精神交往理论并不取代传播学,但它为传播学提供了科学的传播观。这种传播观就是,我们既不能忽视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基本作用,也不能无视作为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的信息生产与传播的特殊规律。 7、试述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与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辩证关系。 物质生产、物质交往与精神生产、精神交往的辩证关系中包含以下两个基本观点: (1)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与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相适应 一定的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与一定的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相适应,这是唯物史观的一个重要前提。这里包含了以下几个要点:①人类的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起源于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活动;②物质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对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起着重要的制约作用;③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的关系反映着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关系。 (2)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对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马恩的精神交往理论还说明,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与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不是简单的物质决定精神的关系,而是一种辩证的相互作用关系。辩证的相互作用,意味着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除了受到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制约一面之外,还有其独立性和能动性的一面。这主要表现在:①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的发展反过来也推动着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发展;②在物质生产达到一定的发达程度之际,精神生产的状态如何将会成为制约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③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既然与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相区别.就意味着它具有与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不同的特殊规律。在考察现代社会的信息生产和传播之际,在考虑到它与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关系的同时,也必须重视它作为人类精神和心理互动的复杂性和特殊性。 8、马克思主义精神交往理论与行为主义传播学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马恩的精神交往理论与西方尤其是美国的行为主义传播学存在着本质区别。这些区别表现在: (1)视野广阔:行为主义传播学孤立的研究传播,马克思主义精神交往理论把精神交往放在人类社会交往的大系统中加以考察 在行为主义传播学那里,传播基本上是作为孤立的精神或心理现象来看待的,往往单纯地研究信息或研究传播;而马克思主义精神交往理论则要求把精神交往放在人类社会交往的大系统中加以考察,不但要研究人的精神活动本身,而且要研究精神活动与物质活动的关系、与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关系,这有助于我们从更广阔的视野来观察人类社会的传播活动和传播关系。 (2)两个考察:马克思主义精神交往理论从精神生产与精神交往的辩证关系中考察传播 马恩认为,精神交往与精神生产相联系的,离开了精神生产也就谈不上精神交往。精神生产既然属于一种生产,必然也存在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运动,因此,人们精神交往关系也是与一定阶段的精神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及精神生产资料的占有方式密切相关的。从此观点来观察人类的传播活动,我们首先不能不考察精神生产力的水平对社会传播发达程度的制约。其次,我们也不能不考察人们在精神生产过程中的地位以及精神生产资料的占有方式对传播关系的制约作用。 美国的行为主义传播学有意无意地回避这些重大问题,因而不能从根本上揭示人与人之间的传播关系的本质。 (3)信息及生产:马克思主义精神交往理论从信息生产过程和结构中研究信息产品倾向性的原则 从马克思观点看,精神生产作为一种生产必然有它的产品—信息,其行业叫信息产业。信息既然是产品,必然有其价值和使用价值,这是信息产品和其他物质产品的共性。但信息又有与物质产品不同的个性,这就是,一般物质产品消费的是其本身,多是—次性的,而信息的消费则是其精神内容(意义),一般是多次性的。精神内容的生产与一定的思想、观念、道德、法律、宗教和意识形态等相联系。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 美国行为主义传播学虽不否认信息中包含着思想、观念和价值倾向,然而却不想从信息的生产过程和生产结构中去寻找产生这些倾向的原因。 综上所述.我们不能孤立地考察传播,而应该把它放在人类生产和交往活动的总体(社会大系统)中加以考察;我们也不能抽象地考察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互动,而应该把它放在具体条件下、放在与其他社会因素的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关系中加以考察,这是马恩的精神交往理论给予我们的重要启发,也是我们考察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基本出发点。 人内传播 一、人内传播的定义。(intra-personal communication) 也称内向传播、内在传播或自我传播,指的是个人接受外部信息并在人体内部进行信息处理的活动。人内传播是个体系统内的传播。作为个体系统之活动的人内传播是一切社会传播活动的基础。 二、人内传播的特点 ①人内传播是个体(个人)信息系统内的传播活动,与外部过程保持衔接关系。 ②人内传播虽然与人的生理机制密切相关,但本质上是对社会实践活动的反映,具有鲜明的社会性和实践性。 ③人内传播的过程由感觉、知觉、表象、概念、判断、推理等环节和要素构成,是能动的意识、思维和心理活动,具有生产性和创造性。 ④人内传播是其他一切社会传播活动的基础,它与其他类型的传播相互衔接、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三、人内传播的社会性和互动性。 (1)米德的“自我与客我”理论: (2)布鲁默的“自我互动”理论: (3)人内传播的一种形式——内省式思考: 四、制约内在传播的因素。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语言能力制约着内在传播,其它还有想象力、记忆力。 五、人内传播过程中的主要环节或要素 感觉、知觉、表象、概念、判断、推理、人的心理活动。 六、人内传播的机制(功能作用) 人内传播即自我传播/内向传播,通俗的说就是人与自己的交流和沟通,是一个自省的过程.人之所以能够进行自我传播,是因为人本身就是一个完整的信息系统。 人内传播一方面是一个思维与意识过程,另一方面也是外界各种社会关系与社会实践在人类意识中的投射,是人类从外界获取信息后在自身内部进行处理的过程。(联系哲学的观点:意识与物质/实践的关系,呵呵) 人内传播是对外部世界积极能动的反映,人们通过与自我我交流来进行感知,理解,分析,思考,选择等心理与思维活动.从而达到认知世界,学习知识,解决问题,调整心态,完善自我等各种目的。 荀子<劝学>篇有云,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这就是说的自我传播(内省)的重要性与作用. 1、如何理解人内传播的性质和特点? ①人内传播与外部过程保持衔接关系。人内传播虽然是人体内部信息处理的过程,但这个过程并不是孤立的,他的两端都与外部过程保持着衔接关系;作为一个个体系统,它的输入源泉是外部环境,输出的对象也是外部环境。这里的环境既包括自然的,也包括社会的。 ②人内传播本质上是对社会实践活动的反映。人内传播虽然与人的生理机制密切相关,但本质上是对社会实践活动的反映,具有鲜明的社会性和实践性。离开了人的社会实践,人内传播与其他动物的体内传播就没有本质区别。 ③人内传播对社会实践的反应是积能动的反映。人内传播不是对外部世界的消极的被动的反映,而是积极能动的反映。这种能动性表现在人的意识和思维活动具有生产性和创造性,它不是对已有的知识、观念、思想进行简单“复制”,而是通过积极的精神劳动,在已知的基础上不断发现未知,创造新知识、新观念和新思想的活动。人内传播的过程由感觉、知觉、表象、概念、判断、推理等环节和要素构成,是能动的意识、思维和心理活动,具有生产性和创造性。 ④人内传播是其他一切传播活动的基础。作为个体系统之活动的人内传播是一切社会传播活动的基础,它与其他类型的传播相互衔接、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任何一种其他类型的传播,如人际传播、群体传播、大众传播等等,都必然伴随着人内传播的环节,而人内传播的性质和结果,也必然会对其他类型的传播产生重要的影响。 2、试述人内传播过程中的主要环节或要素。 从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来看,人内传播不外乎个人内部的意识、思维或心理活动,这个过程是由以下几个主要环节或要素构成的: (1)感觉——分为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等。感觉是人提供眼、耳、鼻、舌、身等感官对事物的个别信息属性如颜色、形状、声音、气味、软硬、凉等作出的反映,是人内传播的出发点。 (2)知觉——即感觉的集合或在感觉的基础上对事物的分散的个别信息属性进行的综合。知觉的过程就是对事物整体的感性信息进行综合把握的过程。 (3)表象——记忆中保存的感觉和知觉信息在头脑中的再现。 (4)概念——对同类事物的共同的一般属性的认识。概念包括外延和内涵,前者是同类事物的范围或集合,后者是对同类事物特征和本质属性的认识。概念是思维的细胞和工具,有了概念,人类才能进行抽象思维。表象和概念在人内传播的过程中通常是作为有意义的形象符号和语言符号出现的,因此,人脑中的信息处理过程同样是一个驾驭和操作符号的过程。 (5)判断——对事物之间的联系或关系进行定性的思维活动,它是在驾驭表象和概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产生的。在传播学中,判断意味着对思考的对象事物有所断定和作出结论,这是人们行为决策的基础。 (6)推理——从已知的事物属性和关系中推导出未知的属性和关系的活动。推理是在判断的基础上进行的,若干个判断之间建立或发现合乎逻辑、合乎规律的关系,得出新的判断和结论,就是推理的过程。因此,推理也是“从已知发现未知”的创造性思维活动。 除此之外,人内传播还伴随着人的感情和复杂的心理活动,它们在很多情况下对人内传播的过程和结果产生重要的影响。但是,感情和各种各样的心理定势也并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在迄今为止的社会实践中,通过对事物的实际体验或社会学习而形成的。 3、简述米德的“主我与客我”理论。 美国学者米德在研究人的自我意识与内省活动之际,对人内传播的社会性和互动机制进行了考察。他发现,自我意识对人的行为决策具有重要影响,并提出“主我与客我”理论。米德的“主我与客我”理论是最早从传播的角度对人的自我意识及其形成过程进行研究的理论,该理路包含以下要点: (1)自我可以分解为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两个方面:一方是作为意愿和行为的主体的“主我”(I),它通过个人对事物的行为和反应具体体现出来;另一方是作为他人的社会评价和社会期待之代表的“客我”(Me),它是自我意识的社会关系性的体现。 (2)人的自我意识就是在这种“主我”和“客我”的辩证互动的过程中形成、发展和变化的。而互动的介质是信息,用米德的话说即“有意义的象征符”。人的思维、内省活动就是一个“主我”和“客我”之间双向互动的传播过程。 (3)这种由自我传播所形成的自我意识对人的行为决策有着重要的影响,同时也体现了人内传播的社会性、双向性和互动性。这种理论说明,人内传播不但具有鲜明的社会性,而且具有明确的互动机制。 4、简述布鲁默的“自我互动”理论。 “自我互动”理论是现代象征互动理论的集大成者布鲁默在1969年出版的《象征互动论》中提出的一个理论。这个理论是对人内传播社会性和互动性的一个很好的说明。该理论的主要内容有: (1)人能够与自身进行互动,即自我互动(self interaction)。他认为,人是拥有自我的社会存在,人在将外界事物和他人作为认识和行动的对象的同时,也把自己作为认识的对象。在这个过程中,人能够与自己进行沟通与传播,并能够对自己采取行动。 (2)布鲁默认为,“自我互动”在本质上是与他人的社会互动的内在化,也就是与他人的社会联系或社会关系在个人头脑中的反映。 (3)“自我互动”并不是与他人的社会互动在头脑中的简单再现,而是一个能动的、创造性的过程,经过这个过程不断改变原来的自我,形成新的意志和行为主体。 布鲁默的这个观点说明,人内传播是现实社会传播关系的反映,通过自我互动或自我传播,人能够在与社会、他人的联系上认识自己、改造自己,不断实现自我的完善和发展。 5、为什么说"内省式思考"的过程也是一个社会过程? "内省式思考"(reflective thinking)是指短期的、以解决现实问题为目的的自我反思活动。内省式思考并不是在日常生活的每时每刻都发生的。只有在一个人遇到困难、障碍等新的问题状况,既有的行为方式是否适用难以做出判断之际,才会活跃起来,通过人内传播来做出如何解决新问题、适应新情况的决策。内省式思考的过程并不是封闭的,而是一个社会过程,其原因在于: (1)内省式思考与周围的社会环境、与周围的他人有着密切的联系。 在内省过程中,人的头脑中会出现他人的形象,个人会分析和推测别人是如何考虑的,别人对这个问题会采取什么态度等等,只有在与他人的联系上才能形成自己的态度轮廓,考虑自己应该怎么做。这个过程,也是一个重新构筑自我与他人关系的过程,因此,内省式思考的过程也是一个社会过程。 (2)内省式思考是一个将过去和未来联系起来的、纵向发展和创造的过程。 在这种活动中,个人会把自己迄今为止有关该问题的社会经验和知识积累全部调动起来,对它们的意义重新进行解释、选择、修改和加工,在此基础上创造出与新的状况相适应的新的意义和行为。由此而言,内省式思考也是超越既有意义开创新意义、超越既有行为方式、开创新的行为方式、与人的未来发展密切相关的一种活动。 内省式思考的这些特点同时也是人内传播的特点。它充分说明,人内传播并不是孤立、封闭和绝对的“主观精神”的活动,而是一个与人的社会实践相联系的活动,人内传播在本质上是人的社会关系和社会实践的反映;与此同时,这种反映又不是对社会关系或实践的消极、简单的“复制”,而是一种具有独自的特殊规律的能动的、创造性的活动。人内传播反过来会对现实的社会关系和社会实践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人内传播也是一种推动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
回复话题 |
||
上传/修改头像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