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传播学 - 话题

关于传播
查看(1495) 回复(0)
tingyu
  • 积分:12375
  • 注册于:2010-09-06
发表于 2010-10-01 10:31
楼主
关于传播
1、传播的定义
A、行为主义的定义:传播是一种人类的一种行为,是一个线性传播过程。特别强调信息的传递和接受,特别注重劝服(劝服研究的三个方面:认知、态度和行为)
不足:忽略了行为背后的意义
因而A的研究对象是:传播行为和传播系统,受众的行为(涉及行为和心理测量、因果关系分析)
B:文化主义的定义:传播是创造并形成意义的过程。
(比如看春晚,就相当于是一次仪式。通过观看,经历宗教的教义—中华民族相聚一堂;比如奥运会,通过观看,共享了一套理念—增加民族自豪感)
因而B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真实和社会关系的建构(涉及话语、制度和权力分析)。
通过传播过程,人们认识了什么相信了什么  比如性别研究—“谁掌握了遥控器?”;新闻对达赖的报道
2、        传播的概念
归纳:传播就是借助于符号手段进行的信息交流(描述现象),它本质上是一个意义建构和意义传递的过程,其目的在于建构并维持某种社会关系,它是一切社会交往的实质。
答题技巧:很复杂,一般认为是。。。
3、人类传播的发展历程
(1)文字发明前的口头传播(更多的是人际传播。与现代大众传播有关系,广播电视最大的特点有人性的对话,20 世纪以来,广播已经不是报纸的复制)
a)        信号与简单符号阶段:手势、表情、叫喊、动作、简单的标记等。
b)        口语传播阶段:第一次传播革命——人的出生证
语言的产生:
人类语言大约产生于3万5千年前,这时的克罗马农人已经开始说话(简单的语言)。关于语言产生的原因,文化界、宗教界和学术界的学者们都有不同的观点。“汪汪”理论(又称为“模仿论”)、“感叹”理论、“呦—嗨—嗬”理论(又称为“劳动叫喊说”)
马克思主义的语言观:
原始人类的进化到了一定的阶段以后,互相之间的协作劳动和交流与联系的需要越来越迫切,已经到了非有一种有效的传播手段不可的地步。劳动为这种特定手段的出现创造了社会的需要和基本的物质前提,在这个基础上人类学会了将自己要表达的意义同自己发出的某些声音结合起来,这就产生了语言
语言的重要性:
人类传播最基本的手段是语言。文字是语言的符号。语言通过符号进行概念传播。语言是思维的根。语言与思维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语言通过概念将现实呈现出来。人类使用语言这种符号系统进行传播,使得人类可以用语言概念进行思维,大大提高了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通过语言社会经验得以传递,文化得以产生。语言的产生大大加速了人类社会进化和发展的进程,语言的产生是人类进化发展史上的划时代标记
口语传播的局限:
口语是靠人体的发声功能传递信息的,由于人体能量的限制,语言传播的空间限制便长久的存在。口语传播所使用的音声符号具有转瞬即逝的特征,保存性差。 鉴于上述原因,口语传播只能适用于较小规模的近距离社会群体或部落内的信息传递。
(2)文字与手抄传播(第二次传播革命——文明的标记)
文字的产生:
文字是在结绳符号、原始图画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在文字的产生过程中,“象征性图形”的使用也曾对文字的产生起到了重要作用,所谓“书画同源” 。
文字的重要地位:
文字的发明被认为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标志。它使得大规模的、超越地理限制的社会管理和控制成为可能。文字使信息在空间上传之广远和在时间上传之久远,一定意义上打破了时空条件对于传播的限制,从而弥补了口语媒介的两大缺陷。具有规范、便携、长期保存等优点,所承载的信息也由简单、容易变得复杂、繁多。通过文字,历史和文化记载成为可能。文字对于减少语言沟通的障碍,至少在同一语支内减少方言的障碍,也有明显的增强沟通的效果。文字成为权力的象征,逐渐形成了掌控文字的特权阶层,促进了阶级意识的发展,加剧了等级社会的产生。
(3) 印刷与大众传播(第三次传播革命——民主的启蒙)
纸和印刷术的发明和普及:
在西方,公元1456年,德国工匠古腾堡在中国活字印刷和油墨技术的基础上发明了金属活字印刷法,并把造酒用的压榨机改装成印刷机,才使文字信息的机械化生产和大量复制成为可能。历史上,古腾堡的印刷术标志着印刷时代的新纪元和大众传播时代的来临。
印刷传播的优势及其历史意义:
        表达性;记录永久性;迅捷性;分布性。
        印刷术结束了人类的手抄传播历史,使承载着教义和知识的精神产品空前广泛地接触到社会的各个层面。同时,印刷术的使用和相同内容的书籍副本的增加,为人类保存信息提供了可靠的手段。
印刷传播对于教育、科技的普及起到了重要作用,促进了市民文化的兴起,为社会意识的解放,为民主启蒙提供了手段。从此,手抄时代少数人通过文字垄断进而对整个社会思想文化体系进行垄断的时代终结了(把文字从特权阶级解放出来)出现了“小说”、“版权”“作者”等一系列现代概念。
(4)电子传播
电子媒介的传播优势:
首先,实现了空间和速度上的突破。它最大化的压缩了空间,使得任何事件的发生借助电子媒介都能得到远距离的“亲历”视听;光速的传播,彻底解决了时间对于传播的限制,达到了“同步”视听。
其次,电子媒介传播的内容更为多样化、通俗化、公开化、生动化,解决了印刷媒体以来媒介接触上对于受众文化素养要求的限制。
电子传播的影响:
电子媒介形成了人类第一个体外化的声音信息系统和体外化的影像信息系统。人类知识经验的积累和文化传承的效率和质量产生了新的飞跃。电子媒介的发展推动了计算机的诞生,人的大脑这一信息处理中枢也开始了体外化的进程。电子媒介,尤其是电影广播电视的发明和运用参与建构了人类崭新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创造了新兴的大众文化形式。推动了大众文化的发展,主要表现在流行音乐、现代电影以及电视的出现。
(5)网络传播
网络传播阶段:
网络传播时代指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进行信息传播的新时代。支持网络传播时代的技术主要是:有线电视(光缆)、卫星电视、计算机和数字技术等。 计算机诞生于20世纪40年代中期,经历了微型化和巨型化的发展,已成为社会信息处理的主要工具。20世纪80至90年代,互联网技术逐步发明和普及。建立在计算机技术上的网络技术使得“地球村”变成现实。
注意概念:网络社会network society 网络(称为互联网或者因特网)
互联网的发明:
博纳斯•李被认为是是世界互联网的发明者。博纳斯•李于1990年在欧洲核研究所任职期间发明了互联网,互联网络使得数以亿计的人能够利用浩瀚的网络资源。博纳斯•李并没有为自己的发明申请专利或是限制它的使用,而是无偿地向公众公开了他的发明成果,从而使网络以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并迅速普及。
数字化网络传播相关概念
        P2P
        IPTV
        Web2.0
        Blog
        Wiki
        Cyberspace
        Virtual Reality
         3G
        蓝媒
        流媒体
发展规律:
A传播发展的历程不是取代的过程,而是累加的过程
B传播的发展与历史和社会发展的进程相一致
C传播的发展呈现出加速发展的趋势,信息化的发展程度日益加深
传播类型
1、自我传播(内向传播)(intropersonal communication)
含义:主我与客我之间的信息传播。——人的心理过程。
内向传播的物质基础:人本身就是一个信息传播系统,具有信息属性。
*渡边一央:视听觉信息处理模式。P.75
个体心理活动:感觉-个别信息;知觉-信息综合;表象-信息再现;概念-属性界定;判断-定性和态度;推论-创造性抽象思维;情感活动。
社会心理:米德-“主我”与“客我”:自我是主我(内在的行动力和欲望)和客我(外在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互动的产物。两者之间的互动渠道是有意义的符号。(符号互动论)
库利:“镜中自我”-对外在认知和评价的想象与判断。
布鲁默:自我互动-自我的对象化。(米德的徒弟)
芝加哥学派:首属群体和参考群体
2、人际传播(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含义:个人与个人之间面对面或凭借简单的通讯工具进行的信息传播。
人际传播的主要动机:获取信息、了解环境,为生存和发展提供基础;建立协作关系,为社会合作提供基础;自我认知与相互认知;精神与情感需求。
人际传播的特点与功能
主要特点:立体化手段;信息的多义性;高度互动性;非正式制度化传播;适度的私密性。
主要功能:社会化。
人际传播的手段:
语言(口语、书面语、其他人工语言)身势语(强调、补充、暗示、代替、控制)外观(人体的外在特征、衣着)物品(礼物、信物、信号).
3、群体传播(group communication)
含义:有组织的在群体内部或组织机构内部及其之间进行的信息传播。
群体的定义:具有特定的共同目标和共同归属感、存在着互动关系的两人以上复数个体的集合体。
库利的社会学理论:初级群体和次级群体(参考群体)
人类生存的群体性属性:人的不完善性。
群体意识:群体内部的共识以及群体成员对群体的认同、归属感等。群体意识的形成是在群体内部信息传播和人际互动的基础上形成的。在正式群体中,这种意识的形成和维护,有相应的群体规范作为保障。
群体规范:群体成员必须遵循的规则:协调、合作、认同、决策、防御。
关于群体规范的“童子军”实验:凯利、沃尔卡特,1952。
群体压力与趋同行为:多数意见的作用 场论 跳上花车—从众
集合行为:是在某种刺激条件下发生的非常态的社会集合现象,多以群集、恐慌、流言、骚乱等形式出现,对正常社会秩序造成危害。
两种集合行为:组织性的(暴动)、非组织性的(流言)。
产生的条件:结构性压力或者突发事件、社会信息功能的紊乱(非典时期,广东抢板蓝根)
集合行为的传播机制:(危机传播)
1、群体暗示与群体感染:所谓群情激扬,各种骚乱于此相关。
2、群体模仿与“匿名性”:塔尔德-模仿:有意识与无意识;集合行为中的无意识、条件反射式模仿;群体的匿名功能-法不责众心理。
3、流言传播/葡萄藤传播:(根源:信息不公开、不透明)
   流言产生的条件;奥尔波特公式: 流言流通量=问题的重要性 x 证据的暧昧性
4、组织传播(organizational  communication)(考的可能性小)
组织的概念:正式或非正式,一般指的是正式组织,“为了达到特定目标而建立明确程序和发生协调行动的群体。”
组织传播的过程与机制:(1)组织内传播:组织内传播包括正式渠道和非正式渠道两种结构。①正式渠道即信息沿着一定的组织关系;②非正式渠道是制度性组织关系之外的信息传播渠道。(2)组织外传播:组织与外部环境进行信息互动的过程,包括:①组织的信息输入活动;②组织的信息输出活动。
5、大众传播(mass communication)
含义:通过书籍、电影、报刊、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对范围广大的大众进行的信息传播。
大众传播的特点:组织化(强大的组织依托)、技术性、商品性(盈利的)、公共性、非平衡性(传播者与受众不对等)、制度化的传播(依赖于国家政策和法律)
*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的关系
                           传播的功能
1、经验功能主义
从学术渊源来说,现代功能主义是建立在古典社会学的基础上的,并受到了社会人类学、自然科学(尤其是生物学)等学科的深刻影响。 功能主义的思想基础是把社会和生物有机体作类比,而这种类比方法可以追溯到社会学的古典学者那里。从方法论上说,功能主义主张从社会和个人的需要方面,解释社会实践、社会机构、社会运作和社会环境。社会被看作由相关的起作用的部分或者系统组成的不断发展的系统(大众传播媒介是这样的起作用部分或者系统之一),每个功能部分或亚系统对社会发展的连续性和社会秩序都起着必不可少的功能。
现代社会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B.K.Malinowski)和拉德克利夫—布朗(A.R. Radcliffe-Brown),他们直接继承和发展了迪尔凯姆的功能分析思想,从而对社会学中的现代功能主义的兴起产生了重要的推动作用。1922年,马氏与布氏分别发表了《西太平洋的航海者》和《安达曼岛民》两部民族志专著,成为功能学派的奠基标志。
功能在马氏的文化人类学中即意指:在各文化事实相互关联的动态整体中的相互作用,并通过这种作用所体现的、相对于文化整体而言的各文化事实的价值、意义以及总体。
拉德克利夫—布朗把社会过程、结构和功能三个概念看作是解释人类社会系统中的社会行为的基本范畴。他认为社会是一个整体,或者说任何文化都构成了一个功能统一体或系统。在这一功能统一体中,各组成部分以一种充分和谐和内部一致的方式发挥作用,避免无法解决或无法控制的冲突。
2、结构功能主义
结构功能主义是在以往的功能主义思想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20世纪40年代,美国社会学家帕森斯提出了结构功能主义这一名称,并成为这一学派的领袖人物。 《社会的结构与功能》
作为功能主义理论学派的创立者,帕森斯对美国社会学发展的影响是巨大的。在20世纪40年代之前,美国社会学研究以芝加哥学派为代表,只重视实地考察,侧重经验研究,社会学的发展受到很大限制。而功能主义理论观点的提出,使社会学理论研究出现了突破,并且开始重视经验研究和理论研究的结合,从而使社会学的发展和应用进入了新阶段。
默顿理论观点上的创新和经验取向突出地体现在他的“功能分析范式”之中。其范式是经验性的、具体的、易于操作的。他对抽象功能主义的批判和所提出的“显功能”、“潜功能”、“负功能”等概念,赋予了功能分析方法以实用性和有效性。
功能分析假定了一个社会能够被看作是一个“平衡的系统”,也就是说,社会包含着许多复杂的相互关联的行为,这些行为中的每一个都对其他行为构成支持。任一种社会行为的形式都被假设为在扮演某种角色来维持这个系统的整体性。 功能主义方法可以为讨论大众媒介和社会之间的关系以及一套已经证明是难以避开和代替的概念提供了一种语言体系。这一体系具有很大程度上被大众传播者自己和其他受众认同并广泛理解的优势。把功能定义为一种明确的任务、目的或动机(不管对传播者还是接收者而言)似乎提供了大致的共同点,而避免了上述概念上的困境。媒介功能既可以指媒介的客观任务(如新闻和社论),也可以指媒介使用者所需要的目的和效用(如获取信息和娱乐)。
拉扎斯菲尔德与默顿发表于1948年的一篇论文《大众传播、流行品味与有组织的社会行动》集中体现了二人关于媒介具体的的社会功能的看法。他们指出,大众传媒是一种社会建制(social institution),镶嵌在不同的政治和经济体制内;由于不同的所有制和媒介控制体制,传媒的效果可能会多种多样。
在当代美国社会,在民主政体、资本主义经济、传媒私有等结构条件下,大众传媒具有三大功能。
(1)地位赋予功能,即大众传媒确认公共议题、个人、组织和社会运动的地位,包括被关注议题的焦点地位、名人的公众人物地位,以及社会组织或行为的合法或合理性(legitimacy)地位;——注意力经济——“被观看”的重要性 议程设置
(2)社会规范的行使(enforcement)功能,即宣扬规范、贬斥(或边缘化)规范的偏离、缩小“个人的内在态度”与“公共道德体系”之间的沟壑、制度化符合社会规范的言行;——群体压力-无形的网络
(3)麻醉的负面作用(the narcotizing dysfunction),即助长民众中的政治冷淡和惰性,为他们制造自己“关心社会和政治”的幻像,抑制他们的民主参与热情。因为这个功能并非有利于现代民主社会的运作,所以被称为“负面功能”。——催眠
拉氏和默顿进一步指出,大众传媒的运作者清楚地意识到传媒的这些功能,这种认知本身就是权力,其中对前两个功能的认知,是“可被用来服务于特殊利益或社会公益的权力” 。由于大众传媒为现存社会和经济体制的既得利益者所拥有,因此它的服务是维护现存体制。这种维护,不仅来自传媒公开了什么内容,而且来自将哪些内容秘而不宣,来自传媒从不对现存社会结构提出根本性的挑战问题,来自社会归顺(social conformism)这一基本的社会压力机制。 (媒体的权利更多的体现在没有说什么)
在拉扎斯费尔德和默顿的“双子星座”下,哥伦比亚大学保持了学术思想的开放。他们二人1948年的这篇经典文字,代表了批判研究与实证的行为研究之结合(哥伦比亚学派)。也可以说,拉氏与默顿的这篇文章勾勒了后来传播效果研究的基本理论框架,即具有浓烈批判取向的结构功能主义,它因此孕育了后来提出并得到检验的很多具体假设。
*大众传播有哪些功能?
拉斯韦尔的功能归纳:
信息传递-环境监测-雷达
社会协调联系-纽带功能
传递文化传统-教育-社会化
赖特四功能说
环境监视(告知是什么)
解释与规定(建议或者指导如何做)
社会化(社会教育和社会意识培育)
娱乐(解压阀)——本质是游戏,荷兰学者《游戏的人》,《娱乐至死》
怎样看待媒介的娱乐化问题?
1、娱乐是没有错的,是无罪的,尤其是在现代压力日益增大的情况下。娱乐(解压阀)——本质是游戏,荷兰学者《游戏的人》
2、但不能将娱乐看做是一切,把娱乐无边际扩大是错误的。
如政治娱乐化、媒介暴力 《娱乐至死》。
传播的影响
1、在日常生活中的渗透:作为一种生活方式。
民族志,喜欢研究日常生活
社会学里的常人方法
2、早期对大众传播的期待(两种观点都有一定的道理)
(1)乐观期待:布莱士-民意表达;塔尔德-公众纽带与理性表达;库利-社会整合的利器。
媒介乌托邦:媒介乐观主义、媒介必胜主义(目前,互联网传播者有这种思想)
(2)悲观时期:两次大战带来的宣传恐慌;媒介的庸俗化发展;法兰克福学派。
媒介悲观主义、媒介恐慌(家长对电子游戏)
怎样看待技术?:恐惧的不是技术,而是掌握技术的人。
3、“现实”是什么?
现代社会发展的日益中介化趋势:拟态环境的加剧
例子:网恋——符号接触。
真实的社会建构(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Reality)李普曼:“外部世界”与“头脑中的图像”
     个体对现实概念(意义)的社会性建构,是通过使用共同语言的传播过程来完成的。
客观真实——》符号真实——》主观真实  通过符号的建构,人们的主观和客观不一样。(人对世界的认识中间隔了个符号世界)
4、如何理解新闻的客观性?
(1)世界上不存在绝对的客观,人们通过符号来认识世界,“刻板印象”是难免的。(2)西方媒介为什么更具公信力?至少在形式上是客观的,正反都报道。“客观的影响力不在于它能做到绝对的客观,而是使人们相信它是客观的。。。不是因为人们相信自己能做到客观而追求客观,而是因为不能做到客观才追求客观。(3)消除偏见是不可能的。需要通过对话、讨论才能使对方相信客观,达成共识即真实)
扩展: 如何理解西方媒体对西藏问题的报道(CNN截图 用符号建构现实)
传播的模式(考的可能性不大)
模式是指对客观事物内外部机制的直观而间接的描述,它是再现现实的一种理论化的简化形式。
传播模式基本上是利用文字和图表构筑的、描述传播过程本身的功能性模式,描述的内容主要包括:(1)描述过程中的各要素及相互关系;(2)过程本身与社会环境的互动;(3)传播过程作为一个整体的运动特点和规律。
传播模式的三个类型:线性传播过程模式、控制论传播过程模式、系统传播过程模式。前两者是对传播过程内部的微观认识,后者是对传播过程外部关系的宏观认识。
元传播:在传播之前,已经有了界定关系的传播。(关系决定内容)——罗杰斯《传播学史》
1、线性传播过程模式
(1)拉斯韦尔的“五W”模式
传播过程是一个目的性的行为过程,具有企图影响受众的意图,因此是一种说明过程。  
它奠定了传播学研究的范围和基本内容,对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可以进行独立的研究。据此,传播研究领域可分为控制分析、内容分析、媒介分析、受众分析、效果分析。但该模式忽略了社会制度对媒介的影响,过高地估计了传播的效果,忽略了反馈的因素,未能揭示传播的双向互动性质。
(2)香农一韦弗的数学模式
1949年,信息论创始人申农与同事韦弗提出了传播的数学原理,后来传播学借用此模式说明人类传播过程,它包括五个要完成的正功能(信源、发射器、信道、接收器、信宿)和一个负功能(噪音)  
这个模式导入了“噪音”的概念,表明传播并不是在真空中进行的。该模式使传播学者的认识提高了一步,使人们能够更精确地研究传播过程中的具体环节。缺陷是未能在模式中更多地顾及人的因素和社会因素,还忽视了讯息的内容、传播的效果等等。
噪音:信源无意传送却附加在信号上的任何东西,是对传播的干扰。三类:物理、心理、文化。能够消除噪音的是讯息中包含的冗余信息(如重复),冗余信息不会影响讯息容量的增减,却有抗干扰的作用。排除噪音有利于传播的顺利进行
2、控制论传播过程模式
数学家维纳于1948年创立了控制论。控制论的基本思想就是运用反馈信息来调节和控制系统行为,达到预期的目的。控制论基础上的传播过程模式,是一个带有反馈回路的闭环控制系统。
反馈:外部信息回输到系统的过程。在人类传播中,反馈是指信息接收者对接收到信息的反应。反馈能够对系统起到调节作用。分为:正反馈(使得系统按照原有状态继续发展)和负反馈(使得系统调整或者改变原有状态)。一个社会如果长期缺乏负反馈,会面临濒临崩溃的局面。
*(1)奥斯古德—施拉姆模式
        该模式由奥斯古德首创,1954年由施拉姆提出,是一个高度循环的模式。传播者既是制成符号者、解释者,也是还原符号者;受传者也是如此。传受双方互为传播过程的主客体,行使着相同的功能,即编码和译码。编码:将意义或信息转化为符号的过程。译码:就是将符号还原为信息或意义的过程,与编码过程相对应。 这个模式比线性模式进一步,增加了反馈,强调了传播的互动性,特别适用于人际传播。但是该模式认为传播是完全对应和平等的,而现实并非如此,尤其不符合大众传播传受双方不平衡的现实。  
*(2)施拉姆的大众传播模式
由于奥斯古德—施拉姆模式不适用于大众传播,施拉姆于1954年又提出了适用于大众传播的过程模式。该模式明确提出“反馈”的概念,认为模式的中心是媒介组织,它也集编码者、译码者于一身,可以从受众处获得推测性反馈;受众往往是由个体组成,个体分属于各个基本群体和次级群体。
*(3)德弗勒的互动过程模式
        该模式是在香农—韦弗数学模式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它克服了数学模式单向直线的缺点,明确补充了反馈的要素、环节和渠道,使传播更符合人类传播互动的特点。另外,该模式还拓展了噪音的概念,认为传播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会产生噪音的影响。
*(4)韦斯特利—麦克来恩的大众传播概念模式
        1957年,美国传播学者韦斯特利和麦克来恩整理当时已有的研究成果,提出了一个适合大众传播研究的有系统的模式(如下图所示)。该模式借鉴了纽科姆的“ABX”对称模式,并在反馈的环节和层次上进行了扩展,尤其是引入了第二种传播者C(信息渠道角色),使得传播过程的层次性和把关机制更为明显地显现出来。韦斯特利—麦克来恩模式对认识大众传播过程意义重大:①指出了大众传播是经过选择的而且经若干阶段进行,说明大众传播过程中把关人及其多重把关性;②指出了反馈(或缺乏反馈)的重要性。但该模式也存在明显不足:①认为三个参与者(传者、媒介、受众)之间平衡互利,整个系统完全自我调节,而事实上很少平衡;②夸大大众传播一体化程度,实际上各方追求的目标都不同;③过分强调了传播者相对社会的独立性。  
3、系统传播过程模式(系统论核心思想,强调整体和部分的关系。考虑层级关系)
从线性传播模式到控制论传播模式,传播学家们解决了传播要素的内部结构问题,但是传播的外部结构问题却是系统论模式提出后得以解决的。系统的概念突了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系统论作为一种科学方法论,核心问题是研究系统的稳态和突变因素。系统论要求把整体因素和局部因素综合起来进行分析,这种关系分析的思维方法应用极其广泛。系统与亚系统。
(1)赖利夫妇模式
        赖利夫妇于1959年从社会学角度提出这个模式,这是最早提出的社会系统框架中的传播系统模式。该模式认为大众传播是各种社会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大众传播的运行受到社会系统的影响。
该模式将传播过程视为一个系统,并将传播系统放在一个包罗万象的社会系统中去研究。
这一模式表明,任何一种传播过程都表现为一定的系统的活动,而多重结构是社会传播系统的本质特点:①从事传播的双方即传播者和受传者都可以被看作是一个个体系统,这些个体系统都在从事着自己的内在活动,即人内传播;②个体系统与其他系统相互连接,形成人际传播;③个体系统不是孤立的,而是分属于不同的群体系统,形成群体传播;④群体系统的运行又是在更大的社会结构和总体社会系统中进行的,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意识形态的大环境保持着相互作用的关系。
*(2)马莱茨克模式
        该模式由德国学者马莱茨克于1963年在《大众传播心理学》一书中提出,是一个大众传播过程模式。马莱茨克把大众传播看作是包括社会心理因素在内的各种社会影响力交互作用的“场”,这个系统的每个主要环节都是这些因素或影响力的集结点,其中包括:影响和制约传播者的因素;影响和制约受传者的因素;影响和制约媒介与讯息的因素(包括传播者对讯息内容的选择和加工以及受传者对媒介内容的接触选择)。
*(3)大众传播效果依赖模式(或“媒介系统依赖模式”)
        这个模式是一种社会系统模式,将大众媒介看成是积极参与处于社会行动的社会、群体和个体层次上的维持、变化与冲突过程的信息系统。这个模式中受众、媒介体系和社会体系是决定大众媒介效果出现的条件。这三个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媒介与社会、个人等依赖关系会发生变化,突出了传播媒介与社会、受众的密切关系,它表明媒介系统实际上是社会系统的一个不可分割的子系统
传播效果
*1、传播效果概念的含义
传播效果的概念的双重含义(说服性效果和宏观社会影响)及其对应的两个研究方面:微观的效果产生的过程研究和宏观的社会影响研究。所谓传播效果是指传播者发出的信息经媒介传至受众而引起受众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等的变化,以及对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宏观影响
*2、传播效果的三个层面:认知层面、态度层面、行为层面
3、传播效果的类型


*4、传播效果研究的主要课题领域
        传播者与传播效果
        传播内容与传播效果
        信息载体与传播效果
        传播技巧与传播效果
        传播对象与传播效果
*5传播效果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        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        麦奎尔:传播效果的三种理论:常识理论、现场理论、社会科学理论
        社会科学的传播效果理论的影响
6、传播效果研究:研究的历程
枪弹论(20年代初-30年代末)
有限效果论(40初-50年代)
适度效果论(60年代-70年代)
强大效果论(70年代-80年代 )
权变效果论(20世纪90年代以来)
*7、传播效果研究兴起的历史背景
        现代媒介产业的成型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全面渗透 (各种营销性的传播研究、李普曼的研究、佩因基金会电影研究等)
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拉斯韦尔为代表的宣传研究、宣传技巧)及其对后续研究的影响(二战中的效果研究)
8、子弹论/魔弹论/皮下注射论
该理论出现的背景:(1)广播和电视刚刚出现,社会态势发生了巨大转变。(新鞋事物)
                 (2)两次世界大战 传播技术一出现就被引入战争,使人们对宣传产生了恐惧。
                  (3)大众社会理论—乌合之众;刺激-反应理论
例子:《大众传播效果的里程碑》—“火星人入侵地球”
9、Lee & Lee:《宣传的完美艺术》7种宣传手法
        辱骂法:给某事物贴上一个不好的标签(流氓国家、恐怖主义)
        光辉泛化法:把某事物和好字眼联系在一起(新政、民主国家)
        转移法:将某物的权威、影响力、声望转移到另一事物(名人广告)
        证词法:通过某些令人尊敬或使人讨厌的人评论事物,从而影响公众态度(名人广告)
        平民百姓法:讲话者称自己及其观念是“人民的”或“普通老百姓的”以受到更广泛的信任(人民公仆、平凡的魅力)
        洗牌作弊法:只陈述单方面事实,有意忽略其他方面(政治宣传)
        乐队花车法:人人都爱……、今年流行……
10、传播流程研究与有限效果论
        传播流程概念:指由大众传播发出的信息,经过种种中间环节,“流”向传播对象的社会过程。
        代表性研究(传播流程研究三部曲):拉扎斯菲尔德《人民的选择》、卡茨《人际影响》、罗杰斯《创新与扩散》等。
伊里调查(1940年)(人民的选择)
        拉扎斯菲尔德等人于1940年美国总统大选期间,围绕大众传播的竞选宣传对选民投票意向的影响在俄亥俄州的伊里县进行了调查研究,传播学史上称之为“伊里调查”。目的是为了验证子弹论,但却发现媒介的影响是有限的,而人际传播的影响是有力的。调查的报告《人民的选择》于1944年出版,提出了“政治既有倾向假说”、“选择性接触假说”、“意见领袖”和“两级传播”等一系列与传播效果相关的重要概念与理论,奠定了有限效果的基础。
        既有政治倾向假说
        选择性接触假说
        意见领袖(舆论领袖)
        两级传播论  罗杰斯认为传播不一定是信息(信息流),也可能是影响(影响流)
        对大众传播效果类型的概括:大众传播——告知、人际传播——劝服
11、创新扩散论
基本假设:(1)探讨大众媒介和人际传播的关系(2)整体的扩散阶段:S型曲线
(3)大众传播对新思想新技术的传递,有利于促进国家改革、社会发展。
创新:一种被采纳者认为是新颖的观念、行为方式或事物。
扩散:对创新的信息进行传播的一种特殊传播形式。
个人接受者的五个阶段:获知、说服、决定、实施、确认
罗杰斯将创新的扩散者分为五类:创新者、早期采用者、早期众多跟进者、后期众多跟进者、滞后者。
注意:受哪些因素的制约?
如何评价?它属于发展传播学。从发达国家的立场出发,带有严重的西方中心主义倾向只考虑了技术的推广,没考虑到发展中国家的文化和制度问题。例如:朝鲜推广不了互联网。
        1960年,克拉克《大众传播效果》一书总结了大众传播有限效果论的主要观点:认为大众传播是有限的,依赖于人际传播。
12、霍夫兰——“说服性传播”效果研究(耶鲁研究)
(1)可信度与睡眠者效果
信源的可信性效果
可信性的内涵:信誉、权威性
可信性与传播效果的关系:一般而言,传播效果的好坏与传播者的可信度高低成正比关系
睡眠者效果:加入了时间变量,可信度高低随着是时间的推移而趋于接近,可信度固然重要,但起最终能够决定作用的是信息内容。 例子:非典初期不公开-被迫公开
(2)传播技巧与传播效果
        “一面说”(只说好或只说坏)与“两面说”:霍夫兰“持久作战”宣传研究。对于教育程度低的人,一面之词效果好 而对于教育程度高的人,两面之辞更好。
        两面提示的“防疫论”(拉姆斯丁、贾尼斯、麦奎尔):通过两面之辞来加强对负面之词的防疫能力。例如:好莱坞展现邪恶但最终败于正义。
        “明示结论”与“寓观点与材料之中”:霍夫兰“大学生演讲”研究
首先提出论点在吸引力上是有力的 如新闻头条:陈冠希返港 而后出论点在技术上是有力的。
        “理性诉求”与“感性诉求”:哈特曼等。广告中很明显,如女性用品——情感诉求,电脑——理性诉求。
        警钟效果(恐惧诉求):——通过负面效果展示对观众形成恐吓,使受众接受劝服。贾尼斯“口腔卫生”研究。例子:高露洁牙膏 轻度的效果最好
13、认知不和谐理论(作为常识来理解)
14、议程设置理论
研究的是媒介在认知方面的效果
(1)思想的发展过程:李普曼的“脑中图景”与“外部世界”—》媒介所讨论的问题是否会影响受众对事实的选择?媒介对某一个问题的重视是否会让受众也重视这一问题?
科恩:“很多时候,媒介在告诉我们怎么想时不成功,但告诉我们想什么确实成功的)
(2)麦库姆斯和肖:总统选举研究——将“老百姓对社会主要问题的了解程度”和“媒介对社会主要问题的报道”进行对比——》媒介议题影响了公共议题。
(3)议程设置理论的特点:
        侧重于认知层面的传播效果
        关注中长期的、综合的、宏观的社会效果。
暗含了这样的媒介观:媒介是从事“环境再构成作业”的机构。(媒介建构主义)
目前的进一步发展是:框架理论。
(4)对议程设置理论的评价
重要意义:1、从认知角度解释了大众传播的有力影响,促使传播效果研究突破了“有限论”的束缚。2、该理论中所包含的媒介是从事“环境再构成作业”的机构的观点,突出了被长期忽略的传播控制的问题。不足之处:1、只强调了媒介议题的形成及其影响,而没有涉及社会议题方面。2、媒介的议程功能不能绝对化。(前提是媒介报道是相对独立自主的)
注意:政府议程、公众议程、媒介议程之间是可能相互影响的。(麦库姆斯:时间交叉分析)
媒介间的议程
议题的强制性接触:公众在直接经验方面的接触越少,越依赖于媒介。如萨达姆之死
对非强制性议题的报道可能会产生议程设置效果。
议程建构:议程确立所需要的步骤和阶段
15、沉默的螺旋:——研究舆论是怎么形成的
理论概要:三个命题
        个人意图的表明是一个社会心理过程。
        意见的表明和“沉默”的扩散是一个螺旋式的社会传播过程。
        大众传播通过营造“意见环境”来影响和制约舆论。
理论特点:
        强调的是舆论的社会控制功能。
        强调大众传播具有强调的社会影响,并且这种影响是贯穿了认知、态度、行为整个过程的。
评价与分析:质疑
        对该假说的理论前提“个人对社会孤立的恐惧,以及由这种恐惧所产生的对多或优势意见的趋同行为”的争论(认为主流是异常强大的)。极力强调了多数意见的压力,而忽略了舆论的变化过程以及少数派的作用(反螺旋模式)。如互联网上的匿名性
贡献在于:把对舆论的考察引向了社会心理的分析,强调了社会心理的重要作用。强调了大众传播对舆论的强大影响,并正确指出了这种影响来自大众传播营造“意见环境”的巨大能力。假说中对媒介的地位赋予功能、大众传播的公开性、积累性以及由此带来的选择性接触的困难性所作的分析,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16、涵化理论
起源:20世纪60年代电视暴力泛滥 格伯纳 研究“现实生活中的暴力”、“电视暴力”和“人们对电视暴力的认知”三者之间的关系
结论:1、电视的暴力内容增加了人们对现实暴力存在程度的判断,接触越多,不安全感越强。2、电视所传达的“象征现实”与“客观现实”存在很大差距。
涵化:媒介对人们的价值观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但这种影响不是以赤裸裸的方式表现出来的,而是通过伪装的方式表现出来的(软性娱乐方式)例如好莱坞电影体现美国个人主义价值观
共识:1、“共识”是社会存在和发展下去的前提。2、提供这种“共识”是社会传播的一项重要任务,其中大众传播的角色尤为突出。3、一方面肯定“共识”以及大众传播培育“共识”的巨大作用,一方面又指出媒介的“象征性现实”与客观现实的差距,以及媒介的倾向性的社会后果,因而具有一定的批判性。
主流化:电视是不同社会背景的观众产生共鸣,趋于一致
共振:当受众从电视上看到的与亲身体验的环境相符时,将进一步将加强两者之间的谈话效果。
*外围研究
制度分析:揭示大众传播内容的特定倾向性的形成原因。
讯息系统分析:揭示媒介讯息系统的整体倾向性。媒介所塑造的“象征性现实”是按照的一定的价值体系结构来安排的。
培养分析:大众传播的倾向所造成的社会后果。
涵化理论的意义:研究的是长期的潜在的效果,更多的还是强调认知,指出媒介的      不完全一样;批判统治阶级(??)
电视暴力的三种作用:净化、模仿、免除抑制
17、知识沟理论——》社会公平问题
产生背景:60年代美国的教育不公平。美国政府的补充教育计划:《芝麻街》结果:以缓解受教育条件不平等为目的的电视节目,实际结果却扩大了贫富家庭儿童之间的知识差距。蒂奇诺等人,1970年,提出“知识沟”理论
        中心观点:媒介的扩散会带来知识的增长,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穷人学习知识的速度要远远慢于富人,这两者之间的差距会变大。
“知识沟”扩大的原因:经济地位的差异;传播技能的差异;已有的知识储量的差异; 社交范围的差异; 信息的选择性注意、理解和记忆(兴趣);
数字沟:强调在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使用方面存在差异
第三者效果:人们倾向于夸大大众媒介对他人的影响而低估对自己的影响(要会联系生活中的实例)
*18、使用与满足研究
起源于40年代(时代背景)、代表性研究:赫尔卓格的广播收听动机研究、贝雷尔森的读书动机研究等。50年代停滞期。60年代复兴,并呈现出新的特点。
“使用与满足”过程的基本模式。
评价。
*19、70年代以来的宏观效果论
        “有限效果论”的缺陷。
        70年代后的新的理论模式及其特点。
*20、传播对象与传播效果
        意见领袖的作用。意见领袖的特点。
        群体归属与群体意见的影响:凯利和沃卡尔特的“童子军”研究。
        受传者的个性与传播效果:“可说服性”的内涵。贾尼斯的“自信心”效果研究。
*21、传播效果研究的发展趋势和新课题
        研究现状概述:大众传播功能——整合与分化;大众传播的社会作用——肯定与否定;受众的性质——主动与被动。
        新课题:1、新媒体研究:新媒体的特点及其对传统传播形态和社会生活的影响。2、传播与社会公平,信息平等问题。3、信息社会的病理现象研究。4、传播效果的本土化研究。
传播者
1、当前全球的广播电视制度有哪一些?怎么评价?我国的传媒改革问题;媒介法制
2、施控与受控
(一)施控:把关与把关人对信息的控制
卢因的把关人概念:
1947,《群体生活渠道》:把关(守门gatekeeping)    把关人(守门人gatekeeper)。“信息总是沿着含有门区的某些渠道流动,在那里,或是根据公正无私的规定,或是根据‘守门人’的个人意见,对信息或商品是否被允许进入渠道或继续在渠道里流动做出决定。”“信息传播网络中布满了把关人。”
怀特的把关人研究:1950,《把关人:一个新闻选择的个案研究》
2麦科内利的把关模式
是对怀特单一把关说的修正与发展。该模式展示了信息流通网络中一系列的把关环节,试图描述在新闻事件与最终的接受者之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中间传播者。缺陷在于每个把关人都处于等量齐观的地位,不分主次,忽视了各把关环节重要性的不同。
巴斯“双重行动模式”
3把关”的原因(目的)
①信息的差异性:客观世界的信息无穷无尽,其属性、作用差别很大——需要过滤筛选;
②传播者的差异性:传播者的目的不同——选择满足目的的信息;
③受众差异性:受众的需要心理差异——选择不同信息满足不同需要。
*4把关”的过程
①搜集信息:到社会乃至自然界寻求适合传播、有传播价值的信息;
②过滤信息:根据传播目的及受众情况,筛选、过滤已收集到信息;
③制作信息:将确定要传播的信息符号化(编码),加工成讯息;
④传播讯息:将制作好的传播品通过媒介网络发布出去,到达受众。
*5影响传播者“把关”的各种因素
①政治、法律因素
②经济因素:经济压力
③社会、文化因素:社会价值标准体系和文化开放程度
④技术因素:技术条件和技巧水平
⑤信息自身因素:是否具有较强的传播价值
⑥组织自身因素:本传播组织的要求、规范、传统标准
⑦受众因素:受众特性和需求
⑧传播者个人因素:世界观、价值观,个性特征(个性、创造力、经验能力),传播方式(个人编码方式水平、个人传播能力)
(二)被控:
1、 布里德:媒介组织中的“潜网”——组织规章内化为潜规则和自我管控(微观层面)
经过对美国几十家报社的调查,布里德在《编辑部的社会控制》一文中描述了报社内部存在的一张十分微妙又非常强劲的控制网络。 这个网络一方面确保媒介组织的传播意向得到顺利贯彻,另一方面防止不懂规矩的新来者对媒介组织既定行规的袭扰
布里德认为“潜网”存在的原因是,社会的主要问题就是维护秩序和加强凝聚力,尤其是保持价值体系的一致。暗存在媒介组织中的这种控制网络,实际上是特定社会环境中更大范围的社会控制体系的折射。结果:传播者的自我审查。
正式渠道:指示、命令等  非正式渠道:人际交往、流言蜚语
*2、组织传播中的控制
组织及其结构决定了组织传播的控制方式。组织传播的正式渠道更多地受组织目标、组织层级、职员角色的影响,以实现内部协调、指挥管理和决策应变的功能,一切为组织目标的达成服务。组织传播的非正式渠道摆脱了组织的制度性压力,满足了组织成员情感等方面的需要,但也受到一个根本原则的制约:不能影响组织目标的实现。
3、传播制度(宏观层面)
传播制度是社会制度中对大众传播活动直接或间接地起着制约和控制作用的部分,传播制度体现了全部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的复杂性。更为重要的是,传播制度所体现的是上升到统治地位的规范体系,涉及到人民政治表达和知情权等重要权利的制度安排。总体而言,人类传播权利经历了一个被压制到逐步开放的发展历程。一般认为,法治条件下的言论自由和传播自由是现代民主政治的基本前提。
4、传播的社会控制类型
(1)国家和政府的政治控制:这是直接的制度控制,目的是为国家制度、意识形态以及各种国家目标的实现服务。但在总体说来,直接的政治控制在现代世界已经不是主流,更多的则是通过法治的方式来进行管理和控制。
  ①规定传媒组织的所有制形式(例如美国1996电信法);②对传播媒介的活动进行法制和行政管理(行政审批);③限制或禁止某些信息内容的传播(机密信息);④对传播事业的发展制定总体规划或实行国家援助(例如在欧洲)。
(2)利益集团的控制:这种控制也带有明显的制度性因素。在我国,社会各阶层、政党或团体都拥有创办自己的媒介的平等权利。在西方国家,传播媒介的控制权主要掌握在垄断资本手中。垄断资本通过成立媒介企业、控制议会党团和院外活动集团以及提供广告、赞助等控制媒介。资本垄断是西方国家大众传播事业的重要特征。
(3)受众的社会监督控制:受众对传播媒介的活动拥有进行社会监督的正当权利,其控制手段主要有:个人的信息反馈(来信、来电、来访以及手机短信、电子邮件等);结成受众团体,以群体运作的方式对媒介活动施加影响;诉诸法律手段(受众权利受侵害时);通过影响媒介的销售市场来制约媒介活动。
(4)自律:政府、利益集团和受众(还包括法律的约束)对大众传播的控制属于“他律”的范畴,大众传播系统内部还存在“自律”机制。所谓自律,就是媒介组织的从业人员依据内在信念和价值观或者说内化在自身中的一套行为规范,主动约束自己的职业行为,使之有利于传播活动的正常和和谐的运作。这套内在的行为规范就是新闻的职业道德规范,而保证职业道德规范的外在机制包括行业组织及其制定的自律规范条文,行业评议制度等。
*社会制度对传播制度起着决定作用,有什么样的社会制度就有什么样的传播制度与其对应。社会制度可以通过政治、经济手段以及意识形态渗透等对传播制度进行直接或间接的控制,同时传播制度也对社会制度起着能动的反作用。首先,传播制度要维护本社会的社会制度,为巩固和发展该社会制度服务,传播制度首先要效力于社会及其根本制度; 其次,传播制度的基本状况与形态也影响着社会中其他派生制度的发展,因此,只有传播制度与其他社会派生制度协调互动才可以促进整个社会的良性运行; 再次,传播制度的不适应,乃至失控将可能影响到社会其他制度乃至根本制度的稳定,要注意传播制度的合理化、完善化和可控化。
5、人类传播制度的规范理论
A集权主义媒介规范理论
集权主义(authoritarianism),也称权威主义。集权主义者主张社会事物必须一切以权利或权威为转移,强调社会等级秩序和上下之间的绝对支配与服从关系。历史上,集权主义的思想家有柏拉图、马基雅维利等。集权主义的媒介规范理论是在15世纪中叶近代印刷技术发明后不久欧洲封建专制主义的气候下产生的。 主张:媒介必须一切以权利的意志为转移,一切为统治者服务。具体内容包括:a.媒介必须对当权者负责,维护国王和专制国家的利益;b.报刊不得批判占统治地位的道德和政治价值;c.政府有权对出版物进行事先检查,这种检查是合法的;d.对当权者或当局制度的批判属于犯罪行为,应给予严厉的法律制裁。随着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集权主义理论和实践逐渐崩溃。
B自由主义媒介规范理论
核心:核心反映了资产阶级自由主义的观点。产生于17、18世纪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是在同极集权主义制度及其规范理论的斗争中形成的。代表人物:英国启蒙运动(亚当•斯密、弥尔顿、洛克、休谟、密尔等)、欧洲启蒙运动(伏尔泰、卢梭、孟德斯鸠、狄德罗)、美国独立运动(杰弗逊、潘恩)——《国富论》、《论出版自由》、《论自由》、 《美国独立宣言》、《人权宣言》、《常识》。
主要原则包括:任何人都拥有出版自由而不必经过政府当局的特别许可;除人身攻击外,报刊有权批评政府和官吏,这种批评是正当合法的;新闻出版不应接受第三者的事先检查,出版内容不能受到任何强制;在涉及观点、意见和信念的问题上,真理和“谬误”的传播必须同样得到保证。
现代自由主义理论中的两个基本原则是“观点的公开市场”和真理的“自我修正过程”,最早由弥尔顿于1644年在《论出版自由》中提出。
自由分为积极自由和消极自由。积极自由是指可以做什么的自由,而消极自由是免于被怎么样的自由,强调保护个人空间。自由主义更强调后者。——》政治民主化、经济市场化、文化多元化
C社会责任理论
认为媒介的自由不是绝对的,自由与义务相伴。这是对自由主义理论的一种修正,由美国“新闻自由委员会”(又称哈钦斯委员会)在20世纪40年代提出,其代表性著作是《自由与负责的新闻界》(1947)。
提出的背景:1、传播事业高度垄断引起的矛盾和传媒内容低俗化引起的社会道德和文化的堕落。2、理性观的改变。(后现代主义:理性不是万能的)
主要原则有:
大众传播具有很强的公共性,因而媒介机构必须对社会和公共承担和履行一定的责任和义务;媒介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播应该符合真实性、客观性、公正性等专业标准;媒介必须在现存法律和制度的范围内进行自我约束,不能煽动社会犯罪,不能传播宗教或种族歧视内容;受众有权要求媒介从事高品位的传播活动,这种干预是正当的。
D民主参与理论
也称受众参与理论,是20世纪70年代以后社会信息化和媒介垄断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新的媒介规范理论。美国学者巴隆(《媒介接近权:为了谁的出版自由》)和巴格迪坎(《传播媒介的垄断》)对该理论做出了贡献。 核心价值是多元性、小规模性、双向互动性、传播关系的横向性或平等性。民主参与理论属于一种体制外的理论,成为可替代性媒介运动(alternative media)的理论指南。
E苏维埃传播制度理论
马克思早期的办报实践,列宁的党报理论以及苏联、中国等国家的社会主义无产阶级传播观是该理论的基本组成要素。
基本观点:
新闻及传播起源于人类社会性的生产劳动实践,新闻的本原是事实;传播媒介和传播资源是国家的公有财产;传播业属于社会的上层建筑意识形态范畴,是物质关系的反映,具有强烈的政治性,鲜明地表现一定阶级的政治倾向和世界观,因此,新闻事业的党性是不可避免的;传播业执行传递信息、引导舆论、提供娱乐等多种职能;国家有权监督和管理出版物,取缔反社会的传播内容。
报刊出版:商业报刊、党营报刊、国营报刊、利益群体
6、公共广播电视体系
广播电视的公共模式,就是通过一定的制度设计,以公共视听费,或以社会资助为主,国家财政补贴为辅,以此消除商业营利的驱动力,在非商业主义、民主政治和中立自主的基础上,建立服务于公共利益和对国家负责的广播电视体制,从而促进言论的自由传播、文化的多元、信息的可选择性的繁荣和高质量节目的制作。
(1)国有社会公营体制:
资产国家所有、经营活动由公司在社会参与下自主进行。由于的明确规定或强大的文化传统,政府和国会都不能主导国有公营型广播电视公司最高管理机构的人选。
        BBC是国有社会公营型广播电视的典范,依据“皇家宪章”特许经营广播电视,在法理上独立于国会和政府。董事会是BBC的最高权力机构,其成员由政府推荐,女王任命。虽并不是按代表制原则而是以社会贤达的标准选定,仍然具有广泛的社会代表性。BBC董事会只是个战略决策和预算监控机构,它在选定BBC总经理后,一般并不干预BBC日常事务,而是让他全权处理。政府很少干预BBC的原因在于:一方面英国存在悠久而强大的不干涉社会公共事务的文化传统,另一方面归根到底英国政府是受托管理BBC,一旦出现冲突,国会有权干预,以维护宪章所规定BBC社会公营原则。
(2)社会联合公营体制
以各方政治力量共同认可公共广播电视组织结构、领导人选和大政方针为核心特征。
特殊之处:其一是公有制形态多样,主要有国家所有、地方所有、公众团体所有和社区所有等;其二是经费来源更加多元,除了视听费、国家财政补贴和广告收入之外,还有公司、社团、个人捐资等;其三是众方政治力量的共同认可发挥着主导性的政治调控作用,这可以说是此类广播电视体制的突出特点。 政府广播电视主管部门一般不能干涉和直接影响社会联合公营广播电视经营机构的人事安排和节目,只能依法进行很有限的宏观调控。大致可区分出地方联合型、社区/文化联合型、党派联合型、公众团体联合型等。
A地方联合型:德国公共广播电视是典型代表,其体制设计的立足点,是防止传媒成为国家附庸,反对传媒权力系统的集权化,确保传媒的多元主义。德国基本法规定:除对外传送新闻的广播电视台必须依照联邦政府规章经营外,德国公共广播电视台处于各州文化主权管辖范围内,联邦邮政部只是透过部分私有化的电信公司对它们施以很有限的政治影响。在联邦层面,真正有影响力的不是联邦政府,而是联邦法院。
B社区/文化联合型:比利时公共广播电视即属于此类。其最大的特征是:全国性的公共广播电视系统是由分属于不同社区/文化的公共广播电视台构成的。全国三大以不同社区文化划分的公共广播电视台各自为阵。1960年至 1977年间,比利时先后成立了佛兰德社区台(BRT)、瓦隆社区台(RTBF)和德语社区台(BFR),由此形成了延续至今的比利时三大公共广播电视台鼎足而立的局面。   
C党派联合型:荷兰公共广播电视体制以党派联合型为基本特征。荷兰是一个众多社会利益集团积极参与之下,以政党联盟为主构成的多极势力阵营社会。联合和协商是荷兰政治生活的主要特点。
这深刻影响了荷兰公共广播电视体制。荷兰广播电视有八个主要组织,它们的代表占据了荷兰广播公司(NOS)理事会成员的绝大多数席位。这八大广播电视组织分屑社会各主要利益集团,大多数具有鲜明的党派性质。
D团体联合型:美国是代表国家。在商业广播电视占主导的环境中,美国仍有1200多座公共电台和300多座电视台,其前身和主体是美国广播电视台。在联邦政府、福特基金会和卡内基基金会等的推动下,60-70年代之际,美国实现了由教育电视台向公共广播电视体制的转型,公共广播电视公司(CPB)、公共电视网(PBS)和公共广播网(NPR)先后成立。
1967年的美国《公共广播电视法》规定,CPB负责联邦政府拨款的分配和使用,协调公共广播电视系统各台之间的关系,促进公共广播电视的,但不能制作和发行节目。NPR和PBS是各公共广播电视台的会员组织。  
(3) 国会主导下的国有公营体制
国会是决定全国性公共广播电视的中心力量,在机构组建,尤其是公共传媒领导人选安排,或在日常行业行政监管方面发挥着主导作用。
1975年后的意大利和1980年后的西班牙公共广播电视体制,以及芬兰和丹麦等国的公共广播电视体制都属于国会主导之下的国有公营广播电视的典型。意大利没有独立的国家广播电视行政机构,国会广播电视监管委员会以及国会领导下的保证人办公室是意大利全国性公共广播电视的主要监管机构  
(4) 政府主导下的国有公共体制
以中央政府作为最终向国会负责的主要角色对公共广播电视进行领导为基本特征。
虽然公共广播电视经营机构原则上依法具有独立公益法人地位,但是中央政府首脑以及相关职能部门可以,也习惯于对公共广播电视经营机构一方面在宏观上进行政策引导,另一方面在微观上以行政手段主导其经营方式、财政收支、人员调动,甚至节目安排。1980年代中以前的法国和葡萄牙以及澳大利亚,都实行此种公共广播电视体制,而北欧的挪威和瑞士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也呈现出这一体制的特征
7、传播者的权利
知晓权:也称知察权、知的权利。指传播活动中专职传播者有权接近他们认为有必要接近的消息来源,有权进入事件的发生地,有权采访与事件有关的人士和部门,有权要求有关方面的人士为自己提供关于事实真相的信息和相关资料。
编辑权:即信息传播之前的选择加工权,是传播者在传播过程中把关控制的具体表现形式。
版权:即著作权,也可称为知识产权。指传播者依法对自己的著述、创作和通过自己的劳动所获得的其它原创性信息所享有的处置权,分为精神权利和经济权利两部分。
消息来源保护权:也称“秘匿权”、“取材秘密权”,即传播者和传播机构对消息来源、消息提供者保密的权利。
安全保护权:即传播者在正常履行职责时有权要求社会对自己的人身安全和所使用设备的安全加以保护。
8、新闻专业主义
新闻专业主义是新闻媒介和新闻从业者所追求的一种职业理想和操作理念,其内涵不同于政治权力对传媒的要求,也不同于市场经济行为对传媒的要求,而是一种服务行业的专业化意识、一系列职业规范,以及评判标准,它包括专业知识的积累、获取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训练、专业资格的认可、章显专业精神的范例,以及专业内部的自律。其中专业精神包括:真实、客观、公正地报道新闻和发表评论,以服务公众为中心目标,独立于政府、公众、财团,担负独特的社会责任等
缘起与发展:
新闻专业主义与新闻报道成为一个职业(更重要的是职业理想的形成)相伴而生,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新闻业成为一个独立的职业,新闻传播者有了职业化的分工体系;新闻业成为一个产业(作为新闻职业的经济支撑);新闻教育和新闻学的诞生(作为新闻职业的经验传承和知识支撑)。 19世纪30年代廉价报刊的兴起标志着独立(经济和政治上)报刊时代的到来,源出于17世纪中叶的近代报刊自由主义思想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实现。报刊的独立和商业化运营造就了新闻报道和评论更多地关注读者需要和社会反应,客观性和公正评论于是成为主导新闻媒介运作的主要法则。 但继之而来的“黄色新闻”时期将商业原则发挥到了极致,严重地损害了新闻专业理念的神圣性。20世纪40年代新闻自由委员会的报告《自由而负责的新闻界》重新规范了新闻业的职业理念,将新闻专业主义的精神作了边界性的规定,要求新闻界加强自律和职业道德规范的建设。经历了消解与重构的复杂历程,新闻专业主义仍然是今日新闻业的精神支柱。
新闻专业主义的核心理念是客观性和独立性
客观性
客观性是一种使新闻工作者将事实隔离于观点,从而避免个人偏见的规定或机制,它要求新闻工作者站在中立的立场上,以客观性的方法报道新闻、反映观点。具体的操作形式是将消息与意见分开。
客观性缘起于廉价报刊兴起后对于商业利益的追求,例如美联社对于客观手法的采用。后来,人们逐渐意识到纯客观报道难以达到(主观因素难以排除在外),具备了专业知识背景的新闻从业人员才能最大限度的排除主观因素。但是,

回复话题
上传/修改头像

中秋节中国人一般会吃什么?

考研论坛提示:
1、请勿发布个人联系方式或询问他人联系方式,包括QQ和手机等。
2、未经允许不得发布任何资料出售、招生中介等广告信息。
3、如果发布了涉及以上内容的话题或跟帖,您在考研网的注册账户可能被禁用。

网站介绍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广告业务 | 帮助信息
©1998-2015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考研网-联系地址:上海市邮政信箱088-014号 邮编:200092 Tel & Fax:021 - 5589 1949 沪ICP备120182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