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理解的新闻学——理论篇之6新闻事业
查看(1692) 回复(0) |
|
小白杨
|
发表于 2010-12-06 00:56
楼主
我所理解的新闻学——理论篇之6新闻事业
写在前面的话: 在这样举国沸腾的日子里,还是有很多同学找我问复习的问题,可见大家学习热情之高。很多人已经着手在复习专业课了,这是件好事。但我发现,不少同学问的问题都不对头,方向、大略、细节、方法都是不着边际的。这样下去,势必缘木求鱼。于是我找时间写了点具体的东西,贴在这里,希望能对需要的人有些帮助。若有写得不对的地方,请大家批评指正,也欢迎跟贴提问,但请尽量不要发站内短信息。 今天说的是新闻事业。新闻事业这部分涵盖的内容比较多,对应的是教材上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和第十一章,大家可以适当多花一些时间在上面。 有同学问我,为什么理论这部分不像业务、新闻史那样笼统说一下方法、然后直接给份笔记呢?还要这样一章一章来走,让人等得不耐烦。我是这样想:一则从你们答卷子的角度来说,新闻理论不像新闻史和业务,只凭背笔记就能知道个大样,考试时如果你记混了章士钊和章太炎,把《纽约先驱报》写成《纽约论坛报》,那当然是错误,但最多扣你5分罢了;但理论上出了问题,比如把党性写成了人民性,弄不好是要给零分的。因此,理论的东西要理解要吃透要灵活把握。再则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我是学理论的,水平虽然有限,但是毕竟对这部分内容要稍微熟悉一些;至于高教版的《新闻理论教程》,前两天有人回帖子说,光凭看课本那点水平考不上研究生,这话大家自己去掂量。此外,细心的同学可以查一查,我这里写的内容也不仅仅局限于教材。 言归正传,新闻事业是指新闻机构及其所从事的业务活动的总称。这里说的业务活动具体指什么呢?当然是专业的新闻传播活动。从一般的新闻传播活动到大众化报纸产生以后的新闻事业阶段,其间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对于这个过程的了解,大家可以去看两本新闻史教程,也可以看我们课本上第三章第一节到第三节的简史。在这段历史中,我们不但可以了解到新闻传播诸要素——传播者、传播手段、接受者及传播内容的演变,还可以看到传播模式的发展和变化。对此部分内容尤为感兴趣的同学可以阅读最有影响的媒介决定论者之一伊尼斯的《帝国与传播》,顺便了解一下他将人类社会的发展与传播媒介的叠加式发展紧密联系的著名论点,对新闻史的复习也是一个辅助。篇幅所限,这里我只简单地将新闻传播诸要素的发展作一个概要式的梳理。 首先来看传者与受众的发展历程。在很长一段时期,当传播还不是一种谋生手段的时候,这两个概念之间的界限是很模糊的,传受双方会随时发生角色的变换。后来随着文字的出现和逐渐普及,从早期的巫师到中世纪的民谣歌手、行吟诗人到十五六世纪出现的威尼斯手抄新闻者,都成为新闻记者的前身。而印刷新闻的出现,使新闻传播正式成为一种职业,新闻传播者和接受者的角色由此固定下来。其次,观察新闻传播活动发展的另一个视角是传播手段的演变,这一点在课本第一章新闻的起源那部分也曾经提及。整体来说,传播手段经历了口头媒介、书写媒介、印刷媒介和电子媒介等几个阶段。与此同时,传播的内容也逐步变化:从与生产劳动直接相关的内容到商业报道、社会新闻、文学艺术、竞技娱乐等等到今天的新闻传播内容的近乎无所不包。传播模式也从最初的直接线型、间接线型和富有中国传统特色T字型模式发展到新闻事业正式产生之后的辐射型的大众传播模式和放射型的小众传播模式。与之有关的现实热点问题是把有效运用新媒体当作一种战略选择。 最后,我们可以从中得出这样的结论:社会对新闻信息的需求是新闻事业产生的基本动力,物质生产和科学文化技术进步所能提供的物质手段是新闻事业产生的基础,新闻事业中的印刷新闻、广播新闻、电视新闻以及网络新闻的相继出现,都与物质技术息息相关。社会需要和社会物质生产发展水平所能提供的物质手段,是新闻事业产生和发展的两个基本条件。前者决定着新闻事业的性质和报道内容,后者决定着新闻事业的形式,两者相互依存,缺一不可。这些都是简答题中的标准答法。 此外我们还可以看出,处于雏形状态的新闻刊物,如手抄新闻、新闻书等,都对报纸的出现有直接的借鉴作用。在新闻传播的发展中,新闻事业不但具有与当时媒介相适应的措施、方法、规范、章程等方面高度专业化的特征,还具有明显的开放性,主要表现在新闻来源的社会化和服务对象的社会化两个方面。这些结论需要大家好好地理解,在答新闻史的大题时可以点上几句,但新闻理论卷面上这里一般不会出现太复杂的题目。这部分还有一个知识点就是报纸、广播、电视和网络各种媒介的优缺点,辞典上也有,自己整理一下即可。 然后我们再回到新闻事业的定义上来。这一定义为我们分析、概括新闻事业的基本特征规定了两个基本角度,一是组织特征,二是活动特征。什么是组织特征?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首先,从结构上看,新闻事业是一个以传播流程为结构方式的组织;其次,从所处的位置上看,新闻事业是社会新闻信息流通的中介组织;再次,从经营管理上看,是一个按特殊经济规律运行的“精神商品”生产组织。这些组织特征不但描述了新闻事业的性质,还决定了新闻事业的功能,在后面我们还要细说这个问题。而活动特征则可以归纳为现实性、广泛性、纪实性和大众性等几个方面。在前面第一章新闻活动中,我们也曾从宏观新闻学的视角了解到,新闻传播活动作为一种群体活动,不但是一种社会交往方式,把一定的阶级、团体划分开来并粘合在一起,而且在方方面面都受到了社会生活的制约,此外,新闻报道已经成为了上层建筑领域中操纵社会意识的得天独厚的一种意识形态。因此,尽管新闻媒介产品具有一定的商品性(这是个争议很久的问题),必须进入消费流通领域,但由于它属于精神产品,受意识形态的影响极强,不同于一般的商品,所以新闻事业也是一种意识形态的特殊部门,这一点是需要我们必须理解和牢记的。 接下来就是一个关键的定性问题:新闻事业是属于政治上层建筑还是属于思想上层建筑?如果你连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这两个概念的界限都不明确,说明马哲那部分还应该好好下点功夫——这也算历年政治题的一个命题热点。我们知道,上层建筑分为两个部分,即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政治上层建筑是一种物质力量,比如政治制度、法律制度及其国家、军队、法庭、监狱等;而思想上层建筑是一种精神力量。新闻事业属于一种精神力量,是思想上层建筑即意识形态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它没有强制性,也不是暴力机关,更不能行使镇压职能。因此,在新闻实践中,我们应该牢记,记者从来都不是给人家“解决问题”的,新闻报道乃新闻报道,新闻批评是新闻批评,舆论监督归舆论监督,但我们绝对没有强制别人怎样怎样的权力。 总结一下,我们应该知道,新闻事业有如下特性(我给出的是问答题的答案): 一、 政治性强。与意识形态的其他组成部分相比,新闻事业离政治更近,政治性更强。因为新闻事业及时公开地传播新近事实的信息,能够迅速造成全社会的舆论影响,反映社会生活,面最广、最迅速、影响极大,事关全局的稳定与发展。正因为如此,新闻传媒历来都是政治家们驾驭形势、统筹全局的得力工具。简言之,新闻事业离政治近和政治性强,就因为它能牵动大局,有全局作用。 二、 运用新闻手段反映社会生活。新闻事业用新闻手段反映经济基础和社会生活,靠报道和评价新近事实来引导社会舆论。上层建筑的各种意识形式,都是经济基础和社会生活的反映,它们之间最大的差别是反映手段各不相同。哲学用逻辑手段,艺术用形象塑造,历史、情报和新闻既非逻辑推理,也非形象塑造,而是对客观世界发展变化的忠实记录。历史、情报和新闻虽然同是对社会生活的记录,但历史记录的主要是事物发展变化的史态,新闻和情报记录的则是客观事物发展变化的现态和趋态。新闻和情报虽然都是对现态和趋态的记录,但新闻是及时公开面向整个社会传播的信息,情报虽及时但不一定公开,它是传向特定接受对象的信息。哲学用理论说服人,艺术用形象感染人,新闻用新近事实说话去引导社会舆论。 三、 没有强制作用。与政治上层建筑相比,新闻事业是精神武器,不是物质手段,对社会公众只有劝服功能,不起强制作用。新闻事业对社会的作用是巨大的,但它终究是意识形态的一部分,是一种思想力量,一种精神武器。它向社会提供的只能是一般性的社会信息,不是国家机构向公众发布的行政命令,对接受者没有指令性和强制性。把新闻机构视为国家机构是一种误解,混淆了思想上层建筑与政治上层建筑的界限。新闻事业作为一种社会部门,有其职业范围的职权,即及时公开地报道和评价新闻事实和通过新闻报道对政府和社会进行舆论监督。 接下来说的是新闻事业的阶级性。既然属于上层建筑,那么阶级性就很容易理解了。简言之,新闻事业的阶级性由下列因素决定:第一,新闻事业的性质由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反映和代表一定阶级利益的经济基础,决定了新闻事业要反映和代表一定阶级的利益和要求。这是新闻事业在阶级社会中必然具有阶级性的最根本的决定性因素。 第二,新闻事业在一定的国家和社会制度下所受到的控制,能反映和代表一定阶级的利益和要求。比如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政府的行政管理,都有为维持统治阶级的权益而对新闻传播行为施加带有阶级倾向性的控制。 第三,新闻事业的行为主体,包括传播主体和接受主体,都能反映和代表一定阶级的利益和要求。在阶级仍然存在的社会里,新闻事业的从业者都是有阶级立场的人,他们对新闻的选择和评价无不打上阶级的烙印;同时受众划也分属不同的阶级,他们的新闻需求会带上不同的阶级倾向,具有阶级倾向性的新闻市场和受众群,会对新闻传播的内容和趣味选择产生一定的影响。这也是一道简答题的现成答案,论述的话可以在此基础上发挥一下。至于两种新闻事业的原则区别,四点,书上写得非常清楚,记下来就可以了,这里不再赘述 对于考研的同学来说,新闻事业的社会功能是个非常单纯的知识点,即新闻事业对人类、对社会生活所能发挥的作用,主要有以下五点。熟记就可以,论述的时候注意联系实际,多举一些新鲜的例子。具体来说,这五点是:一、报道新闻,传播信息。新闻事业的产生和发展是以人类社会对新闻、信息的需求作为内在动力的。满足这种需求是新闻事业的首要职能。也是新闻事业发挥其它社会职能的基础和前提。人们接触新闻事业最直接、最根本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得大量的、最新的新闻信息。新闻事业是新闻信息的载体。报道新闻,传播信息是一切新闻事业的基本职能。二、反映舆情,引导舆论。舆情即民意,舆论是群众的看法和意见。舆论也是一种信息,是社会公众对时局和事态的评价,是亿万群众的思想动向和行为取向。三、传授知识,普及教育。新闻事业传授知识、普及教育最直接的是通过在报刊、广播电视中设置专门知识性、教育性栏目和讲座实现的。但新闻事业的这一功能还大量地体现在日常的具体的新闻报道中。新闻报道中包含有十分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受众可以通过这些新闻报道获取大量的有关的知识。四、提供服务,文化娱乐。新闻媒介的服务主要是为公众提供信息服务,随着社会化程度的日益提高和现代化建设的加速,新闻事业的这种服务功能将日益重要。另外,新闻事业还具有提供文化娱乐的重要功能。目前,世界范围内出现的广播电视频道多样化、专门化,就是针对不同受众需要不同服务的特点而出现的发展趋势。五、刊播广告,服务经济。刊播广告是新闻事业重要的经济功能之一。新闻媒体是广告信息发布的重要平台,它能在极短的时间内把广告信息传达到极大的人群范围。在上述五大功能中,“报道新闻,传播信息”与“反映舆情,引导舆论”无论在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时期一直发挥,被称为新闻事业的基本功能。总之,今年的热点应该在舆论导向这方面,注意和胡锦涛6月份的讲话相联系。 涉及到媒介经营管理的内容,大家只要注意政治家办报、企业家经营和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孰轻孰重这两个知识点即可。因为其他的问题争议颇大,一般不在考试出题范围之内。 好,新闻传播事业的内容差不多就这些,下次是新闻自由。 zz |
回复话题 |
||
上传/修改头像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