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心理学的故事(6)
查看(1324) 回复(0) |
|
香尔滚姐姐
|
发表于 2014-10-24 11:25
楼主
十三、拥 挤
判定一个心理学实验是否有用的重要标准是它的代表性。有代表性的实验可以允许我们把它们的发现推广到更多的普遍情景中去。把从一个样本中得到的结果普遍推广到不同样本或不同人群的一个例子。我们把这称为样本普遍性。它以不同的形式出现。一个单独的实验将很难推广到所有与此有关的群体中去。关于自变量和因变量的普遍性也存在着类似的问题。所以我们必须确保对这些相关的自变量的不同操作能够使得我们得出有代表性的结论。我们把这称为变量代表性。 拥挤也是实验心理学的一个研究方面,下面介绍几个关于拥挤的实验研究来详细考察它们的结果是如何被推广的。一种研究是以动物为被试,此类研究通常是在实验室里进行的,另一种就是以人为被试,以人为被试的研究包括在实验里发生的实验室研究,还有在现实进行的研究。下面就一一进行介绍: 动物中的拥挤 : 卡尔霍恩( 1962, 1966, 1971 )在国家精神健康研究所进行了一个长期的系列研究,得出了一些有关老鼠中拥挤的长期影响的惊人发现。卡尔霍恩把他的老鼠放在一个有 4 个隔间的“老鼠空间”中。由于隔间 1 和 4 没有被连接起来,它们是死端,老鼠则聚集在隔间 2 和 3 中。这种过度的拥挤导致了一些病理行为的发展。在隔间 2 和 3 中,幼鼠的死亡率高达 96% 。雌鼠无法建造适宜的巢穴,并且常常丢弃幼鼠。这些幼鼠在它们被丢弃的地方死去,而且常被成年老鼠吃掉。高的死亡率对于老鼠的空间来说有极深刻的含义。雄鼠同时也表现出怪诞的性行为。最古怪的老鼠被卡尔霍恩称为“刺探者”。这些刺探者并不进行正常的鼠类求爱活动,它们会将雌鼠追逐到它们吃死去幼鼠的洞穴中。所以,自变量(高密度)导致了古怪的母性行为和性行为(因变量)的发生。 这些关于老鼠的实验结果是极令人吃惊的。如果推广到人类的拥挤问题上,它们强烈地暗示了过度拥挤将最终毁灭我们今日所认识的社会。接下来让我们来看看对人类进行的拥挤研究 。 人的拥挤 : 贝特森和休伊( 1992 )进行了实验室的拥挤研究,他们利用摄影幻灯片和录像带来模拟发生在英国伦敦一个铁路售票室的行为。幻灯片和录像带都摄自同一地点。根据出现在售票室中的人数把幻灯片和录像带分成三类来操纵密度变量。在低密度条件下,每一个售票窗口只有一个或二个人在排队。在中等密度条件下则出现的人数更多,高密度条件下就非常拥挤了。因变量是被试接下来完成的一个问卷,它包括与认知到的拥挤、认知到的控制、愉快和路径规避有关的量表。研究者建构了一个结构模型用来解释这些因变量和如密度等自变量之间的关系。这一模型预言密度通过认知到的控制来影响拥挤,而且认知到的控制与拥挤一起决定在量表中测量情绪和行为反应。使用了一个复杂的统计程序( LISREL )来确定结果与模型的拟合。 这一研究的特别之处在于一个附加的现场准实验,该实验是同在实验模拟时拍摄的那个售票室中购买火车票的旅客进行面谈。计算出三个不同的相关矩阵(幻灯片、录像带和现场),统计分析不能拒绝所有三个矩阵是相等的这一假设。所以实验室研究方法是有效的。经过推导,作者认为对于密度与拥挤的研究,幻灯片和录像带是非常合适的(“从生态学的观点来看是正确的”)。 另一项研究则是在现实场景中进行的。萨格特、麦金托什和韦斯特( 1975 )把他们的被试带到曼哈顿的宾夕法尼亚火车站来测定拥挤对操作和情绪的影响。最重要的自变量是密度,通过选择在火车站的时间:上午 10:00—11:30 或下午 5:00—6:00 (在交通拥挤的高峰时段)来操纵。给被试一个清单,要求他们在车站内操作并完成 42 个任务:诸如查找电话号码,寻找售票处,在报摊买东西等等。要求他们在 30 分钟的期间内完成尽量多的任务;这是一个因变量。接着,被试们填写一个情绪形容词检查表( Mood Adjective Checklist ),这是一个允许人们描述自己情绪的等级评定设计。 主要的结果是“拥挤看起来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干扰了需要用知识去完成的任务和对环境的操纵”。因为被试在高密度条件下完成了大约 25 项任务,而在低密度条件下则完成了大约 29 项任务。然而在统计上这个结果只是在 0.10 水平上显著。这意味着它可能会偶然地在 10 次实验中出现一次。由萨格特及其合作者得出的结论不是特别有代表性。 不管是什么类型的研究,在推广研究结果时都会遇到重重困难。尽管从任一单独的研究来推广是相当困难的,但一组研究确实会使我们得到有代表性的结论。当研究者在设计研究想通过相关联的而不是相同的观点来研究同一问题时,这一点就显得很正确。 (采自 《实验心理学――掌握心理学的研究》,B.H. 坎特威茨等著,郭秀艳等译,2001 ) 十四、诊断标签 如何区别正常行为和异常行为,是心理学的基本问题。对异常的定义在决定一个人是否被诊断为精神病中起着关键作用,而诊断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病人接受的治疗。然而,区分正常与异常的界限并不是很清楚。所以,临床心理学家、精神病学家和其他心理治疗师大多都参照以下标准:( 1 )行为古怪,这是一种主观判断;( 2 )行为持续存在,偶尔表现出不正常的行为,不能被判定为精神病;( 3 )社会偏差,即当一个人的行为违反了人们的期望和标准以致扰乱了其他人;( 4 )主观痛苦;( 5 )心理障碍;( 6 )对功能的影响,一个人所期望的、被社会接受的生活方式与其行为之间冲突的程度。 上述的症状和特点,都要求心理学家和专业人士来进行判断。因此,这些指导标准存在两个问题:专业人士真的能区别精神疾病和精神健康吗?区别错误的后果是什么?大卫·罗森汉恩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探讨。 理论假设 罗森汉恩的问题是:究竟是由于病人本身存在的特征,还是由于观察者看到病人所处环境或场合导致了心理学的诊断。他推想:如果精神疾病诊断标准的制定和专业人员所接受的诊断训练是恰当的,那么专业人员应该能鉴别心智健全和心智不全。 实验方法 罗森汉恩招募了 8 个人(包括自己)做假病人,他们的主要任务是把自己送进 12 家精神病院。 所有假病人表现出同样的言行:他们打电话到医院病预约医生。到了医院后他们说能听到“空的”、“轰的”和“砰”等声音。除了这个症状以外,所有被试的言行完全正常,并且给问诊者的信息都是真实的(除了他们改变了自己的姓名和职业)。所有的被试被收入不同的医院。除一人外,其余均被诊断为精神分裂症。 一旦进入医院,被试表现的所有行为都是正常的了。被试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能被释放,直到他们分别说服医务人员,所有被试记录自己的经历。最初他们试图隐藏这种记录的行为,但不久就发现隐藏没必要,因为“记录行为”本身就被认为是一种不正常的行为。 实验结果 这些假病人的住院时间从 7 天到 52 天不等。平均住院时间为 19 天。研究发现:没有一个假病人被任何一个医护人员识破。当被试被释放后,他们的心理状况被认为是“精神病恢复期”而记录在他们的病历中。 在 3 个假病人所在的医院, 118 个真病人中的 35 个对被试表示怀疑,他们认为被试不是真正的精神病人,而医生和护士对此却没有鉴别出来。而且,在医院研究中,与严重的人际交流缺乏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药物的不缺乏。这 8 个病人在此项研究中共发给他们2100 片药,而被试并没有服下药,同时还发现其他真病人也会偷偷的把他们的药片扔到厕所里。 讨论 罗森汉恩的研究有力的证明了在医院机构中正常人不能与真正的精神病人区别开来。根据罗森汉恩的研究,这是因为过于强大的精神机构影响了医务人员对个体行为的判断。一旦精神病人进入这种机构,他们就形成一种定势,倾向忽略个体化特征。更重要的是像罗森汉恩指出的“贴诊断标签”,即当一个病人被贴上“精神分裂症”的标签后,精神分裂症就成为他的核心特征或人格特质。 另外,医务人员倾向于忽略病人的环境压力,只注意与精神病特质相关的行为。除此以外,严格的诊断标签还包括如何对假病人的生活史进行绘声绘色的解释,有些甚至是曲解。 本研究的意义 罗森汉恩的研究振动了精神卫生专业领域,这个结果给出了两个关键因素。第一:它表明精神病机构中“心智健全”不能与“心智不全”区别开。第二:他揭示了诊断标签的危险性。一个人如果被贴上了符合某个心理条件的标签,那个标签将掩盖他的所有其他特征。所有行为和人格特征被看作是起源于标签障碍,这种做法最坏的影响是它可以变成自我确认,即当一个人在一段时间里按一定的方式对待时,他的行为也开始变成所对待的那样了。 在很大程度上由于罗森汉恩的研究和其他人的相关研究,精神病标签现在应用得非常小心,并且它们的应用范围也得到了重视。 (采自《改变心理学的 40 项研究》罗杰· R. 哈克著,白学军等译, 2004 ) |
回复话题 |
||
上传/修改头像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