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剑锋从磨砺出——师生眼中的孙宝国教授
查看(2724) 回复(0) |
|
huitailang
|
发表于 2010-12-13 00:40
楼主
在百度搜素栏中输入“孙宝国”三个字,会得到如下信息:孙宝国 1961年2月28日出生于山东招远,汉族,北京工商大学(原北京轻工业学院)工学学士、工学硕士,清华大学工学博士,北京工商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我国著名香料专家。现任北京工商大学副校长、北京市重点学科应用化学和食品科学学科带头人。
2009年12月2日,孙宝国教授的简介里将加上一项学术的最高荣誉——中国工程院院士。 在这个喜庆的日子里,我们采访了孙宝国教授的导师、学生、同事,再次认识一下我们身边的孙宝国教授。 学风严谨 让老师最放心 “他是那种很主动的学生,会主动思考、发现问题,然后找你讨论。”当谈及这种师生之间的默契与信任时,梁梦兰直言孙宝国是她从教一生中最让她放心的学生:“我从来不会担心他的实验数据有问题,他对自己要求很高,学风严谨。” 孙宝国这样要求自己,后来也这样要求他的学生。就读于北京工商大学07应用化学的张玉玉这样描述她眼中的孙老师:“他是一个十分严谨的人,常对我们说,做学术一定不能弄虚作假。”在不断传出 “抄袭门”的今天,孙宝国始终坚持严谨治学的作风,还经常给学生转发相关的新闻以示警戒。他要求学生的实验数据一定要真实可靠,因为“这不仅是对学术负责,更是对自己的前途负责。” 功成名就后的孙宝国仍不放松对自己学术上的要求。由于平时有大量的行政事务需要处理,他就挤出周末和节假日的时间来做科研。“他没有过过一个真正的周末”,梁梦兰不无感慨地说,“他的大部分周末都是在实验室度过的。”梁梦兰特别提到,在与人合著书籍时,孙宝国的那部分总是最先完成的,“(文章)质量非常高,连错别字、标点错误都没有,从读书时候就是这样,他对自己要求非常严格。而且,他总是很清楚地标明哪部分是自己写的,绝不会把别人的成果占为己有,真正做到文责自负。”在当今这个略显浮躁的社会,孙宝国的这份严谨和踏实格外难得。 安守寂寞 潜心香精技术 勤奋、专注、踏实是他的导师梁梦兰对孙宝国的评价。在梁梦兰看来,孙宝国能取得今天的成绩固然离不开他与生俱来的睿智和聪慧,但更重要的是他的努力、执着和看准目标就坚定不移走到底的毅力。 当时孙宝国和另两位同学同时开始研究含硫化合物,但那两人后来都从事了其他的事业,只有孙宝国沿着这个道路一直走了下来。说到这份坚持,梁梦兰认为这种执着与信仰的坚毅,也体现了孙宝国敏锐的洞察力:“他所有的研究都是一脉相承的,从早期含硫化合物的研究,到后来的水解蛋白,再到最后来脂肪氧化的研究,都是沿着一个小口子不断的深入”,“他头脑清醒,目标明确,能抵抗诱惑,安守寂寞,所以他能取得今天的成就我一点也不奇怪。”梁梦兰这样评价孙宝国过人的洞察力和把握时代趋势的能力:“他能把握学科发展的方向,比如他研究的脂肪氧化的课题。脂肪氧化讲究的是“肉味同源”,也就是说用真正的肉来提取肉味的香料,而以往都是用化合物合成的。这和当今世界追求自然健康食物的潮流是相符合的。他并非闭门造车,而是积极保持和世界的联系。” 在采访孙宝国的同事和学生时,大家都会讲述这样两件事。其一是由于含硫化合物的味道特别难闻,而孙宝国久在其中身上自然就沾满了味道,有一次竟因此生生被人从公交上赶了下来。另一件是孙宝国以实验室为家,他年幼的儿子就承担了送饭的任务。一次竟然被实验室的味道活活薰得昏厥过去。此后小家伙每次送饭就在楼下大呼父名,再也不愿进去。虽是作为玩笑谈出,但早期艰苦的科研环境和孙宝国在科研之路上一路走来品尝的辛酸可见一斑。 服务国家 瞄准社会需求 孙宝国的硕士论文做的就是后来带给他巨大荣誉的含硫化合物的研究。据梁梦兰介绍,这当时是上海香料所承担的一个“七五”攻关项目的一部分,因实验气味大、反映步骤特别麻烦,对方不愿意做,故而转给原北京轻工业学院。可是,孙宝国和两位同学在三位导师的带领下,不仅接下了这块难啃的“硬骨头”,而且啃出了好滋味,吃的苦只有当事人才知道。 孙宝国潜心于含硫化合物的研究与当时的国情密不可分。据孙宝国的同事、北京工商大学化工学院郑福平教授介绍,80年代中期,有一种名为030的化合物是制作肉类食品的核心香料,由于国内相关领域的空白,该原料全靠进口。此种香料十分昂贵,每吨需8万至10万元,由于西方的贸易保护主义,即使这样的高价也不一定能够买到,严重影响了我国相关行业的生产和人民生活需要。孙宝国带领团队克服重重困难终于成功攻克这一难题,使类似原料价格降至两三千元一吨,不仅为国家节约了大量外汇,同是弥补了国内在此领域研究的空白。在孙宝国及团队成员继续艰苦卓绝的努力下,至90年代末期,我国生产的肉味香精不仅能够完全满足国内需要,更是远销东南亚、日韩等地,变进口为出口,为国家创造了巨大的经济财富。 爱校爱家 永怀感恩之心 孙宝国对母校工商大学也有很深的感情,他在此度过了本科的四年和硕士研究生的三年,后来留校任教至今,而他的科研成果也大都在此完成。在早期研究时,科研条件还十分艰苦,可孙宝国没有怨天尤人,而是用加倍的勤奋弥补了物质条件的不足。据孙宝国所在的香精香料课题组的同事们介绍,事业有成的孙宝国时刻把母校的培养铭记于心,千方百计利用自己的资源为科研团队提供更好的科研环境和机会。对年长的同事,孙宝国恭恭敬敬,虚心请教,对年轻的同事,孙宝国总是尽力去帮助他们,为他们解决难题,时刻思考着怎样让团队建设得更好。 在记者的采访中,不管是孙宝国的老师、学生,还是领导、同事对他的为人都不无敬佩。梁梦兰说,一个人能取得多大的成就和他的人品是分不开的,孙宝国一路走来,历经风雨不改的是他质朴的本色,始终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老老实实做事,老老实实做人。张玉玉告诉记者,孙宝国是一个对学生非常负责的老师,即使有那么多公共事务,仍坚持每两周与学生面谈一次,还经常通过电邮与学生交流。“在我们刚入学的时候,孙老师就和我们商量着为每个人制定了一份详细的学习计划,不管将来是要继续深造还是就业,都按照计划一步一步有条不紊地进行。”在这份学习规划的指导下,张玉玉三年的研究生生活十分充实,而面对即将到来的毕业,她也十分从容。“因为基础扎实,即使就业大环境不太好,我仍凭借自己的实力找到一份很满意的工作。”她微笑着告诉记者。 孙宝国的同事田红玉说了这样一件难忘事,“有次他见我把车停在路边,就问我是否没有车位,我回答说是。当时他没有说什么,结果没过几天就把一张停车证给我。他就是这样一个人,很关心别人,很细心,同时也很谦和。” 谦和,是孙宝国给许多人的感觉。孙宝国在读本科时,梁梦兰曾经给他们班上过课,当记者问及是否有深刻印象时,梁梦兰想了想,摇摇头:“他不是那种在人群中光芒四射的学生,很优秀,但十分低调,很聪明,很谦逊。”直到今天,拥有无数骄人成绩的孙宝国仍保持着质朴低调的谦和本色。 zz |
回复话题 |
||
上传/修改头像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