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解决
求英语专业跨首师大思想政治教育的考研经验
悬赏分:0
求英语专业跨首师大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考研经验!!!
相关院校:首都师范大学研究生院 热点关注:2021考研辅导班上线 如何自考研究生
提问者:沫之棉 - 2014/04/13 06:30
最佳答案
第一阶段
参考书一: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日期
学习内容
知识点及命题趋势
4月10日—4月13日
绪论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1、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的含义、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社会根源、思想渊源和实践基础。马克思主义的创立。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的发展。
2、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政治立场、理论品质以及社会理想。
3、一般不会考,但是都应该了解。
4月14日-4月17日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1、物质世界和实践
哲学基本问题及其内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可知论和不可知论,辩证法和形而上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及其理论意义。意识的起源和本质。物质和运动,运动和静止,物质运动与时间、空向。社会的物质性。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实践的本质含义、基本特征和基本形式。实践与人的存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分化和统一。人和自然的关系。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
2、事物的普遍联系与发展
联系的内涵和特点。事物普遍联系原理的方法论意义。联系与发展。发展的实质发展与过程。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矛盾及其同一性和斗争性。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原理的方法论意义。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含义及相互关系、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的意义。矛盾分析方法。
事物存在的质、量、度。事物发展的量变和质变及其辩证关系。事物发展过程中肯定和否定及否定之否定。辩证否定观及其方法论意义。否定之否定规律原理的意义。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原因与结果、必然性与偶然性、可能性与现实性、现象与本质、形式与内容及其方法论意义。、
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劝唯物辩证法的方法与认识方法和工作方法的一致性。
辩证思维的主要方法: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抽象与具体、逻辑与历史相统一。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利学思维方法。
3、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
规律及其客观性。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的联系与区别。意识能动作用的表现。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关系。正确发挥主观能动作用。社会历史趋向与主体选择的关系。
4.这几年简答题1都考了哲学基础(哲学概念、功能和基本问题等)的题,因此还可能会涉及。
5.其他点都可能涉及。
4月18日-4月21日
(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1、认识的本质及规律
实践活动中的主体、客休与中介。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及相互作用的过程。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认识、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认识的本质。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辩证唯物主义能动反映论与旧唯物主义直观反映论的原则区别。认识过程中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及其相互关系。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认识过程中的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2、真理与价值
真理及其客观性。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及其辩证关系。真理与谬误的对立与统一。检验真理的实践标准。实践的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实践活动的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价值及其特征。价值评价及其特点。价值评价的功能。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关系。
3、认识与实践的统一
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和解放思想。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改造客观世界与改造主观世界的辩证统一。
4.一般实践在认识中的地位和作用会考,还有就是真理与价值的关系,怎么来检验真理等。
4月22日-4月24日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社会基本矛盾及荞运动规律
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对立。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统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的理论意义。
生产力的含义和结构。生产关系的含义和内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的原理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经济基础的内涵。上层建筑的含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统一。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作用的矛盾运动规律。
社会形态的内涵。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与人们的历史选择性。社会形态更替的前进性与曲折性。2 、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社会基本矛盾的内容、社会基本矛盾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阶级的产生和本质。阶级斗争的含义和作用。阶级分析方法。社会革命的实质和根源,革命对杜会发展的作用。
改革的性质和作用。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
科学技术的含义。科学技术革命的作用。科学技术社会作用的二重性。
3、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两种历史观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对立。现实的人及其活动与社会历史。,人的本质。唯物史观考察历史创造者间题的原则。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作用。群众观点与群众路线。个人与社会历史。历史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评价历史人物的科学方法。
4.准确把握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用来分析现在的社会热点。
5.结合主观能动性知识点,和本节的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来分析关于人的发展、评价历史人物。
4月24日-4月28日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1、资本主义的形成及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矛盾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 资本的原始积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
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商品价值量的决定。商品的价值量气劳动生产率的关系。价值形式的发展与货币的产生。货币的本质和职能。价值规律及其作用。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深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认识。
2、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
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劳动力商品的特点。货币转化为资本。
所有制和所有权。资本主义所有制及其本质。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两重性。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待点。剩余价值的含义。资本的本质。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区分及其意义剩余价值率。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相对剩余价值生产超额剩余价值。生产自动化条件下剩余价值的源泉。
资本积累的含义。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资本积累的本质。影响资本积累规模的因素。、资本有机构成。相对过剩人口。资本积累的历史趋势。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和采取的三种职能形式。产业资本实现循环运动的基本条件。资本周转。影响资本周转快慢的关键因素。社会再生产的核心问题。社会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和形式。利润和平均利润。
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意义。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及其深化。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根源和周期性。
3、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
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内和对外职能。资本主义国家职能的实质。资本主义民主制度与法制、政权组织形式、选举制度、政党制度。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进步作用和局限性。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本质。资本主义国家意识形态的产生和确立,资本主义国家意识形态的本质。辩证地分析资本主义意识形态。
4、对于一些易混概念的关系分析。如(生产价格和价值、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
5、劳动二重性的运用、剩余价值规律。市场经济、市场配置与宏观调控。
4月29日—5月1日
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1、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到垄断资本主义_
资本主义发展的两个阶段。生产集中与资本集中。垄断的形成及本质。垄断条件下竞争的特点。金融资本与金融寡头垄断利润和垄断价格。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形式及作用。垄断资本在世界范围的扩展。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
经济全球化及其表现。经济全球化的动因和后果。
2、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的变化。社会阶层、阶级结构的变化。经济调节机制和经济危机形态的变化政治制度的变化。
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和实质。
3、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
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4、注意当代资本主义对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的调整对我们现在社会公正和保障的启示。
5月2日—5月4日
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
1、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发展和局限性。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无产阶级革命的特点、形式和发生。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列宁领导下的苏维埃俄国对社会主义的探索。苏联模式。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对人类历史发展的巨大贡献。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
2、社会主义在实践中发展和完善
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社会主义首先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取得胜利的原因。社会主义建设的艰巨性和长期性。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多样性。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社会主义的改革。
3 、马克思主义政党在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马克思主义政党产生的条件和性质。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宗旨和组织原则。马克思主义政党在革命斗争和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领导作用。改善党的领导。
4、主要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的比较。
5月5日—5月6日
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1、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共产主义社会的展望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预见未来社会的科学立场和方法。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2、共产主义社会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共产主义实现的历史必然性。共产主义实现的长期性。“两个必然”和“两个绝不会”的关系。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共产主义的发展阶段。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
3、很少涉及,但是注意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参考书二: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日期
学习内容
考点要求及命题趋势
5月3日-5月5日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及其历史进程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百马克思主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2、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3、邓小平理论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5 、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的形成。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意义。
6、掌握各个理论的概念。
5月6日-5月9日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1、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发展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确立。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和发展。
2、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内容和意义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要意义。
3、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解放思想是发展‘扣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不断推进理论创新。
4、党的思想路线会经常出现,应该搞懂弄透。
5月10日-5月24日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和动力。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前途。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经济纲领和文化纲领。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中国革命道路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及其相互关系。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及其主要经验。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党的建设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经验。
4、这里每年基本上都会出一个题。
5月25日-6月2日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1、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和特点。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和基本内容。
2、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
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
3、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初步确立。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
6月2日-6月6日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党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曲折发展。
2、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认识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科学内涵和重要意义。
3、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6月7日-6月9日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最大的实际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和主要特征。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提出及其主要内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战略
“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6月10日-6月15日
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1、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改革开放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2、坚定不移地推进全面改革
改革的全面性。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3 、毫不动摇地坚持对外开放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提高开放型经济的水平。
6月16日-6月20日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选择过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深化分配制度改革。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4、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统筹区域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5、这个章节要重点掌握,现在很多热点跟其有关。
6月21日-6月30日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人民民主专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2、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3、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民主政治
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扩大社会主义民主。社会主义社会的民主、自由和人权
4、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一直是个难点和热点。
7月1日-7月3日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1、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
2、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鉴本内容。
3、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发展教育和科学。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亚。
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常考内容。
7月4日—7月7日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科学含义和重要意义。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思路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3、这两年都涉及到运用相关原理怎么促进和谐社会构建。
7月8日—7月9日
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
1、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之一。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国人民不可动摇的坚强意志。
2、从武力解放台湾到和平解放台湾
台湾问题的由来和实质。和平解放台湾的方针。解决台湾问题的重要原则。
3、“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形成和确立。“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意义。“一国两制”构想在香港、澳门的成功实践。
4、新形势下“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必要。发展“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丰富和发展。新世纪新阶段的对台方针政策。
7月10日
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
1、国际形势的发展及特点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2、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形成和发展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7月15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
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事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力量。新的社会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巩固和加强各族人民的团结合作。
2 、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
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内容和基本任务。加强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重要法宝。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
3 、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
人民解放军的性质和作用。建立巩固的国防。新世纪新阶段人民军队的历史使命。中国特色军事变革。
4、现在一些新的社会阶层出现,新的利益集团是热点。
7月20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1 、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
2 、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基本原则口
3 、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党的建设是一项伟大的工程。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
4、这两年由于党的公信力下降,腐败机制的难以形成,估计会考。
注: 1、7-8月 要关注新出台的招生简章和专业目录,看与往年有无变动,变动往往就是出题的重点所在。
2、从现在开始至9月份至少看书三遍,能够熟悉主要知识点。
第二阶段:强化提高阶段(2011年9月—2011年11月)
1、学习目标:全面深入复习参考书目,正确理解知识点,初步形成该专业课的思维方式,能够得心应手的运用知识说明社会实际问题。
2、学习任务:
(1)精读两门参考科目。
(2)基本上能够形成整体的知识点体系。
(3)不仅掌握参考书的知识点,而且能够吸取相关知识。
(4)扩展知识面所需书籍。
(5)综合练习,考查自己的学习效果。
(6)要求理解性的记忆。
3、详细备考方案:
(1)阶段目标:对指定参考书进行深入复习,加强知识点的前后联系,建立整体框架结构。
分清、整理、掌握重难点,完成参考书配有的习题训练。做历年真题,弄清考试形式、题型设置和难易程度等内容,整理真题答案。
(2)注意事项
① 将参考书中的概念、原理要注意理解记忆,书中的例题要做一遍。
②课后习题尤其是指定习题要完成,要规范地写出答案。
③把书上可能考到的名词解释、问答、论述等文字性的题目都整理在笔记本上。
④将全书的重点归纳成一系列的知识点,一定要有系统性。这样做的好处是加深印象,并且对知识有更加系统的理解。
(3)参考书深入复习计划
①新大纲复习计划:新大纲一般在9月中旬出台,具体复习会根据今年新大纲,编写重难点知识讲义,请一定要根据基础阶段的复习安排把参考书的知识点进行逐一突破。
②历年真题学习计划:
时间阶段
复习
资料
周次
建议学习时间
学习内容
备注
10月1日
—11月30日
共9周
历年真题
第1周
3-5小时/套题
做2007年真题
本次浏览真题,不一定都要会做,但要弄清每一道题属于书中的哪一章、哪个知识点。通过做真题要了解考试形式、考试重点、题型设置和难易程度等内容。
第2周
3小时/套题
做08、09年真题
第3周
3小时/套题
做2010、2011年真题
...
第9周
3-5小时/套题
整理真题答案
整理所有真题的答案。真题答案一定要完整。整理过程中,每道真题,尤其是比较复杂的计算/分析题目不能少于三遍。
③配套习题集巩固计划:强化阶段一定要多做习题并进行思考,把习题考查的知识点化为自己的知识,这样才能形成答题的思路和总结出答题的规律。
注:9-10月 研究生开始网上报名,谨慎填报志愿,牢记自己的报名信息。
11.10-11.14 研究生考试报名确认工作开始,考生到指定的地点进行现场确认,缴费并照相。
第三阶段:冲刺阶段(2011年12月-2012年1月)
1、学习目标:掌握专业思维,能够比较顺利地运用相关原理解析某一问题。
2、学习任务:不断温习参考书,结合真题。
3、详细备考方案
(1)阶段目标 总结所有重点知识点,包括重点概念、理论和模型等,查漏补缺,回归教材。温习专业课笔记和历年真题,分析真题的出题思路,做专业课模拟试题。
(2)具体复习安排:参考书回归;历年真题回归;专业课比较回归;模拟考场测试。四管齐下,把前面复习的知识点逐一消化和提升。
时间阶段
复习
资料
周次
建议学习时间
学习内容
备注
12月1日
—1月7日
共5周
指定参考书、历年真题、专业课笔记、模拟题等
第1-3周
10小时
分析真题的出题思路,预测本年度可能考查的内容和出题思路
注意是预测,而不是押题,不能留死角。有时间的话,应当在保证重点的前提下,兼顾零散知识点。
15-20小时
温习专业课笔记和历年真题
记忆性的重点和真题答案可以背诵下来,这样能够让学员融会贯通,理解更加深刻。
12-15小时
全真模拟,强化考点意识
1.要注意培养考点意识,学会用标准的答题方法解答相关问题,多做模拟试卷,进一步归类整理总结。
2.多做一些模拟练习是必要的,可以让自己合理分配答题时间,对以前没有充分注意到的知识点拾遗补缺
第4周
12-15小时
查漏补缺,看看哪些章节还没掌握好,再仔细复习一下。
1.将散落在各个题目中的知识点串成串,连成片,直至复原成完整的意象。
2.对照大纲,看看自己的知识点是否理解到位、准确。
第5周
6-10小时
全面回顾,回忆知识点、易考题目及答案,准备应考。
有个别重难点实在不好记,可以先标记一下,考前一两天,甚至考前一两个小时再看,但这种题目不宜超过3-5个。
参考书一: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日期
学习内容
知识点及命题趋势
4月10日—4月13日
绪论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1、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的含义、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社会根源、思想渊源和实践基础。马克思主义的创立。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的发展。
2、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政治立场、理论品质以及社会理想。
3、一般不会考,但是都应该了解。
4月14日-4月17日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1、物质世界和实践
哲学基本问题及其内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可知论和不可知论,辩证法和形而上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及其理论意义。意识的起源和本质。物质和运动,运动和静止,物质运动与时间、空向。社会的物质性。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实践的本质含义、基本特征和基本形式。实践与人的存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分化和统一。人和自然的关系。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
2、事物的普遍联系与发展
联系的内涵和特点。事物普遍联系原理的方法论意义。联系与发展。发展的实质发展与过程。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矛盾及其同一性和斗争性。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原理的方法论意义。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含义及相互关系、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的意义。矛盾分析方法。
事物存在的质、量、度。事物发展的量变和质变及其辩证关系。事物发展过程中肯定和否定及否定之否定。辩证否定观及其方法论意义。否定之否定规律原理的意义。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原因与结果、必然性与偶然性、可能性与现实性、现象与本质、形式与内容及其方法论意义。、
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劝唯物辩证法的方法与认识方法和工作方法的一致性。
辩证思维的主要方法: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抽象与具体、逻辑与历史相统一。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利学思维方法。
3、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
规律及其客观性。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的联系与区别。意识能动作用的表现。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关系。正确发挥主观能动作用。社会历史趋向与主体选择的关系。
4.这几年简答题1都考了哲学基础(哲学概念、功能和基本问题等)的题,因此还可能会涉及。
5.其他点都可能涉及。
4月18日-4月21日
(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1、认识的本质及规律
实践活动中的主体、客休与中介。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及相互作用的过程。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认识、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认识的本质。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辩证唯物主义能动反映论与旧唯物主义直观反映论的原则区别。认识过程中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及其相互关系。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认识过程中的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2、真理与价值
真理及其客观性。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及其辩证关系。真理与谬误的对立与统一。检验真理的实践标准。实践的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实践活动的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价值及其特征。价值评价及其特点。价值评价的功能。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关系。
3、认识与实践的统一
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和解放思想。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改造客观世界与改造主观世界的辩证统一。
4.一般实践在认识中的地位和作用会考,还有就是真理与价值的关系,怎么来检验真理等。
4月22日-4月24日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社会基本矛盾及荞运动规律
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对立。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统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的理论意义。
生产力的含义和结构。生产关系的含义和内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的原理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经济基础的内涵。上层建筑的含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统一。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作用的矛盾运动规律。
社会形态的内涵。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与人们的历史选择性。社会形态更替的前进性与曲折性。2 、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社会基本矛盾的内容、社会基本矛盾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阶级的产生和本质。阶级斗争的含义和作用。阶级分析方法。社会革命的实质和根源,革命对杜会发展的作用。
改革的性质和作用。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
科学技术的含义。科学技术革命的作用。科学技术社会作用的二重性。
3、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两种历史观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对立。现实的人及其活动与社会历史。,人的本质。唯物史观考察历史创造者间题的原则。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作用。群众观点与群众路线。个人与社会历史。历史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评价历史人物的科学方法。
4.准确把握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用来分析现在的社会热点。
5.结合主观能动性知识点,和本节的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来分析关于人的发展、评价历史人物。
4月24日-4月28日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1、资本主义的形成及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矛盾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 资本的原始积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
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商品价值量的决定。商品的价值量气劳动生产率的关系。价值形式的发展与货币的产生。货币的本质和职能。价值规律及其作用。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深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认识。
2、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
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劳动力商品的特点。货币转化为资本。
所有制和所有权。资本主义所有制及其本质。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两重性。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待点。剩余价值的含义。资本的本质。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区分及其意义剩余价值率。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相对剩余价值生产超额剩余价值。生产自动化条件下剩余价值的源泉。
资本积累的含义。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资本积累的本质。影响资本积累规模的因素。、资本有机构成。相对过剩人口。资本积累的历史趋势。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和采取的三种职能形式。产业资本实现循环运动的基本条件。资本周转。影响资本周转快慢的关键因素。社会再生产的核心问题。社会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和形式。利润和平均利润。
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意义。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及其深化。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根源和周期性。
3、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
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内和对外职能。资本主义国家职能的实质。资本主义民主制度与法制、政权组织形式、选举制度、政党制度。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进步作用和局限性。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本质。资本主义国家意识形态的产生和确立,资本主义国家意识形态的本质。辩证地分析资本主义意识形态。
4、对于一些易混概念的关系分析。如(生产价格和价值、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
5、劳动二重性的运用、剩余价值规律。市场经济、市场配置与宏观调控。
4月29日—5月1日
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1、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到垄断资本主义_
资本主义发展的两个阶段。生产集中与资本集中。垄断的形成及本质。垄断条件下竞争的特点。金融资本与金融寡头垄断利润和垄断价格。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形式及作用。垄断资本在世界范围的扩展。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
经济全球化及其表现。经济全球化的动因和后果。
2、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的变化。社会阶层、阶级结构的变化。经济调节机制和经济危机形态的变化政治制度的变化。
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和实质。
3、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
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4、注意当代资本主义对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的调整对我们现在社会公正和保障的启示。
5月2日—5月4日
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
1、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发展和局限性。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无产阶级革命的特点、形式和发生。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列宁领导下的苏维埃俄国对社会主义的探索。苏联模式。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对人类历史发展的巨大贡献。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
2、社会主义在实践中发展和完善
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社会主义首先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取得胜利的原因。社会主义建设的艰巨性和长期性。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多样性。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社会主义的改革。
3 、马克思主义政党在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马克思主义政党产生的条件和性质。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宗旨和组织原则。马克思主义政党在革命斗争和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领导作用。改善党的领导。
4、主要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的比较。
5月5日—5月6日
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1、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共产主义社会的展望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预见未来社会的科学立场和方法。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2、共产主义社会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共产主义实现的历史必然性。共产主义实现的长期性。“两个必然”和“两个绝不会”的关系。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共产主义的发展阶段。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
3、很少涉及,但是注意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参考书二: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日期
学习内容
考点要求及命题趋势
5月3日-5月5日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及其历史进程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百马克思主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2、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3、邓小平理论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5 、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的形成。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意义。
6、掌握各个理论的概念。
5月6日-5月9日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1、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发展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确立。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和发展。
2、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内容和意义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要意义。
3、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解放思想是发展‘扣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不断推进理论创新。
4、党的思想路线会经常出现,应该搞懂弄透。
5月10日-5月24日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和动力。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前途。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经济纲领和文化纲领。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中国革命道路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及其相互关系。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及其主要经验。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党的建设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经验。
4、这里每年基本上都会出一个题。
5月25日-6月2日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1、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和特点。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和基本内容。
2、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
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
3、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初步确立。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
6月2日-6月6日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党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曲折发展。
2、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认识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科学内涵和重要意义。
3、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6月7日-6月9日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最大的实际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和主要特征。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提出及其主要内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战略
“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6月10日-6月15日
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1、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改革开放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2、坚定不移地推进全面改革
改革的全面性。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3 、毫不动摇地坚持对外开放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提高开放型经济的水平。
6月16日-6月20日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选择过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深化分配制度改革。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4、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统筹区域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5、这个章节要重点掌握,现在很多热点跟其有关。
6月21日-6月30日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人民民主专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2、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3、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民主政治
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扩大社会主义民主。社会主义社会的民主、自由和人权
4、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一直是个难点和热点。
7月1日-7月3日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1、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
2、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鉴本内容。
3、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发展教育和科学。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亚。
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常考内容。
7月4日—7月7日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科学含义和重要意义。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思路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3、这两年都涉及到运用相关原理怎么促进和谐社会构建。
7月8日—7月9日
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
1、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之一。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国人民不可动摇的坚强意志。
2、从武力解放台湾到和平解放台湾
台湾问题的由来和实质。和平解放台湾的方针。解决台湾问题的重要原则。
3、“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形成和确立。“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意义。“一国两制”构想在香港、澳门的成功实践。
4、新形势下“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必要。发展“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丰富和发展。新世纪新阶段的对台方针政策。
7月10日
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
1、国际形势的发展及特点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2、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形成和发展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7月15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
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事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力量。新的社会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巩固和加强各族人民的团结合作。
2 、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
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内容和基本任务。加强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重要法宝。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
3 、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
人民解放军的性质和作用。建立巩固的国防。新世纪新阶段人民军队的历史使命。中国特色军事变革。
4、现在一些新的社会阶层出现,新的利益集团是热点。
7月20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1 、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
2 、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基本原则口
3 、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党的建设是一项伟大的工程。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
4、这两年由于党的公信力下降,腐败机制的难以形成,估计会考。
注: 1、7-8月 要关注新出台的招生简章和专业目录,看与往年有无变动,变动往往就是出题的重点所在。
2、从现在开始至9月份至少看书三遍,能够熟悉主要知识点。
第二阶段:强化提高阶段(2011年9月—2011年11月)
1、学习目标:全面深入复习参考书目,正确理解知识点,初步形成该专业课的思维方式,能够得心应手的运用知识说明社会实际问题。
2、学习任务:
(1)精读两门参考科目。
(2)基本上能够形成整体的知识点体系。
(3)不仅掌握参考书的知识点,而且能够吸取相关知识。
(4)扩展知识面所需书籍。
(5)综合练习,考查自己的学习效果。
(6)要求理解性的记忆。
3、详细备考方案:
(1)阶段目标:对指定参考书进行深入复习,加强知识点的前后联系,建立整体框架结构。
分清、整理、掌握重难点,完成参考书配有的习题训练。做历年真题,弄清考试形式、题型设置和难易程度等内容,整理真题答案。
(2)注意事项
① 将参考书中的概念、原理要注意理解记忆,书中的例题要做一遍。
②课后习题尤其是指定习题要完成,要规范地写出答案。
③把书上可能考到的名词解释、问答、论述等文字性的题目都整理在笔记本上。
④将全书的重点归纳成一系列的知识点,一定要有系统性。这样做的好处是加深印象,并且对知识有更加系统的理解。
(3)参考书深入复习计划
①新大纲复习计划:新大纲一般在9月中旬出台,具体复习会根据今年新大纲,编写重难点知识讲义,请一定要根据基础阶段的复习安排把参考书的知识点进行逐一突破。
②历年真题学习计划:
时间阶段
复习
资料
周次
建议学习时间
学习内容
备注
10月1日
—11月30日
共9周
历年真题
第1周
3-5小时/套题
做2007年真题
本次浏览真题,不一定都要会做,但要弄清每一道题属于书中的哪一章、哪个知识点。通过做真题要了解考试形式、考试重点、题型设置和难易程度等内容。
第2周
3小时/套题
做08、09年真题
第3周
3小时/套题
做2010、2011年真题
...
第9周
3-5小时/套题
整理真题答案
整理所有真题的答案。真题答案一定要完整。整理过程中,每道真题,尤其是比较复杂的计算/分析题目不能少于三遍。
③配套习题集巩固计划:强化阶段一定要多做习题并进行思考,把习题考查的知识点化为自己的知识,这样才能形成答题的思路和总结出答题的规律。
注:9-10月 研究生开始网上报名,谨慎填报志愿,牢记自己的报名信息。
11.10-11.14 研究生考试报名确认工作开始,考生到指定的地点进行现场确认,缴费并照相。
第三阶段:冲刺阶段(2011年12月-2012年1月)
1、学习目标:掌握专业思维,能够比较顺利地运用相关原理解析某一问题。
2、学习任务:不断温习参考书,结合真题。
3、详细备考方案
(1)阶段目标 总结所有重点知识点,包括重点概念、理论和模型等,查漏补缺,回归教材。温习专业课笔记和历年真题,分析真题的出题思路,做专业课模拟试题。
(2)具体复习安排:参考书回归;历年真题回归;专业课比较回归;模拟考场测试。四管齐下,把前面复习的知识点逐一消化和提升。
时间阶段
复习
资料
周次
建议学习时间
学习内容
备注
12月1日
—1月7日
共5周
指定参考书、历年真题、专业课笔记、模拟题等
第1-3周
10小时
分析真题的出题思路,预测本年度可能考查的内容和出题思路
注意是预测,而不是押题,不能留死角。有时间的话,应当在保证重点的前提下,兼顾零散知识点。
15-20小时
温习专业课笔记和历年真题
记忆性的重点和真题答案可以背诵下来,这样能够让学员融会贯通,理解更加深刻。
12-15小时
全真模拟,强化考点意识
1.要注意培养考点意识,学会用标准的答题方法解答相关问题,多做模拟试卷,进一步归类整理总结。
2.多做一些模拟练习是必要的,可以让自己合理分配答题时间,对以前没有充分注意到的知识点拾遗补缺
第4周
12-15小时
查漏补缺,看看哪些章节还没掌握好,再仔细复习一下。
1.将散落在各个题目中的知识点串成串,连成片,直至复原成完整的意象。
2.对照大纲,看看自己的知识点是否理解到位、准确。
第5周
6-10小时
全面回顾,回忆知识点、易考题目及答案,准备应考。
有个别重难点实在不好记,可以先标记一下,考前一两天,甚至考前一两个小时再看,但这种题目不宜超过3-5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