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解决

怎样能做好考研英语阅读?该如何复习?

悬赏分:0
怎么才能做好考研英语阅读?该如何复习呢?

相关院校:西北大学研究生院 热点关注:2021考研辅导班上线 如何自考研究生

提问者:擐甲挥戈 - 2013/07/03 08:44

我来回答

- 回答即可得2分

其他答案(2)

1.考研阅读理解文章的考点 1)首段和尾段 
一篇文章的主题句、或者说是中心思想往往出现在文章的首段或者尾段。许多文章开门见山地在文章第一段中就提出了要说明的对象或者要论证的观点,这些中心思想句的位置一般都是文章第一句话或者第一段的最后一两句话。此外,文章的最后一段一般都会对全文的说明和论证进行总结,这些句子往往位于最后一段的第一句话或者最后一句话。通过一些标志性词汇或者短语,我们可以更快地找到这些总结性句子,如:all in all, in short, to conclude, in consequence, in summary, in a word, as a result, therefore, accordingly, thus等。主题句(一般是首段首句、二段一句、末段末句)考查了考生是否能够把握文章大意的能力,因此是常考且几乎是必考的一个考点。

 2) 段首和段尾 
无论是说明文还是议论文,一篇文章往往会分成几个部分或层次进行说明和论证,每一个段落一般都是一个部分或者层次。英美人写文章的逻辑性非常强,文章结构都非常规范,因此每个段落的首句和尾句也经常是该段落的中心思想句,因此也是出题的重点区域,涉及的题目包括中心思想题、推理判断题和细节题等。在进行快速阅读的时候,考生只需要浏览文章的每一段的第一句话就大致能够判断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主旨。 
3) 长难句 
长难句是阅读理解的主要难度所在,其中包含了同位语、插入语、定语、不定式、分词、各种从句等,使得句子长达好几行。因此这些复杂的句型也往往成为了试题的重点所在。 
4) 列举处 
所谓的列举是指通过一些表示顺承关系的词语逐项列出一些事实或者观点,标志性的词汇包括First, Second, Third...; Firstly, Secondly, Thirdly, ...Finally; First of all, Then, In addition, Further, Furthermore, Besides, moreover...针对这一考点的题目通常考查文章细节,有时候也涉及对文章内容的推理判断。这种题目没有固定的提问方式,不过通常会有两种题型:第一种是从四个答案选项中选择正确的一项,错误选项的意思往往与文章的意思相反或因果关系颠倒;第二种是从四个答案选项中选择错误的一项,即“except”题型,一般对照原文就能够找出错误的选项 5) 举例处 
一般的说明文和议论文都需要一些例子来支持作者的说明和论证,这些例子往往与作者的说明与论述有很大的关联,具有重大的意义,因此也成为了考题出处的热点。这种题目在文章中的线索非常明显,一般都带有如下的标志性词汇:for example, for instance, take…as an example, as, such as, like等。在做这种题目的时候,考生要牢记所举的例子一般都与文章的中心思想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要在选项中去寻找与中心思想意思最接近的那一项。同时,一般文章举例处的前一句或者前几句就是与该例子相关的作者论点,所以在做此类题目的时候就需要追本溯源地往前读,才能保证所选答案的正确率。1999年以后几乎每年的考研阅读题中都有1-2道关于例证的题目,这应当引起考生的高度重视。常用的举例方法有两种:一是先提出观点,后举例说明;二是先列举事例再做出结论。考生应当学会举一反三,在具体的阅读文章中识别出各种例证。 6) 引用处 
说明文或者议论文中经常引用他人的观点来支持、佐证作者的观点。引文有可能是从正面来支持作者的观点,也有可能是作者通过驳斥反面观点从而论证自己的观点。因此,引文间接地表达了作者自己的观点,有一定的隐蔽性和迷惑性,所以也是出题考查的热点地区,通常会考查考生的推理能力和对作者态度观点的判断能力。 7) 因果关系处 
表示因果关系的句子也是考研英语命题者所青睐的出题来源,因为因果句阐述了两个事件或者事实之间的内在联系,是作者进行分析或者得出结论的地方。出题者为了考查考生的阅读能力和逻辑分析能力,经常会把含有因果关系的句子倒过来考,因此选项中因变成了果、果变成了因,考生需要注意辨别实际的因果关系,防止受到迷惑。表示因果关系的词语有:because, because of, so, for, since, as, thus, therefore, consequently, in consequence, as a result, result from, result in, cause, originate from, lead to, attribute to, derive from, base, basis, reason, result, consequence等。有时候文章中虽没有出现表示因果关系的标志性词语,但是在逻辑上也存在着因果关系,这个时候考生就需要自己进行判断和推理。 8) 转折、对比和类比处 
文章的转折处也是体现作者观点和文章主题的地方,作者经常通过先抑后扬的办法在转折词之后才明确提出自己的观点。一些明显的转折词包括but, however, on the contrary, yet, as a matter of fact, in fact, actually等,转折词前后的意思一般来说都是相反的,而作者会偏重其中的某一方。因此,在阅读过程中看到转折词,考生最好能作上标志以方便做题的时候查找。 另外,作者也经常把两个事物、两件事实、两种观点进行对比,从而论证自己观点的正确性。表示对比的一些标志性词语有in contrast, in comparison, compared with等。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只要文章第一段中出现一组对比的概念或事物,这个地方往往会成为考题的命题重点,考生应掌握这一规律,在看到文章首段出现转折对比的内容时,应当立即集中注意力,同时还要明白,第一段出现转折关系时,转折后所表述的一定是文章的中心思想,而在首段出现的对照或对比的内容将在下文中进行具体的议论,并在文章最后得出结论。 此外,由于议论文和说明文在论证说明事理的时候非常抽象,为了让读者更形象地理解这些抽象的概念,文章经常会运用类比的手法以增强文章的生动性。好的类比手法不仅有助于将抽象的道理阐述清楚。更可以让读者加深印象。类比在文中有两种体现方式,一是明喻,即A像B一样;二是暗喻,说A是B。由于暗语更加隐蔽,近年来命题专家也越来越趋向于在暗喻内容上设置问题。 9) 特殊词汇 
考研阅读试题中经常考查考生对于一些词语和词汇的理解,这些特殊词汇包括了平时不经常使用的生僻词、常见词语平时不经常用到的意思或搭配以及关系代词等。这类题目的解题关键在于读懂词汇所在文章位置的上下文,从而推断出其意思。 10) 数字和年代 
考研阅读中经常出现对于数字和年代等细节的考查,看似容易,但是考生经常由于疏忽大意而失掉这些最容易的分数。其中要注意以下几点原则:首先,如果出现需要进行运算的题目,一般来说文章的原始数据不是正确答案;其次。如果答案中的四个数字或者时间都与文章的某一个部分相符合,那么要注意这些数字和时间所对应的不同问题,只选择与题目相关的那个数据;此外,要注意年份和世纪之间的差别,比如1999年就是20世纪,2009年就是21世纪,也就是说世纪的数字是年份的前两个数字加1。 11) 专有名词 
所谓的专有名词包括人名、地名、机构名称、书籍文章影视作品的名称以及其他专有名词。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考生每每遇到专有名词,可以用铅笔作上标记,以便如果在题目中出现相应专有名词可以进行快速定位。 12) 特殊标点符号 
有一些特殊的标点符号也经常成为出题的对象,因此考生应该对以下标点符号的用法较为熟地表达了作者自己的观点,有一定的隐蔽性和迷惑性,所以也是出题考查的热点地区,通常会考查考生的推理能力和对作者态度观点的判断能力。 7) 因果关系处 
表示因果关系的句子也是考研英语命题者所青睐的出题来源,因为因果句阐述了两个事件或者事实之间的内在联系,是作者进行分析或者得出结论的地方。出题者为了考查考生的阅读能力和逻辑分析能力,经常会把含有因果关系的句子倒过来考,因此选项中因变成了果、果变成了因,考生需要注意辨别实际的因果关系,防止受到迷惑。表示因果关系的词语有:because, because of, so, for, since, as, thus, therefore, consequently, in consequence, as a result, result from, result in, cause, originate from, lead to, attribute to, derive from, base, basis, reason, result, consequence等。有时候文章中虽没有出现表示因果关系的标志性词语,但是在逻辑上也存在着因果关系,这个时候考生就需要自己进行判断和推理。 8) 转折、对比和类比处 
文章的转折处也是体现作者观点和文章主题的地方,作者经常通过先抑后扬的办法在转折词之后才明确提出自己的观点。一些明显的转折词包括but, however, on the contrary, yet, as a matter of fact, in fact, actually等,转折词前后的意思一般来说都是相反的,而作者会偏重其中的某一方。因此,在阅读过程中看到转折词,考生最好能作上标志以方便做题的时候查找。 另外,作者也经常把两个事物、两件事实、两种观点进行对比,从而论证自己观点的正确性。表示对比的一些标志性词语有in contrast, in comparison, compared with等。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只要文章第一段中出现一组对比的概念或事物,这个地方往往会成为考题的命题重点,考生应掌握这一规律,在看到文章首段出现转折对比的内容时,应当立即集中注意力,同时还要明白,第一段出现转折关系时,转折后所表述的一定是文章的中心思想,而在首段出现的对照或对比的内容将在下文中进行具体的议论,并在文章最后得出结论。 此外,由于议论文和说明文在论证说明事理的时候非常抽象,为了让读者更形象地理解这些抽象的概念,文章经常会运用类比的手法以增强文章的生动性。好的类比手法不仅有助于将抽象的道理阐述清楚。更可以让读者加深印象。类比在文中有两种体现方式,一是明喻,即A像B一样;二是暗喻,说A是B。由于暗语更加隐蔽,近年来命题专家也越来越趋向于在暗喻内容上设置问题。 9) 特殊词汇 
考研阅读试题中经常考查考生对于一些词语和词汇的理解,这些特殊词汇包括了平时不经常使用的生僻词、常见词语平时不经常用到的意思或搭配以及关系代词等。这类题目的解题关键在于读懂词汇所在文章位置的上下文,从而推断出其意思。 10) 数字和年代 
考研阅读中经常出现对于数字和年代等细节的考查,看似容易,但是考生经常由于疏忽大意而失掉这些最容易的分数。其中要注意以下几点原则:首先,如果出现需要进行运算的题目,一般来说文章的原始数据不是正确答案;其次。如果答案中的四个数字或者时间都与文章的某一个部分相符合,那么要注意这些数字和时间所对应的不同问题,只选择与题目相关的那个数据;此外,要注意年份和世纪之间的差别,比如1999年就是20世纪,2009年就是21世纪,也就是说世纪的数字是年份的前两个数字加1。 11) 专有名词 
所谓的专有名词包括人名、地名、机构名称、书籍文章影视作品的名称以及其他专有名词。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考生每每遇到专有名词,可以用铅笔作上标记,以便如果在题目中出现相应专有名词可以进行快速定位。 12) 特殊标点符号 
有一些特殊的标点符号也经常成为出题的对象,因此考生应该对以下标点符号的用法较为熟地表达了作者自己的观点,有一定的隐蔽性和迷惑性,所以也是出题考查的热点地区,通常会考查考生的推理能力和对作者态度观点的判断能力。 7) 因果关系处 
表示因果关系的句子也是考研英语命题者所青睐的出题来源,因为因果句阐述了两个事件或者事实之间的内在联系,是作者进行分析或者得出结论的地方。出题者为了考查考生的阅读能力和逻辑分析能力,经常会把含有因果关系的句子倒过来考,因此选项中因变成了果、果变成了因,考生需要注意辨别实际的因果关系,防止受到迷惑。表示因果关系的词语有:because, because of, so, for, since, as, thus, therefore, consequently, in consequence, as a result, result from, result in, cause, originate from, lead to, attribute to, derive from, base, basis, reason, result, consequence等。有时候文章中虽没有出现表示因果关系的标志性词语,但是在逻辑上也存在着因果关系,这个时候考生就需要自己进行判断和推理。 8) 转折、对比和类比处 
文章的转折处也是体现作者观点和文章主题的地方,作者经常通过先抑后扬的办法在转折词之后才明确提出自己的观点。一些明显的转折词包括but, however, on the contrary, yet, as a matter of fact, in fact, actually等,转折词前后的意思一般来说都是相反的,而作者会偏重其中的某一方。因此,在阅读过程中看到转折词,考生最好能作上标志以方便做题的时候查找。 另外,作者也经常把两个事物、两件事实、两种观点进行对比,从而论证自己观点的正确性。表示对比的一些标志性词语有in contrast, in comparison, compared with等。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只要文章第一段中出现一组对比的概念或事物,这个地方往往会成为考题的命题重点,考生应掌握这一规律,在看到文章首段出现转折对比的内容时,应当立即集中注意力,同时还要明白,第一段出现转折关系时,转折后所表述的一定是文章的中心思想,而在首段出现的对照或对比的内容将在下文中进行具体的议论,并在文章最后得出结论。 此外,由于议论文和说明文在论证说明事理的时候非常抽象,为了让读者更形象地理解这些抽象的概念,文章经常会运用类比的手法以增强文章的生动性。好的类比手法不仅有助于将抽象的道理阐述清楚。更可以让读者加深印象。类比在文中有两种体现方式,一是明喻,即A像B一样;二是暗喻,说A是B。由于暗语更加隐蔽,近年来命题专家也越来越趋向于在暗喻内容上设置问题。 9) 特殊词汇 
考研阅读试题中经常考查考生对于一些词语和词汇的理解,这些特殊词汇包括了平时不经常使用的生僻词、常见词语平时不经常用到的意思或搭配以及关系代词等。这类题目的解题关键在于读懂词汇所在文章位置的上下文,从而推断出其意思。 10) 数字和年代 
考研阅读中经常出现对于数字和年代等细节的考查,看似容易,但是考生经常由于疏忽大意而失掉这些最容易的分数。其中要注意以下几点原则:首先,如果出现需要进行运算的题目,一般来说文章的原始数据不是正确答案;其次。如果答案中的四个数字或者时间都与文章的某一个部分相符合,那么要注意这些数字和时间所对应的不同问题,只选择与题目相关的那个数据;此外,要注意年份和世纪之间的差别,比如1999年就是20世纪,2009年就是21世纪,也就是说世纪的数字是年份的前两个数字加1。 11) 专有名词 
所谓的专有名词包括人名、地名、机构名称、书籍文章影视作品的名称以及其他专有名词。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考生每每遇到专有名词,可以用铅笔作上标记,以便如果在题目中出现相应专有名词可以进行快速定位。 12) 特殊标点符号 
有一些特殊的标点符号也经常成为出题的对象,因此考生应该对以下标点符号的用法较为熟悉:逗号、冒号、括号、破折号以及引号。 逗号:两个逗号之间的内容或者一个逗号后面的内容,通常都起到补充说明第一个逗号前面内容的作用。 冒号:冒号后面的内容通常都是用来解释说明前面的内容,例如前面是抽象的概念后面就是对这个概念的具体说明。 
括号:括号中间的内容通常用来解释或补充说明括号前面的内容。 
破折号:两个破折号之间的内容、或者一个破折号后面的内容,通常表示解释说明或者补充说明。 
引号:表示引用他人的观点,一般用来从正面或者反面支持作者的观点。 相关的考题一般都是关于文章细节的问题。需要注意的是考题在考查标点符号用法时往往不会明确说明,需要考生自己去判断并根据具体情况分析标点符号的用法。 13) 最高级以及绝对性词汇 
最高级词汇以及其他一些表示唯一性的词汇由于其意义的绝对性,因而不容易产生歧义,所以也经常成为出题对象。这些包括: I. 比较级与含有比较意义的词汇手段和句型结构: 
a) 表示比较级的more+形容词或副词和+形容词或副词+er形式; b) 表示最高级的most+形容词或副词和+形容词或副词+est形式; 
c) 表示比较的词汇手段:parallel, rival, match, differ from, like, unlike, different from等; d) 表示比较的句型结构:in the same way; as…as; II. 表示绝对意义的字眼:first, least, always, never, foremost, utmost, all, none, any (anyone, 
anybody, anywhere) , entirely, absolutely, forever, must等。 
III. 表示唯一性的词汇:only, sole(solely), mere (merely), sheer,, unique, simply, just  
2.考研阅读理解的命题特点 1)语言简化 
“语言简化”是命题专家使用语言时所必须遵守的一条重要原则。一般来说,一道题的四个答案不仅长度差不多,语言的用词水平和语法难度也都差不多。此外,答案的文字难度也都差不多。此外,答案的文字难度一般低于文章本身,这也是对考生非常有利的一点,有时候甚至还可以通过答案来帮助理解原文。 2) 关键词替换 
关键词替换是阅读理解题目中出现最频繁的命题原则,一般都会在正确答案中用原文某个关键词的同义词或者近义词进行替代。或者从更广的意义上来说,有时候命题者会以和原文意思相同但是遣词造句不同的方式来设计正确答案,即用不同的话把原文的某个句子复述一遍,而错误答案反而往往会看上去和原文差不多,这个时候要仔细阅读加以区别。 例题:2000年第61题 3) 正话反说 
即选项用否定的方式(如双重否定句,或者一个否定形式加上另一个否定词如never, none等)来表述文中用肯定方式所表述的内容,两者的意思是相同的。 例题:1999年第68题 4) 反话正说 
文中用否定方式来表述一定的内容,而选项中用肯定的方式把同样的意思再表述一遍。 例题:2000年第54题  
3.考研阅读理解文章的结构特点 






 
4 
三段论:提出问题(提出说明的事物或者现象)、分析问题(对事物或者现象进行说明)、解决问题(对说明的事物或者现象进行总结) 模式1: 第一部分:提出问题,可以开门见山地提出问题或者先阐述他人的观点然后揭示自己与之相左的观点; 
第二部分:层层递进地进行分析,段落之间的逻辑联系非常强,每一段的论述都以之前一段为依据,这些段落经常以moreover, further, furthermore, besides, in addition等词语或者词组开头; 
第三部分:在第二部分逻辑推理的基础上得出结论。 例文:1995年Text 3 模式2: 
第一部分:开头提出一个概念、一个中心思想或者一种现象; 
第二部分:围绕着这个概念、中心思想或者现象,从各个方面进行分析和解释说明,这种文章比较容易定位其主旨; 
第三部分:对文章进行总结,并再一次对该概念、中心思想进行阐述,或对相关现象进行说明。 
例文:2000年Text 5 模式3: 
第一部分:提出问题,该问题涵盖了两个方面(或者更多); 第二部分:分别对这两(或者更多)个方面进行分析和论述; 
第三部分:总结全文,其中包含了对以上所涉及的各个方面的概括。 例文:2001年Text1 模式4: 
第一部分:提出一个现存的需要解决的问题; 
第二部分: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存在的因素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作者可能提到几个不同的解决方案,但是之后作者自己认可的那种方案才是文章的重点和主题; 第三部分:对问题进行总结说明并进一步强调作者支持的那种解决办法。 例文:1999年Text2 模式5: 
第一部分:把开头分为两段,第一段不直接进入要论述的问题和作者的观点,而是通过一个引子展开,或讲述一个有趣的故事、或交待一些背景知识,到了第二段才正式提出问题,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考生要避免直接去第一段找主旨,而是要通过阅读全文正确地定位主题所在段落; 
第二部分:对提出的问题进行论述; 第三部分:得出结论,总结全文。 例文:2008年Text3 模式6: 
第一部分:提出问题,作者将要对该问题的存在进行指责和批判; 第二部分:从各个方面或者各个层次对问题进行反驳; 
第三部分:指出问题存在根本原因、可能带来的后果、相应的改进措施、或者正确的看法和观点等。 
注:这类反证类的文章至今还没有在考研真题中出现过。  
4.考研阅读理解文章的行文脉络: 






 
5 
一般——具体:文章开头先提出一个总的抽象的概念或者观点,接下来的各个段落具体说明第一段的观点,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到一些事件上。 
具体——一般:文章开头提出一个具体的问题或者事件,接下来几段从各个方面分别说明,最后一段进行总结并把观点抽象到一般的层面。 时间顺序:这种行文脉络出现在自然科学类的文章中比较多,一般通过时间先后顺序来说明某一种理论的发展或者某一项研究的进展程度。 
对比:这类文章的主要目的在于对比两种观点、两个事物的共同点或者差异等。  
5.考研阅读理解中的略读与跳读(skim/skip) 略读法(skimming):略读就是有所省略地读,而不是逐字逐字地读。不要花时间去琢磨难句和生词,而要对文章有个总体的轮廓,领会文章的大意或中心思想。在阅读时,可有意识地读取段落主题句,而段落主题句又可汇成整篇文章的中心思想。一般来说,主题句往往在各段的段首或段尾。 
在阅读中,可略读或跳读处理的内容包括: 1) 繁琐的例证 2) 并列多项列举 
3) 无关大局的生僻字词 4) 冗长的人名、地名 略读过程中标记的内容: 在略读过程中,要把自己认为对解题有重要意义的字、句、段等标记出来,并储存在大脑里,以免回头再查看费时费力。同时,对于表达作者写作意图的词句,表现作者持有强烈倾向的感情色彩的词句也要标记出来。  
6.考研阅读理解中的扫读(scan) 扫读法(scanning):扫读法的目的是找出某些特定信息或回答阅读理解题所需要的事实及依据。在对通篇文章疏而不漏的快速扫描中,迅速定位信息点,而和内容无关或者关系不大的部分则可一带而过。 
关键词回归定位法:在略读完文章后,再细读题干题枝,在确保弄清问题后,回到文中快速寻找目标信息,然后再选择答案项。 
题干中有以下关键词信息时可以不读原文:专有名词、数字年代、比较级或最高级、加引号的成分等较显眼醒目的关键词 
此方法也合适于明确的文章编排方式,列举项单纯的文章,包括有一些提供小标题的文章  
7.过渡字句的重要性 
要特别把握文中具有衔接过渡等功能的字句,抓住了这些字句,就能准确抓住作者的写作意图与写作思路。文章的叙事结构也一目了然。我们这里的联接过渡包括表明句与句之间关系的联接词,也包括表明上下文段落之间关系的过渡语或过渡句,甚至是过渡段。  
8.推测的重要作用 
有许多文章(尤其是哲理性议论文)并非用直截了当、简单明了的语言来说明主题,而是常常与所要说明的主题间有一段距离,这就需要读者在两者之间搭桥,透过表象看深层含义。读者应紧扣上下文,本着上下文服务于中心主题这一点进行推测,这种推测包括字、词到句的含义,甚至是一个例子要说明的含义等。  

















回答者:bingwei_2004 - 2013/07/03 05:11

   2014考研英语:掌握复习规律 提高备考效率
  任何一门学科都有其内在规律,对于考研英语来讲也是一样。在此给考生们分析一下考研英语的几大规律,希望2014年的考生们能够把握这些规律,有针对的复习,提高效率。
  规律一:英语运用能力不等于英语考试能力
  中国学生学英语的过程,是不断参加英语考试的过程,从中考英语、高考英语,四六级英语,到专四、专八英语,再到考研英语,甚至出国考试(托福、雅思、GRE等)。在此过程中,希望考生们要明白的是,英语运用能力不等于英语考试能力,一个人英语考试时总能考高分,可就是说不好英语,而有的人听力口语能力很好,考试成绩却很一般。
  这一点都不稀奇,能力强但没有经过任何考试技能训练,有可能得不到高分。能力不强,很有可能在短期内获得考试的高分,尽考研英语参考 书管他的英语沟通能力并没有明显的提高。因为,考试的内容是相对有限而有规定的,而能力的提高是长期的数学考研事情。对于考研英语来说,无论是阅读理解还是英语写作,都有考试的规律性和技术性。比如,要在阅读理解上拿高分,并不需要你完全理解文章,只要真正理解20%的内容就能解决文章80%的题目。但是要把握如何确定哪些材料属于20%的关键材料,需要一定的考试训练。
  规律二:考研英语能力的提高需要考试训练
  任何一个考研高分的同学都离不开对相当数量的好题目的分析和训练。考试能力的提高离不开考试技能的提高和对考试内容的训练。
 考试训练不是死记硬背,也不是搞题海战术,这样很容易身心疲惫。比如有的同学在训练时做了大量的选择题目,但每次还会在同样的地方犯同样的错误,原因很简单,每次做错题后,都没有深入思考一下为什么。这样的结果是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并且没有成就感和进步感,从而可能丧失学英语的自信。
  所以,考试训练的关键考研数学大纲问题是做题后的反思和总结,做到“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才不至于在同一个地方跌倒两次甚至多次。
  规律三:考研英语最好的备考资料——历年真题
  时下,社会上充斥着各种考试培训机构,而我们判断他们的好坏的唯一标准就是其是否对该考试的历年真题做分析、研究,并从中总结出科学规律让考生在一定时间内提高成绩。否则,它的可信度肯定是不高的。
  试题一年一个样,但对基本知识点的考查是相对不变的。英语考试所有的重点单词尽在历年真题中;英语考试所有基础重点考点尽在历年真题中;英语考试所有的重要规律尽在历年真题中。

回答者:13780458967 - 2013/08/08 11:09

网站介绍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广告业务 | 帮助信息
©1998-2015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考研网-联系地址:上海市邮政信箱088-014号 邮编:200092 Tel & Fax:021 - 5589 1949 沪ICP备12018245号